“福爾摩斯式”調查!不為人知的他們,這樣破解病毒傳染源……

最近,在很多關於疫情的報道當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看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這樣的字眼。

流行病學調查,業界簡稱“流調”,是一項細緻又繁瑣的工作。在業內,對於流行病學調查員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疫情防控一線的偵察兵”。他們通過與病患交流,瞭解和收集病患基本信息,比如發病情況、接觸史、暴露史等。然後從這些信息當中找到患者患病可能的感染來源。為了儘快找到傳染源、摸清楚傳播鏈,流行病學調查員需要從患者的生活軌跡和社會活動當中,尋找出其他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在這個過程中,流調員們需要抽絲剝繭般地拼接碎片化信息,為阻斷疫情蔓延贏得時間,同時構築起控制疫情擴散的堅固防線。

讓我們一起走進流行病學調查現場和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看看這群特殊的“抗疫勇士”是怎樣工作的。

“福尔摩斯式”调查!不为人知的他们,这样破解病毒传染源……

樊柏林:“您父親是什麼時候住的院?”

被調查者:“我父親是2日住的院。”

近日,記者跟隨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樊柏林來到了武漢市肺科醫院發熱門診,記錄他和同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過程。

“福尔摩斯式”调查!不为人知的他们,这样破解病毒传染源……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樊柏林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樊柏林:“(我們需要)儘可能挖掘出密切接觸者,獲取這些信息後,我們會盡快拍照上傳。彙總以後,要報給社區的相關社區人員,該採取相關管控措施的就採取措施。”

“流調”工作時常面對不理解、不配合

流行病學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找出曾經與患者密切接觸過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流行病學調查員們時常會遇到“病例”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

王女士:“我擔心我不是這個病,還把我認定成這個病。”

現場這位情緒有些激動的女士今年62歲,曾是武漢某醫院的護工。雖然她此前的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但CT檢查顯示她的肺部有感染症狀,是疑似患者。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醫師羅銀波 一邊安撫這位女士的情緒,一邊耐心地解釋著。

羅銀波:“您放心,我們就是跟蹤一下您的目前發病、就診流程,詢問一下您的家裡有沒有類似的病人,這是為了保護您家人,也是為了保護您。”

“福尔摩斯式”调查!不为人知的他们,这样破解病毒传染源……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醫師羅銀波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從門診一直跟到住院病區,經過耐心的解釋,這位女士才慢慢開始吐露自己的情況。此刻,羅銀波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羅銀波:“我們這個‘流調’工作就是要做實做細,(因為)疫情之下,疑似病例隨時可能會轉成確診病例,密接者可能會轉成疑似或者確診病例,可能成為傳染源,如果不管理起來,那將是極大的隱患,這一步非常關鍵。”

流行病學調查員不僅是“守門人”

也是“偵察兵和消防員”

羅銀波告訴記者,在他看來,疾控中心和疾控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其實有三個角色:守門人、偵察兵和消防員。

羅銀波:“守門人是說,我們平時的工作就像做一個傳染病監測,提前採取控制措施,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或者至少是推遲(發生)。

第2個是偵察兵的角色,是在傳染病發生早期,我們在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未知的情況下,通過一個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來了解每一位病例的信息,來判斷潛在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就是一個相當於我們在打仗的時候,有個偵察兵先去探探路。

第3個角色是消防員的角色,通過個流行病學調查和檢驗檢測工作,包括環境的監測,病例、密切接觸者的排查,疫情的分析、健康教育等等,動用一切的力量來控制這場‘疫情大火’的蔓延。”

向記者侃侃而談的羅銀波,其實是一名“95後”的疾控戰線新兵,去年剛剛參加工作。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也曾感到害怕,但是最終選擇了義無反顧。

“福尔摩斯式”调查!不为人知的他们,这样破解病毒传染源……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醫師羅銀波進入住院病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羅銀波:“不能因為害怕就不去做,如果沒人做‘流調’,疫情永遠也控制不下來。這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疾控人的使命。(另外)害怕歸害怕,但是我們能向我們的領導、我們老師,包括劉漫師姐,他們都是帶著我一起的,他們在,我心裡是有底的。”

“流調”就像公安偵辦案件時的破解線索

羅銀波提到的“師姐”,是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醫師、國家衛生應急隊隊員劉漫,她是個個子不高、面容清秀的90後,記者在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見到了她。

劉漫:“(我覺得我們流行病學調查)最主要的意義是能夠讓密切接觸者儘快的得到排查,再就是根據我們流調取得的患者活動軌跡劃定消毒範圍,開展消殺等工作。”

“福尔摩斯式”调查!不为人知的他们,这样破解病毒传染源……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醫師、國家衛生應急隊隊員劉漫在病區

和記者談起流行病學調查,已經參加工作5年的劉漫首先強調的是這份工作的意義,因為她都知道,這份工作目前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熟知。

劉漫:“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主要是通過去到現場與病例患者面對面的交流,收集病例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發病情況,還有他的接觸史、暴露史等資料。然後從這些信息當中找到他患病可能的感染來源。通過綜合分析,根據一個個看似不相關的片段串成緊密相連的傳播鏈,為判定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以及劃定消毒範圍提供依據,最終是為完成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控制提供依據。”

記者:“通俗來說,是不是就有點像公安去偵辦一個案件時的破解線索一樣?”

劉漫:“對,我們現在有一個傳染病報告系統,醫院方面一般發現傳染病病人後,就會在系統上進行報告。我們和區級疾控中心每天都會登錄疫情網站,去查看那個系統,如果發現當天有新增傳染病病例,就會去做流行病學調查,去跟病例面對面進行一個交流。”

配合“流調”工作

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也是對他人的健康負責

現場訪談、流行病學調查、專題調查、 疫情網絡數據分析、撰寫報告並進行上報……“一刻也不誤、一人也不漏”,是一線流行病學調查人員一貫堅持的信念。樊柏林、劉漫、羅銀波和同事們每天調查、彙集的各路數據信息,將會被整理成情報,成為相關部門作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

劉漫:“特別想向大家呼籲一下,就是配合我們的‘流調’工作,向我們的‘流調’人員提供真實詳細的信息,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健康負責。我們的‘流調’工作是為了讓患者儘快得到救治,讓密切接觸者儘快得到排查,這是防止更多人被感染的一個關鍵措施。我們也會保護大家的個人隱私,大家可以安心配合我們的調查。”

總檯央廣記者:黎明

湖北臺記者:龍科 程德明 羅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