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丨疫情防控的“福爾摩斯”:追溯發現每一個潛在的“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官方紛紛公佈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多家App平臺設置“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同行程查詢”服務,毯式追蹤密切接觸者,最大限度阻斷疫情的傳播擴散。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確診患者的活動軌跡,疫情防控界的“福爾摩斯”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战疫一线丨疫情防控的“福尔摩斯”:追溯发现每一个潜在的“可能”

△吳彩霞和值班醫生打手勢確認情況

2月12日,黔江區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吳彩霞和她的兩名隊友一起,來到了黔江片區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醫院,著手調查一起疑似病例的活動軌跡。

打開局面的手段

战疫一线丨疫情防控的“福尔摩斯”:追溯发现每一个潜在的“可能”

△吳彩霞和兩名隊友到隔離病房瞭解情況

當日下午,疾控中心的三名工作人員:吳彩霞、姚鳳和秦憲華提著一個醫療物資箱,走入醫院五樓的疑似病例隔離病房,他們今天來調查一例疑似病例的活動軌跡。

醫療物資箱裡有讓他們“全副武裝”的口罩、隔離服、護目鏡等防護設備,也有登記信息使用的筆記本和表格。表格上標有日期、路線、同行人員、交通工具、是否與其他人接觸等欄目,方便記錄。

“你好,我是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您現在狀況怎麼樣?”這是姚鳳走進病房後例行的開場白。在病人講述自己的情況時,她會認真聆聽,並且加以詢問。但這並不是她到來的目的,只是她打開聊天的手段。

“如果直接開始詢問活動軌跡,是難以達到順暢交流的目的。”姚鳳表示,先從病情瞭解入手,打開話題,一是能讓自己判斷病人的發病時間,病情變化,心裡有個底;二是能夠打開話題,順著話題聊下去。

調查的過程

战疫一线丨疫情防控的“福尔摩斯”:追溯发现每一个潜在的“可能”

△調查病人活動軌跡

在姚鳳的對話過程中,吳彩霞拿著表格在一旁細心記錄,有不清楚的地方,她也會插嘴問上一兩句。

乘坐了哪些交通工具,是否還存有電子或紙質發票、幾點鐘到的機場或車站、出發和到達時間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途中和哪些人有交流.....和哪些人聚了餐、在哪裡吃飯、幾點幾分到場?病人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發病徵兆、是否去過藥店和醫院……

這是一個耐心和細心博弈的過程,吳彩霞儘量記錄下精準的時間、地點,和病人能夠提供的所有接觸人的電話號碼,在那之後,他們會一個個打過去核實、補充,盡力將場景還原的更加完整,並且詢問更多接觸者的聯繫方式。

他們的目標,在於讓時間脈絡更加清晰,追溯病人的詳細行程,不放過一個可疑的細節。必要的時候,也會尋求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幫助。

案例的背後

战疫一线丨疫情防控的“福尔摩斯”:追溯发现每一个潜在的“可能”

△查看病人活動軌跡

2月7日,據 @平安黔江消息:黔江區發現2例確診病例,現尋找可能接觸者,為了您和他人身體健康,無論您有無症狀,與病例同乘一輛汽車、同一車廂火車、同一航班飛機、同一時點同一地點就餐等有可能接觸的人員,都請主動與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聯繫。並附有該2例確診病例乘坐的交通工具、聚會地點以及時間等詳細信息。

公佈的內容簡明扼要,但是調查的工作卻往往無比繁雜。“調查起來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有些病人活動軌跡簡單、記憶清晰,處理起來就相對快速,但是有些病人活動軌跡複雜,記憶模糊,那麼工作量會變得非常巨大,而且困難。”黔江區疾控中心副主任蔣敏說。

很多病人難以理清這段時間的活動脈絡,或者處於緊張、恐懼狀態,記憶模糊,不願意吐露實情,這就需要他們的幫忙梳理。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時間脈絡,從發病徵兆的節點開始推算,一般向前推算14天,向後推算至當前。

存在的價值

战疫一线丨疫情防控的“福尔摩斯”:追溯发现每一个潜在的“可能”

△整理當日的查詢結果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區疾控中心成立了4支流行病學調查小組,每組3人,實行24小時值班制,負責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摸清每例患者的活動軌跡。

為什麼要細化到每一個時間和地點?蔣敏說,流行病學調查如同公安破案,通過各種線索進行調查排摸,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並例舉:當某病人表示曾經住過某個酒店,那麼我們需要通過酒店瞭解去過該房間的人員、同層居住的人員、酒店是否使用中央空調等等。通過一系列詳細的信息,瞭解病人的基本情況,掌握病人的活動軌跡,儘快搜索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以便儘快採取醫學隔離觀察等措施來阻斷疾病的傳播。同時,科學指導酒店對病人待過的地方進行消毒處理。

“其目的在於:通過我們周密詳盡的調查,掌握患者的發病和就診情況、身體狀況及活動軌跡,從而推斷出可能的傳播途徑和傳染來源,及時發現並管理密切接觸者。同時,對病人可能造成傳染的地方,及時開展消毒處理。”蔣敏表示,流行病學調查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重要,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環節。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 張皓 攝影 李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