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战疫”中国胜

当新冠替代了新年,病毒肆虐神州,一场不期而遇的新挑战、突如其来的新考验,成为2020年春节的主色调。“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面对严峻的疫情,一封封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句句斩钉截铁的“我报名”响彻云霄,这其中,有我也有你。忘不了出征时爸爸为女儿系好了风纪扣,在风雨萧萧的除夕之夜挥手道别;忘不了年轻的妈妈抱着小孩,叮嘱家人按时喂奶,然后毅然登上了奔赴武汉的大巴车;忘不了隔着车窗玻璃喊着“平安归来”,前线亲人的消息让人牵肠挂肚……

吹响出征号角,擂起冲锋战鼓,在全民抗“疫”时刻,那些从人们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力量,那些心手传递汇聚起来的力量,给人以饱满的温度、心灵的抚慰和必胜的信念。一张桌子,一个本子,一台测温仪,一块党员先锋岗的牌子……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群众放弃与家人相守,主动加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当中;捐赠物资、协助排查、深入宣传、爱心送餐……我们很多志愿者变成“小蜜蜂”“小水滴”“太阳花”,不分昼夜地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有上亿人次网友“云监工”下,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中国力量撑起了全国人民抗疫必胜的信心。

大年初二这一天,我和妻子奔赴抗疫第一线。作为党员志愿者,我到单位战备值班随即下沉到位于西安中心城区的乐居场第二社区,接受的任务便是给居家隔离家庭送通知书、打电话给外地住户不要回城、挨家挨户摸排疑似重点人员。一天下来连口水都没喝,嘴唇都打起了水泡。最记忆犹新的是正月初八的“敲门行动”,我与社区工作人员用真诚和善意感染了居民,短短两个小时就摸清了一整栋居民楼276家住户的基本情况。随后的日子,我们坚持每天在13个小区院落防控点执行“一查二测三登记”、公共区域清洁及消杀、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与服务等,夜以继日经常忙得吃不上热饭,顾不上回家,累病了也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

妻子与我同一天上岗,她在长乐坊街道办环卫所每天要汇总填报5个垃圾站点、20个公厕和作业车辆的疫情防控大消杀工作开展情况,还统计垃圾清运、进场时间及“厕所革命”日报。枯燥的数据、繁琐的台账让她应接不暇,有时还要对二、三级厕所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巡查,若发现问题就及时督办,对市民的投诉做到问题不过夜。她从大年初二至今,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家里既要抽空给大女儿辅导作业,还要照看两岁多的小女儿,因劳累过度大把地掉头发,晚上失眠半夜常醒来就再睡不着。可当看到辖区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干净舒心,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及居民群众的笑脸,她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周严的口罩、密实的防护服难抵双眸的深情,非常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是冲锋在前的“战士”,其中有“老兵”也有“娃娃兵”。我们夫妻上战场,以我女儿名字命名的亲子团队“张嘉淼志愿服务队”也出征上阵。队员马思雨和爸爸马远辉自编顺口溜,用宣传车小喇叭、微信、传单的方式传播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他们家还拿出1万元,想方设法购买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以党员和志愿者的名义捐赠给家乡乾县急需帮助的村民。“陕医军团”武汉救援第三批医疗队中有位赵德莉阿姨,是志愿服务队九岁的小队员于万永的妈妈,他还有个小妹妹才一岁半,母子离别难舍难分。她们离开了自己的骨肉亲人,却为了更多人的父母孩子,以身为盾,挡在病毒前面。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有太多的人让我们柔肠百转,有太多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份份“清零”答卷相约而至,一组组数据提振国人精神,一切美好如期姗姗而来,蕴藏于个体之中的坚韧、执着与良善,人民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激发了“张嘉淼志愿服务队”饱含热情地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3月4日收到了国家信访局回信,称赞“同学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所做的努力”“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关心国家建设发展,同时希望你们能胸怀理想,刻苦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收到国家信访局回信鼓励,更加增添了我们抗疫和学习必胜的信心和力量。3月10日,为纪念“中国志愿服务第一人”熊宁十二周年,我们特意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捐赠了60册、价值2160元的书籍《熊宁的故事》。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同学们即将开学之际,更把疫情防控正能量转化为教育资源,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从而上好爱国主义、敬畏生命、规则意识、爱与感恩的大课,培养提升学生们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经历了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感恩生活。迎着春天的脚步,同学们笔下的祖国河山,已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眼前是一派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