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衰退苗頭的歐洲經濟,扛得住疫情影響嗎?

疫情的傳播讓昔日街頭人潮澎湃的歐洲各國迅速安靜下來,本來不願安靜蝸居的歐洲人如今也不得已隔離在家。

疫情在歐洲的迅速蔓延之勢,嚴重影響了歐洲單一市場內部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高連帶性與區內貿易和投資高融合性,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

在疫情的影響下,歐洲各個行業受損嚴重,股市持續大跌,各國經濟數據急轉直下……這讓本已有經濟衰退苗頭的歐洲經濟負重前行,同時也在考驗看似“親密無間”的歐洲各國之間的友誼究竟會有多鐵?

下墜中的歐洲經濟


早有衰退苗頭的歐洲經濟,扛得住疫情影響嗎?


在歐洲“三駕馬車”中,消費已成為助力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例如法國2019年購買力增長2.1%,直接推動家庭消費成為經濟復甦主要引擎。可是疫情的到來,在限制人們流動性的同時,首先就是鎖定限制消費。同時,疫情及相關限制性措施將直接衝擊消費者信心,導致內需萎靡,對旅遊、餐飲、物流、航空、零售及文化等領域造成負面影響,制約經濟增長步伐。

德國酒店與餐飲業工會最近一份調查顯示,76.1%的協會成員訂單數量急劇下降。在法國,自2月中旬以來,餐飲業的營業額下降了25%,酒店業的營業額下降了近40%。

歐盟工業政策負責人布雷頓表示,受疫情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歐盟地區的旅遊業損失將高達每個月1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自意大利疫情發生以來,前往歐洲的國際航班數量減少了近八成。遊客數量減少導致許多大型航空公司減少了航班安排。德國漢莎航空計劃在未來幾周削減運力至50%,並決定在3月底前停飛150架飛機, 取消約7100次航班。

其次,供應鏈斷裂使生產低迷。作為全球化產業鏈分工體系的積極倡導者,歐洲長期謀求佔據產業研發、設計、監管等高附加值主導地位,區內部分國家產業“空心化”嚴峻,疫情引發的物流阻隔、供應鏈斷裂等使歐洲製造業紛紛“啞火”,甚至連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品都面臨短缺風險,隨著未來進一步限制措施的出臺,區內勞動力、物流等阻隔影響將更加明顯,企業生產將持續低迷。最後,疫情衝擊將加重歐洲多年頑疾。歐洲長期面臨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財政失衡、區域發展分化等結構性矛盾。此次疫情引發的多產業衰退與預期低迷將再次暴露歐洲結構性弱點,如各成員國為應對疫情推出的大規模支持與刺激計劃將加劇本國財政赤字,使歐洲多年堅持的預算平衡及嚴格標準再次失守。

從目前情況看,意大利是歐元區最大的爆炸點,這場嚴重的疫情讓意大利雪上加霜。疫情爆發的北部地區不僅佔意大利經濟份額的三分之一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還是高端製造業、時尚業和旅遊業的經濟支柱。經濟活動停滯的外溢效應也波及整個歐洲。例如,意大利電子設備製造商MTA向雷諾(Renault)、寶馬(BMW)、logo和菲亞特(Fiat)等大型汽車工廠供貨。如果工廠恢復工作緩慢,將產生廣泛的影響。

同時,意大利經濟前景黯淡,將使金融市場前景黯淡,做空意大利股市和國債市場的動力上升。目前,意大利十年期國債與德國十年期國債的息差已超過200個基點,在意大利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4.8%的背景下,財政負擔和金融風險將成倍增加,這也將給整個歐元區帶來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目前,歐洲各國紛紛下調經濟增長預期。歐洲央行已將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從1.1%和1.4%分別下調至0.8%和1.3%。法蘭西銀行也將法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從0.3%下調至0.1%。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則將今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1.2個百分點至負0.1%。

受市場預期低迷的影響,歐洲金融市場也出現大幅波動。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疫情的蔓延對歐元區經濟的增長前景帶來嚴重衝擊,進一步增加了市場的不穩定性。”

惡化程度會很深


早有衰退苗頭的歐洲經濟,扛得住疫情影響嗎?


在疫情爆發之前,歐洲的經濟狀況也出了衰退的苗頭。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疫情之前已將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0.8%,低於去年11月份預計的1.1%。因此,經合組織發出警告,歐元區經濟存在衰退風險。面對區內疫情嚴峻,各成員國經濟增速預期也持續下調。其中,德國央行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將下滑0.2%,甚至有德國智庫預計德國全年經濟增速將跌至-0.1%;法國央行將一季度經濟增速預期從0.3%下調至0.1%,經財部長勒梅爾更警告法國全年經濟增速將跌破1%;意大利央行此前預測國內經濟將在2020年至2021年間步入緩慢復甦,但據經合組織報告顯示,意大利2020年實際經濟恐將實現零增長。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日前將2020年歐元區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去年的穩定下調為負面。穆迪稱,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環境惡化”,以及歐元區經濟體在面對日益嚴峻的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時較為脆弱,且應對經濟衝擊的能力有限。

穆迪指出,隨著少數派和多黨派聯合政府成為歐元區新常態,歐盟層面上的政治分歧越來越多,這不利於推行改革,並可能拖累政府對國內或外部衝擊的反應速度。

歐盟主要國家中,英國可能在1月31日前脫離歐盟,隨後英國將進入脫歐過渡期,與歐盟談妥新的貿易協定,這其中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法國自去年12月起發生多起大罷工,影響交通運輸、旅遊、酒店餐飲等多個領域,有可能對經濟增長造成衝擊。

“我們對歐元區的負面前景評級,反映了大部分成員國在應對外部環境惡化方面能力有限,”穆迪高級副總裁、該報告的合作者凱瑟琳·穆爾布羅勒(Kathrin Muehlbronner)表示。

穆爾布羅勒在報告中指出,儘管歐元區內部需求有一定韌性,這一區域也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部分財政寬鬆措施也將緩解衝擊,但2020年國際環境的惡化將使歐元區成員國的經濟承壓。另外,過高的公共債務比例還將限制政府在應對大幅經濟放緩時的財政空間。

報告稱,許多歐元區主權國家,尤其是比利時、塞浦路斯、法國、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債務與GDP之比都達到了100%左右,這在過去幾十年裡是從未有過的,這嚴重限制了這些國家將財政政策作為應對經濟增速驟跌的緩衝器的能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油價暴跌和美股導火索共同引發的“黑天鵝”事件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又一次沉重打擊。上週,美國股市出現罕見的連續“熔斷”,這不僅受到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減產協議破裂的影響,也受到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不足與國內疫情迅速發展蔓延的強烈反差影響,引發市場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前景的嚴重悲觀預期。3月9日至3月13日一週,英國富時100指數、德國DAX指數和法國CAC指數分別下跌16.97%、20.01%和19.86%,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下跌23.32%。

理論上,低油價對歐洲等大型能源進口國來說是個好消息。然而,油價大幅下跌的背後,是全球經濟衰退、石油供應遠超需求的基本邏輯。對歐洲的預測也意味著未來經濟活動和需求的急劇收縮,這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很難完成。同時,美國提出對申根地區國家實施為期30天的旅行禁令,這不僅是防疫領域“美國優先”的又一體現,也大大增強了歐洲的“被遺棄感”,為日益增長的悲觀情緒增添了新的火種。

歐盟的抗疫情對策


早有衰退苗頭的歐洲經濟,扛得住疫情影響嗎?


歐盟及一些歐洲國家紛紛通過建立專項基金、出臺扶持政策等方式,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3月10日,歐委會宣佈設立總額為250億歐元的“危機應對基金”,主要用於支持公共醫療體系、中小企業及勞動力市場,預計將於未來幾周內開始投入運營。歐洲央行決定,將在今年年底前額外增加1200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重點確保私人部門購買債券,並支持銀行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實體部門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3月12日,歐洲央行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宣佈為今年6月至明年6月實施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提供更加優惠的貸款條件,並降低歐元區銀行的資本準備金率等關鍵政策門檻。這些舉措旨在通過擴大量化寬鬆、使用流動性工具以及靈活銀行業監管等措施,為歐元區市場注入額外流動性。目前,歐洲央行決定暫維持歐元區主導利率不變。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為了避免負利率對歐元區銀行業造成更大壓力。

德國政府計劃向企業提供不設上限的貸款,並在未來4年每年新增投資31億歐元。法國政府也已允許企業延期繳納社會保險金,並加強國家投資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處於“脫歐”過渡期的英國政府為改善企業和家庭的現金流,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歷史最低值0.25%,還表示將投入120億英鎊(1英鎊約合8.6元人民幣)用於支持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對餐飲、娛樂等產業進行稅費減免,並在未來12個月為中小企業提供為期4年的低利率融資。

瑞銀集團經濟學家斯特尼斯認為,歐洲國家在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挑戰時,首要任務是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單純的貨幣政策不足以確保經濟恢復,歐盟應做好準備,出臺更加全面的財政計劃。斯特尼斯認為,對於歐元區來說,經濟政策的有效性需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即確保成員國層面政策間的協調一致,以及更強的政策針對性。

拉加德也給出類似建議。她強調,歐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只有在得到成員國政府支持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效果。她呼籲各國採取強有力的財政應對措施,並將政策重點放在確保銀行和資本市場的信貸流量、幫助企業減輕成本壓力以及保證勞動者利益三個方面。

當前,很多歐盟國家領導人表達了採取一致行動的意願。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盟成員國應協調一致,應對經濟衰退。德國總理默克爾稱,德國願隨時根據需要採取相應措施。米歇爾認為,在疫情衝擊歐洲經濟的特殊時刻,“需要靈活執行”歐盟的財政紀律。這一表態預示著歐盟各國或可暫時突破“赤字率不得超過3%”的紅線,利用更多財政資源穩定經濟。

歐洲團結是紙上的童話?

如果我們從歷史上看,歐洲各國之間能相互扶助度過難關還是個問號。

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的歐洲一體化。

從人的基本認識上看,家庭和國家的觀念,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基本的觀念,也是人最早建立起來的觀念。然而一旦這些基本觀念被打破,人將手足無措,失去某種精神支柱,因為這些基本觀念是人維持其社會關係的基礎,是人參與社交、政治的靈魂。所以歐洲一體化無論在觀念,還是行為方式上對其中國家人民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這也是很多民眾始終不願承認歐洲一體化的原因。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保持著人類永久的原始的國家觀念,在面對歐洲一體化時,他們找不到寄託,找不到歸宿,找不到認同感。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在打破原有國家觀念的同時,歐洲會建立新的“國家”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種觀念,而逐漸在文化上走向統一。比如說,英國脫離歐盟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所以,歐洲一體化從一開始就面臨的困境,與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也是分不開的。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歐洲國家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它們的經濟狀況不僅比不上美、日等其他發達國家,而且發展速度更遠遜於一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它們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棘手的經濟社會問題。過去曾經對推動經濟增長起過明顯效應的一體化措施,似乎已不那麼靈驗。

同一個概念下,歐洲各國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利用同盟國發展自己的經濟。從目前各國的態度上看,在利益前提的驅動下,自顧不暇的時候,同盟也只擺在臺面上的道具而已。

這也正是,很多歐盟國家在疫情爆發時,都向中國發出求救邀請的原因。

難怪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向民眾宣佈塞爾維亞進入緊急狀態時的講話中說:“我現在不會做出政治結論,但我們知道,不存在歐洲團結,這都是紙上的童話。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中國可以幫助我們,在抗擊疫情方面,中國的經驗和技術都值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