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駕駛員

作者:傅凌豔、初航、胡元甲、李瑛、王炳軒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戰爭中,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他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在疫情來臨時,他們與醫務人員一起,衝在第一線,時刻整裝待發。他們沒有懸壺濟世的醫術,但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手握方向盤,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

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隨著疫情發展,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成立了發熱門診觀察點,由各科抽調組成,駕駛員張賽賽和安永超分別報名,他們說“我是一名老兵,更是一名黨員。”面對艱鉅的任務他們主動遞交請戰書,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衝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

駕駛員和醫護人員是最早接觸病患的人,也是距離病患最近的人群之一,感染風險較高。張賽賽和安永超,這兩個有著12年和14年兵齡的老兵以捨我其誰的軍人擔當,日夜並肩奮戰在抗疫第一線,並自覺擔負運送患者新冠疑似採樣標本任務。連他們自己都記不清到底開著車運送了多少次、承擔了多少次緊急的任務。他們說:“作為一名駕駛員,我感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雖然我們不是醫生,但作為一名軍人,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依然會毫不猶豫衝鋒在前!”

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為了保證車輛出發時的安全,張賽賽和安永超每天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崗做防護、消毒工作。每次出車前後,都要做一次清潔、檢查、車輛消毒,堅決做到“一人一消毒,一車一消毒”。在危重工作面前搶著出車,把更多的安全留給他人。疫情期間,他們的工作量增加數十倍,他們毫無怨言,關鍵時刻他們發揮軍人“吃苦耐勞、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作為手握方向盤的急救人,同醫護人員一起有信心打贏這場特殊的戰役”。

抗疫一線的“擺渡人”

“迎難必上戰能勝,使命擔當寫忠誠。臨危總有英雄膽,無私人格令人仰。”張賽賽和安永超在駕駛員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衝鋒在前,確保每一份患者新冠疑似採樣標本安全送達。他用最簡單實際的行動守護著大家的平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