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樓門口,在急救車裡等候病人的李華接到雷神山醫院醫生的工作電話(3月7日攝)。44歲的李華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車隊司機,一個月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整體接管武漢雷神山醫院,李華擔負起轉運新冠肺炎病人的新任務,成為雷神山醫院的一名“擺渡人”

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面對疫情,作為黨員的李華義無反顧,奔忙在危險的工作中。2月8日,雷神山醫院迎來首批患者,李華每天載著重症病人往返於病區之間做檢查。圖為武漢雷神山醫院轉運車司機李華的肖像(3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最忙的時候,他每天要運送一百多名患者,常常是從早到晚“連軸轉”。為了節省防護服,他有時連中午飯也來不及吃。為了確保轉運安全,在醫護人員人手緊張的時候,他也會幫忙抬擔架、推輪椅、攙扶病患。圖為李華(右)在病人登車後和同事一起將輪椅抬上急救車備用(3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病人出院,醫院也增加了轉運車司機人手,我的工作量有所緩解,但手機還是24小時開機待命,有事隨叫隨到。”圖為李華(左)和同事在雷神山醫院換衣間穿防護服(3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奔忙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擺渡人”

談到近期這裡的變化時李華說道。李華希望疫情可以儘早結束,早日與家人團聚。圖為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一名病人走出雷神山醫院病房準備登上李華駕駛的急救車去武漢中南醫院做檢查(3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