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疫情防控中,有這麼一群“逆行者”,他們沒有懸壺濟世的醫術,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同醫護人員一道,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

他們就是生命“擺渡人”——120急救車駕駛員。


溫州市急救中心的白榮捷,是市區轉運發熱病患最多的駕駛員之一。最多的一個班次裡,他光確診患者就陸續轉運了7名。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轉運7名確診病例

洗了4次澡


今年37歲的白榮捷是鹿城區人,他曾在東海艦隊服役,退役後到市急救中心工作,這是他當120急救車駕駛員的第6個年頭。


戰“疫”打響後,白榮捷主動請纓上陣,加入一個由5名醫生與5名駕駛員組成的專班“發熱組”,負責轉運市區核心區域的疑似病患。


最忙碌的那段時間,市急救中心全員連軸轉,白榮捷更是大半時間都在救護車上度過,連續十幾個小時轉運病人也是家常便飯。他需要轉運的人群也很複雜,有發熱的一家四口,也有發熱的流浪漢。


根據市急救中心中心站的統計,從1月17日至今,白榮捷已出車70餘趟,是市區轉運發熱病患最多的駕駛員之一。他回憶,自己在轉運任務最繁重的一個班次裡,陸續轉運了7名確診病例,那一天下來他洗了4次澡。


高峰期一天出車14趟

每次都換“9件套”


2月28日上午,正好輪到白榮捷休息。但由於市區復工復產後,工作任務繁重,他還是主動回到單位加班。而每到單位,他首先要對各種急救車輛進行安全檢查。


他最重要的“坐騎”就是負壓救護車。疫情發生後,市急救中心成立四支傳染病轉運隊伍,專門調配三輛負壓救護車,作為市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疑似和發熱患者的轉運車輛。這種車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無害化處理後再排出,可最大限度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上午10時許,白榮捷就接到了需要接送復工企業發熱病人的任務。而在出發前,他需要做的就是穿戴好必要的防護裝備,從頭套、護目鏡到腳套,一共9件(套),其中光是衣服就有三件。而每次轉運完發熱病人,這9件套中的絕大部分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他算了算,最忙的時候,他一天就出車14趟,光是穿戴、更換防護裝備就不是件易事。


妻子是護士

正在重症監護室抗疫

白榮捷說:“現在去甌海婁橋,有個發熱的病人,人接到後送到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記者問:“你怕不怕?”


白榮捷回答:“心裡當然有點怕的,畢竟傳染性比較強。”


他表示,每一次出任務面對的都是未知數,把每一個病人安全送到醫院,就是他的職責。


從中心站到病患所在的企業,只有7公里。身穿密封的防護裝備開車,白榮捷被悶得滿頭髮汗,就連護目鏡也蒙上一層薄霧。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病患所在企業的負責人介紹,這名發熱病患是他的員工,連續三天的體溫都達到37.5攝氏度。經過跟車醫生的檢查,這名病人症狀比較輕微,將他送到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


回來之後,白榮捷要接受全身消毒處理,等待他的將是下一個艱鉅的未知任務。


白榮捷透露,他的妻子是溫州另一家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抗疫以來,夫妻二人成了“戰友”,均在各自崗位堅守。


全民戰疫期間,

天天正能量聯合全國媒體,

共同推出 “戰疫英雄榜”

向平凡英雄致敬。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傳送門: 】


第四期“戰疫英雄榜”揭曉

白榮捷入選榜單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 正能量說 」


在和死神搶奪時間的比賽中,他們是聽到號令槍後最先起跑的人。急救車的鳴聲中,有他緊握方向盤的身影。轉運病人的逆行中,有他無所畏懼的分秒必爭。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決定聯合溫州晚報

為救護車駕駛員白榮捷

頒發 戰疫英雄獎 及一萬元獎金


他是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一個班次最多接七名確診患者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和醫護人員一樣,和病人近距離接觸。

雖沒有懸壺濟世,卻在來勢洶湧的疫情中“擺渡生命”。

當鳴笛聲響起,我們知道,一個勇士又踏上了戰鬥的征程!


致敬與疫情賽跑的生命“擺渡人”!


下週四,

我們將繼續揭曉第五期“戰疫英雄榜”,

敬請關注!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