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院前急救醫生文永生:確診患者的“擺渡人”

戰“疫”英雄·最美的你 | 院前急救醫生文永生:確診患者的“擺渡人”

2月28日晚上,重慶50處地標建築3322個LED屏幕上,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點亮了城市夜空。來自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院前急救部的主治醫師文永生便在其中。

十張輪番播放的海報裡,文永生是其中一位特殊的抗疫勇士——他並非工作於病床之前,而是為患者與醫院之間,搭起了一道生命線。

傳運主城區首例確診患者

战“疫”英雄·最美的你 | 院前急救医生文永生:确诊患者的“摆渡人”

穿梭於街頭巷尾的救護車,如同一道通往醫院的生命線,為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在這輛“戰車”中,院前急救醫生對保障沿途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月24日上午9點過,正在家中為年夜飯準備食材的文永生,接到了單位的電話。

他的戰疫,到來了。

身為急救醫生,文永生著急出門已成常態,沒想到這次“急救”將要持續12天。

文永生接到的任務,是轉運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這位患者是一名40歲男子,曾有武漢旅行史,系主城區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战“疫”英雄·最美的你 | 院前急救医生文永生:确诊患者的“摆渡人”

文永生需要跟負壓救護車駕駛員楊波一起,將這位病人轉運到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繼續救治。全身消毒、戴好N95口罩和護目鏡後,他與楊波互幫互助穿好防護服,套上了兩層帽子、手套和鞋套。

“感覺每次出任務就是上一次戰場,一次都不能掉以輕心,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面對傳染性如此之強的疾病,文永生也有著一些擔心與顧慮。

“我擔心我這個病會不會加重?”

“請放心,公衛中心的醫護人員會給你帶來很好的救治!”

文永生說,在患者面前,他的陪伴不僅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也是對患者的一種安慰、一種鼓勵。“其實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任務,但我不能表現出來一絲一毫的慌張、害怕,要用鎮靜沉穩的態度,讓患者放心。”

上午11點,負壓救護車來到了市公衛中心,完成交接後,文永生仔細對救護車進行了消毒,並進行自我消毒。全部工序忙完,已是下午2點,他這才和楊波去吃午飯。

第一個主動請纓戰疫

战“疫”英雄·最美的你 | 院前急救医生文永生:确诊患者的“摆渡人”

首位確診病例完成了運送,讓文永生意識到,這場戰疫正在擴散蔓延。各種各樣的防控措施紛紛出臺實施,而承擔確診和發熱患者的轉運、出診工作,是這場戰疫重要的一環。

下午4點,文永生給妻子夏琴打去電話,叫她幫忙收拾換洗衣物,等一會讓同事來取。

由於不能隨便回家,文永生聯繫了院前急救部主任蔡平軍,希望能幫忙去拿自己的行李。“因為我已經接送了確診患者,為了安全起見,不回家自己拿換洗衣物了。”

此前幾天,醫院通報情況時,就提前開始了統籌安排,提到了他所在的科室可能要承擔確診和發熱患者的轉運出診工作。

那時,眾多院前急救部的醫生開始在微信群裡踴躍報名請戰,文永生是該科室第一個報名的醫生。

身為四個急救醫療小組組長之一,文永生從2002年開始從事院前急救工作至今。近十八年來,他無數次跟隨120救護車,穿梭在重慶市的大街小巷救人。

“我有長期執行各種任務的經驗,比如航空救援、一些重特大事故的應急保障和現場救援。”文永生是長期戰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是黨員、是組長。

“17年前的非典,前輩們衝鋒在前,給給剛剛入職的我很深的觸動。”文永生堅定的說,這次疫情襲來,他應當起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鍵時刻自己要先上。

最多一天轉運14名確診患者

战“疫”英雄·最美的你 | 院前急救医生文永生:确诊患者的“摆渡人”

接連幾天,文永生參加了10人次以上轉運。其中,2月2日一天就轉運了14名確診患者。

2日那天,在組裡備勤的文永生一早起床便開始穿戴防護裝備,早上8點開始轉運確診患者,他與楊波不斷奔波於各個醫院之間,直到下午3點,兩人才吃午飯。

“有時候突然電話來了,飯碗立即放下,轉運要緊。”文永生說,執行該任務以來,他們就成了戰鬥在“最前線”的戰士。經常要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忙到次日凌晨1點,兩個人這才開著救護車回單位。

長時間穿戴著全套防護裝備,皮膚壓痕累累。文永生說,他很感謝護士長給他們送來了防止壓瘡的藥;為了防止護目鏡起霧氣,他們執行任務時,駕駛室開窗通風狀態,夜裡和清晨氣溫很低,兩個人凍得夠嗆。

文永生說:“我們吃點小苦頭不算事兒,患者安全、環境安全、自我防護最重要!”

令文永生欣慰的是,疫情期間,他和同事們轉運了148人次,無一例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出現意外,無一例交叉感染。

2月5日正式“下班”,文永生在單位進行了14天隔離觀察。2月28日,當記者再次聯繫上文永生時,他已經和家人團聚了一週多的時間。如今,文永生最為關注的依舊是疫情。

看著重慶已經連續三天沒有新增病例,文永生心中如同今天灑滿重慶大地的陽光一樣,充滿了對戰勝疫情的美好向往。“你看,春天已經來了,我們戰勝疫情的那一天,也越來越近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