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老人总是说“养儿防老”,现在还行得通吗?你怎么看?

伊人间


我觉得还是行的 通的,10年前我和我老公我俩还跟啥一样的意志坚决的说就要一个孩子,等我俩老了就去住养老院,为啥两年前会改变主意生二胎呢,原因是我老公的舅舅生病住院。他就一个儿子,按生活条件是很不错的,自己开着私人医院,而且他舅舅有医保和退休金,他生病住院就一个儿子伺候,真的是忙不过来也吃不消,后来我老公他们几个表兄弟商量商量,他们几个轮流伺候,直到他舅舅康复出院。回来我老公就改主意了,他说无论啥样,孩子多一个,还可以有啥事儿俩人商量一下,再说我们这属于地级市,养老院也不是特别完善,估计到我们这代人老了大多还是选择,能自理在家,不能自理才有可能选择养老院!所以我俩生了个二胎,农村就更别说了,根深蒂固的老思想,除非那些五保户,要不大多选择还是孩子养老的!


炫淘儿


如果养儿不能养老,那么,还养儿女干什么?难道是闲来无事,养儿女玩儿吗?恐怕不是吧?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养儿防老的概念永远是正确的!否则,将会没有人愿意去生儿育女了。

那么,有人会说,现在有一些儿女是不愿意赡养父母的啊!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仅仅存在于现在,而在历史上就有一些儿女是不愿意赡养老人的。民间小调“拉荆粑”说的就是儿子不赡养母亲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儿子仅仅属于个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儿女都不愿意赡养父母。

我们村就有许多孝顺儿女。他们任凭自己过得苦一些,也会积极地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个何某某,因家庭接二连三出了几场意外,导致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但是,何某某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含糊过。无论父母有什么需求,哪怕是自己出外借钱,也会尽力满足父母,从来不让自己的父母受到任何委屈,被乡亲们称为“大孝子”。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现在的儿女都很忙,况且负担很大。根本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啊!

如果真的有人这样认为,我认为这都是忤逆不孝的表现。在父母养育自己的时候忙不忙?有没有经济负担?他们是如何将自己养大成人的?倘若他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将自己养大成人,自己就根本没有任何借口不去赡养父母。如果自己还想找理由拒绝赡养父母的话,只能说自己的良心已经坏了。

前几天,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报道,报道中说,某男子在媳妇的怂恿下,拒绝赡养父母。父母出于无奈,将儿子告到了法院。结果是儿子既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又被法院拘留了15天。我真的不知道对于这样的结果儿子心里会感受如何。

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儿女的这种义务都不能解脱。否则,人类的社会伦理道德就已经彻底沦丧。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养儿防老的概念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能行得通,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准则。倘若失去了这个准则,那么,人类的繁衍生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老胡说三农


完全行不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的年轻人观念和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生活压力大。

随着物价持续的高涨,还有随之水涨船高的房价,车价,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高校毕业之后就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有限,开销又极大,能顺利的在城市里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现在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能找到一份合适的且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

面对办公室政治 ,面对996加班制度,面对收入不满意的状况,很多年轻人,及时想跳槽也会再三顾虑。一朝辞职 后面的路可能会更难走。

第三,结婚压力大。

现在社会上男女比例差别比较大,男生想找一个合适的女朋友很不容易。

现在,很多女孩结婚的标准是:有房、有车、有存款。而对于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除了家里帮忙, 一般都拿不出这么多钱用来结婚。

甚至有些一线城市的小伙伴们,月收入10000+,都不敢谈恋爱,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就业、结婚的三座大山压力下,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能力去照顾父母。

对于父母而言,还是要有自己生活比较好。独立的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柱,会让你们的老年生活过得快乐安稳。

如果一味的把未来寄托在儿子身上,很可能会落到看人脸色、惶恐度日的地步。

嗨!很高兴遇见你。关注我,交个朋友吧。😊😊


W过客匆匆


行不通,这老话已经过时了。

70,80后的父母们不指望子女们把他们养老,而子女们也不喜欢跟父母再一起。

现在社会变了,不像以前了。

以前是没有养老院,养父母都子女们为他们养老,现在有了养老院,孩子们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了。

父母们的心里是 想跟子女们再一起活到为止,可是子女们不喜欢跟父母一起啊.....

这事儿 别怪子女们,他们也很忙,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每天在外边跑来跑去赚钱 哪有时间赔老人家。

有世面 懂事儿 爱孩子的父母们是自愿去养老院过晚年的....


用户HANTAIRI


养儿防老这个话题以前不单是在农村有这个话题,现在在整个社会都存在这个情况。咱们主要说一下在农村的 这个情况,以前一说谁家孩子多尤其是男孩比较多的时候,人们都是投已羡慕的眼光,说看谁家男劳力这么多,他家肯定比较富裕,等他老了这么多孩子一人给拿一点,就够他吃喝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不是当年的时代了。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家立业需要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还不算在农村行情渐长彩礼,随份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成大人给孩子盖房子办喜事以后,还没喘几天舒服气,又得承担起帮忙照看下一代的责任,等到下一代可以独立了,这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这是农村固有的一个社会形态。现在由于观念的改变,农村老年人不再以前一样背着三座大山养老了。新颖的社会养老院,活动中心,老年学堂,兴趣爱好,美食,舞蹈,旅游,文体医疗都是老年人的选项,老年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也可以发挥余热。国家对老年人也有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健康增加寿命。生男生女都一样早已是深入人们思想。所以以前说的农村养儿防老越来越没有市场!


津南小站人


“养儿防老”真的行不通!

现在步入老年人队伍里的,大多数当年也是计划生育的人群。孩子少,特别是儿子就一个,如果是女儿,可能还有两个。让一个孩子来养老,太难了!

首先,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结婚后,就要面对4个老人,还有现在可以生二孩,那上有4老人,下有2小孩,压力山大,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孩子如果有出息,到外边工作上班,要赡养父母,最多是寄钱回家,打打电话,真的要养老,也鞭长莫及。

再一个,如果孩子没孝心,那就更没的说了。

所以,养儿防老,这个观念要改。自己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还是要早做打算,早做安排。



漳平水仙茶传承人


养儿防老,如果是传统意义上的,养儿子才能防老,我是不赞同的,新社会的发展首先就有男女平等,再然后,这种把所有的担子都放在儿子的身上也不是一种公平的,养老应该是所有子女应尽的权利。

人终有一死,早就该防,而非靠着哪个孩子,或者为了养老必须生儿子,这种思想的确不该取。

然后我们在说关于如何防老。

现在人压力大,经济条件也多是参差不齐,首先从身体上可能就会对养老产生一些负担感,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儿女其实也不小了,五六十岁的也不少,也已经步入了老年行列,来照顾自己有些都不太顺当,所以我更主张的是,养孩防老,自我照顾意识要更加强。

如果自我生活规律,有序的锻炼吃健康食物,至少可以让身体健康情况延长一些,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件好事,其实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有好身体?孩子亦然。

有些人太忙把父母就放在了养老院,也并非坏事,但我们也都清楚,这对于现实来说的确算是个折中的方法,但如果身体强壮,自给自足,大概可以省去一些这样的麻烦。

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这是老话,就单看后面一个词吧,你存多了粮食,可能还没到饥荒,粮食就坏了,所以我也建议人还是先以自己的身体为主,然后再想谁来养我。

保证好自己,哪怕退几步也有个说法。

而且孩子是否会孝敬为你养老,很多时候真的是在于从小的教育,比如你有没有养老。

任何成语都不能说他是好是坏,都有个双面性,我一直比较主张,自己力所能力,便是最好。



Lan泥巴公社


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本人认为“养儿防老”依旧是行得通的,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且听本人的看法如下:

你理解养儿防老的意思吗?

养儿防老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指生养儿子可以防止自己晚年有样。但是究其深意,养儿防老中的“老”,除了指晚年以外,还指死后能有人送终。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生养儿子可以防止自己晚年去世,有人可以为自己送终。

为什么要养儿子防老?为什么不养女儿?

生活当中有句话叫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意思是说男人年龄到了适合的年龄就可以迎娶女子进门成家。而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需要嫁给他人作为妻子。而且一般女儿早晚要成家,嫁作人妇,成立自己的家庭,在其家庭中孝敬其公婆,照顾自己的丈夫孩子。所以女儿一般在家中陪伴父母时间较短,儿子作为家中顶梁柱,陪伴父母身边基本上是一生时间,并且承担着孝敬赡养的责任。如果父母晚年生病或去世,一般都是儿子第一时间知晓,女儿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所以也就有了“养儿防老”的说法。

养儿养女一样好

在以前很多时候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以前有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传宗接代”,而如果生了男孩,自己的香火能够得到延续,自己的“根”不会断,所以才认为男孩女孩好。就当今社会而言,时代在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认为男孩女孩都一样,同样花很多的精力把子女培养成有德之人,就算没有“养儿防老”一词,作为儿女也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在父母晚年同样会悉心照顾,让父母能够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其实社会中有很多儿女不赡养父母的行为,对于这样情况的发生,多是因为父母早年没能一碗水端平,从而导致儿女心生不愤,相互推脱。为什么现在的教育要以“德”为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及价值观念,这样培育出来的子女,又怎么会做出不赡养父母的事情呢?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大家对于这句话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转发!分享!


民俗大文化


以农村现阶段而言养儿防老还是主流,国家给六十岁以上老人每个月的一百二十元不多但实实在在是个定心丸。


用户云佳


养儿防老不是希望儿子侍候你到老,而是让自己老了心里有寄托。儿子儿媳来看你是回家,姑娘女婿来看你是探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