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劉邦,劉秀,能夠逆襲。劉備為何不能?

寧玉新


漢朝劉邦劉秀,都能夠逆襲,劉備為何不能?

他們對手的等級和數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劉邦的對手也多,但說來說去,最可怕的就是項羽,早期,在項羽面前,劉邦的能量很小,十有九敗,但是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項羽除了能打,政治上完全是個小白,所以,到了後期,項羽被搞死後,劉邦把天下能人盡收眼底,基本就無人能敵,坐上皇帝寶座也就順理成章了。

劉秀呢,本人有如神助,是個能防能攻的優秀人才,他的對手嘛,基本都是廢材,贏得不要太容易了。

劉備呢,比較可憐。年紀一把了,還在對手手底下討生活,好容易脫逃,建立蜀漢,卻又有各種各樣的痛苦。他遇到的對手,什麼曹操袁紹孫策周瑜什麼什麼的,全都是神一般的對手,後面還掛著一串串的人,能打會說能想會算,個個人精,劉備太難了,能天下三分其一,已經相當相當的本事了,要一統天下,辦不到。

當時天下的形勢,也和劉邦劉秀時不同。

劉邦和劉秀所處的時代,軍閥獨立起兵,然後壯大,各憑本事,適者生存。那會兒只要有雄心壯志,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就可以成勢,然後再攻城掠地。可是東漢末年,地方豪強趁機自行武裝,你想喊一嗓子搶人地盤和人口,人家不答應啊。劉邦喊出反暴秦,劉秀喊出反王莽,那都是可以利用的政治口號,會引來一大批擁躉,可要是劉備喊出反漢的口號,那他就會成為篩子——反曹也不行,人家擁漢,天子都在人手上呢。那擁漢的口號喊一喊吧,大家都一樣,也就沒什麼特別的了。劉邦和劉秀,對抗的都是存在許多問題的對手,一旦打倒它,其他就迎刃而解了,武力基本可以解決。

劉備呢?沒這個可能。他面對的是最優勢的敵人,他不能把軍閥給消化過來,他得依靠他們,慢慢吞服,他得考慮除了軍事還有人事上面的關係,簡單來講,就是文武都得會玩才行。

其實相對於兩位祖宗級別的人才,劉備的人少地盤小還是個大問題。仗是人打的,劉備的兩對手,比他強太多,隨便哪個都可以碾壓他,咱們都知道,裝孫子可以變強,但要把天下握在手上,那可不能夠。劉備手下能用的人太少了,老一輩的一掛,蜀漢就玩完了,可是人家呢,一茬接一茬的,總有人才出現。劉備的地盤也小——他的地盤是好,人家不好打進來,可是他同樣也不好出去,背後還總有孟獲這樣的猛人攪擾,實在是腹背受敵難作為。劉備能守著一畝三分地已經很不錯了,想當皇帝,也只有關起來自己玩了,一統天下,就是個夢而已。


葉之秋


劉備還不算逆襲嗎?從一個賣草鞋的變成蜀漢開國之君,如果這都不叫逆襲,那請問什麼才叫逆襲?

誠然,蜀漢未能統一天下,存在的壽命也很短,劉備的功勳沒有劉邦、劉秀那麼大。但得考慮實際因素呀,把劉邦、劉秀放到劉備的位置,未必能比劉備做得更好了。

我們可以從當時局勢以及主要對手來進行分析:

【當時局勢】

1、劉邦時代:秦始皇死後,反秦狂潮一浪高過一浪,不用劉邦動手,楚霸王項羽就把秦軍打得七零八落。他的實力沒受太大損失,後期才能對付楚軍。他的建國難度中等。

2、劉秀時代:王莽犯了眾怒,群雄起而攻之,劉秀只是其中的一支。但他得天之助,必敗的戰莫名奇妙就打贏了,娶個老婆就得到了莫大的助力。可以說他的建國難度是最小的。

3、劉備時代: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多少年的土地兼併下來,各方勢力早不是西漢或東漢那種規模,想在此時建立勢力很容易,想一統天下就很難。因為面對的不是一個或兩個勢力,而是一群。難度最大。

【主要對手】

1、劉邦的主要對手是項羽,項羽固然英武,卻並不是出色的政治家,壓根不是劉邦的對手。如果將劉邦換成劉備,說不定速度比劉邦還要快,劉備的政治能力遠遠強於劉邦。

2、劉秀的敵人不是王莽,而是各方豪傑。且這些豪傑也都不是什麼太過出色的人物,和項羽沒法比。但如果將他換成劉邦或劉備,那兩人還不一定能取勝,因為不一定有他那種運氣。

3、劉備的主要敵人是曹操、孫權,他們個人武力雖然不強,但政治頭腦可比項羽及劉秀遇到的那群豪傑強多了,劉備面對他們是一個頭兩個大,要不是他本身政治能力也不錯,早成附庸了。如果將他換成劉邦或劉秀,他們肯定玩不轉。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備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算得上逆襲!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這個問答非常有趣,老劉家的這三大咖級人物都可謂起於草莽之間,逆襲成功,終成帝王之業,其經歷相當勵志。

如果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分析,劉備的成就與劉邦開創大漢基業,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相比,他建立的蜀漢政權檔次顯然要差許多,這其中原因真值得說道說道。

一、從身世上講,劉邦和劉秀出身都比劉備強,起碼少奮鬥十年。

無論是在當今還是古代社會,一個人的出身顯然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階級森嚴的古代,一個好的出身,非常重要。

論出身,三個人中,劉秀最好,屬於地方豪強,南陽世家,有家業有田產,有劉氏大族投靠,曾在長安皇家學院留學深造,事業發展最為順利;

劉邦次之,父母兄弟健全,好孬還是個亭長,加之此人臉皮厚,放得下身段,藉助泗水亭長這個平臺,也混得風生水起;

劉備最不濟,孤兒寡母,靠編鞋織蓆為生,所處的東漢末年又是門第觀念最強的時期,所以總是“大道如青天,獨我不得出”,靠軍功起家,好不容易混了個安喜縣尉,結果因為上面沒人,怒鞭督郵丟了官。

再看看劉備同一時期的曹操,孫權。

曹操雖然是宦官之後,但也屬於朝廷重臣,朝中勢力不容小視,因此曾與袁紹、張邈等並稱“京城四少”,且曹氏家庭和夏侯家族在地方都是實力雄厚的大族,曹操一出仕就是京城洛陽北區公安局長,比劉備強好多倍。

孫權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父親是漢破虜將軍,豫州刺史,烏程侯孫堅,哥哥是小霸王孫策,父兄倆拼死打下的江基業,孫權一上來只坐。這是劉備無法比擬的。

曹操35歲就是十八路討卓聯軍的諸侯之一,而且是首創者,剛滿18歲的孫權繼承哥哥孫策的位子,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成為江東的實際主人。

而劉備58多歲才攻取益州,進位漢中王,漲混到與曹操、孫權平起平坐的位子。

劉備比曹操多奮鬥了23年,比孫權多奮鬥了40了,可見出身顯然不是決定因素,但出身真的很重要。

二、從政局上講,劉邦和劉秀的反秦反王莽比劉備的興漢更容易。

秦統一六國後,十多年的統治,是靠嚴刑峻法將天下大亂的各諸侯國,從郡縣設置、文字、度量衡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統一,這其中必然引起諸多的不適應。

有的甚至動搖了原各諸侯國貴族階級的既得利益,加之不斷徵用民力,興建長城、阿房宮、秦陵等大型工程,引發民怨,造成社會動盪。

劉邦趁機加入農民起義,推翻秦朝暴政的目標指向明確,順應了大勢,深得人心,因此登高一呼,應者雲集。

王莽實行新政,初期一片叫好,上下期望值都非常高,但許多食古不化的改革舉措出臺,完全是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在推進了完全背離了改革的初衷,導致黎民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加之乾旱、蝗災等頻發,引發民眾對新政的痛恨。

無論是士族還是百姓,推翻王莽的新朝已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劉秀此時加入綠林起義隊伍,也是順應了天下大勢,深得人心。

東漢末年,朝政混亂,加之災害頻發,引發黃巾起義,朝廷無力平叛,不得不採取劉焉的建議,實行州牧制,許多地方豪強借掃除黃巾起義之名,迅速坐大,形成了類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

漢王室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力,曹操的崛起,迎奉漢獻帝,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相當於齊桓公“尊王攘夷”,漢室這個“王”已經淪為諸侯攻城掠地的招牌,護身符,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劉備這個時候舉起的匡復漢室這面旗子,顯然有些不合時宜,有開歷史倒車之嫌,不符合人心思變的大勢,大方向不對,註定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三、從創業上講,劉邦和劉秀一開始說是自主創業,劉備只是打工。

劉邦芒碭山斬白蛇,舉起反秦義旗,參加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抗暴秦起義,雖然名義上屬楚懷王,以及後來的項羽領導,卻只是掛靠性質,屬於鬆散型的加盟公司,實質上,劉邦有自己上是獨立地盤,獨立的軍隊,屬於自主創業的獨立法人單位,最後反抗老上級項羽的領導,得到了江山。

劉秀和大哥劉演組建的舂陵軍,與新市、平林、下江等綠林軍一道,參加漢宗室劉玄為首的綠林軍聯軍,也是屬於鬆散型的加盟公司,劉秀在大哥劉演被殺害後,低調自保,去河北自主創業,憑藉非凡的個人能力和聲望,很快做大做強,從而與劉玄分庭抗爭,直至一統江山。

劉備顯然和劉邦、劉秀這兩位自主創業的老闆不一樣,自轉剿滅黃巾義,至赤壁之戰,劉備一直帶著自己的劉關張小團隊輾轉於公孫瓚、袁紹、曹操、呂布、陶謙、劉表等各諸侯之間,幫忙人家打工。

我們知道,要想成功,必須自主創業,打工打得再好,不如自己當老闆。

劉邦、劉秀就是自主創業成功的典型,而劉備一直為各諸侯打工,結果40多歲還無立錐之地,以至“因見己身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涕”。

四、從隊友上講,劉邦,劉秀人才濟濟,劉備人才匱乏,沒有競爭優勢。

這一點,主要受以上分析的第三方面影響,劉邦、劉秀選擇自主創業,相對獨立運營,而且反秦反王莽的目標明確,順應時代潮流,因而引得天下仁人志士來投,謀臣猛士雲集。

比如劉邦,一開始就有蕭何、樊噲、任敖、盧綰、周勃、灌嬰、夏侯嬰等鐵桿知交相投,後又有張良、陳平、韓信等大腕加盟,陣容強大。

劉秀起初在大哥劉演手下打工,積累了很高的人氣,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後到河北單幹自主創業後,高舉"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的方略,鄧禹、吳漢、耿弇、岑彭、馮異等“雲臺二十八將”紛紛來投。

再反觀劉備陣營,前期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哥仨闖進江湖,到處跟別人打工,誰還會樂意跟著打工者打工呢?到了徐州以後,才逐漸有了自己的固定班底,趙雲、簡雍、孫乾、糜竺。

荊州後,劉備舉起了匡復漢室的大旗,已經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還是吸引了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良,黃忠,馬超、魏延、李嚴等來投,但荀彧、司馬懿、郭嘉、張昭、陸遜等超一流人才都投奔了曹操、孫權。

要說有蕭何、張良、陳平、韓信,鄧禹、吳漢、耿弇、馮異這樣的大腕人物,劉備除了諸葛亮、法正和五虎將勉強拿得出手外,還真找不出拔尖的。

客觀地說,劉備陣營文臣武將,都有被後人刻意拔高之嫌,能夠獨擋一面的,也就是諸葛亮、關羽、法正等幾個人。

掌心想在這裡像了一個有趣的情節畫面。

如果劉邦和劉備倆人鬥地主,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出張良,劉備說,我出諸葛亮;

劉邦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我出蕭何,劉備想了想說,只有是諸葛亮;

劉邦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我出韓信,劉備想了半天,非常尷尬地說,還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蜀漢集團,相當於把蕭何、張良、韓信的角色任務,都一個人全部包圓了。但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最後硬是把一個諸葛亮活活給累死的!

在這裡就更不必說武將方面,“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了。

五、從對手上講,劉備一生的敵手,曹操顯然要強過項羽、劉玄。

劉邦前期在項羽手下工作,後來以漢中王的身份反抗項羽。項羽的缺點很明顯,一是下不了狠了,有婦人之仁,鴻門宴放過了劉邦,更關鍵的是驕傲自大,沒有搞好統一戰線,導致彭越、英布、臧荼等諸侯王的反叛,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最後敗走垓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

劉秀前期主要是積累人氣和人脈,出撫河北才是獨立自主創業,在識人用人等方面,顯然強過劉玄好多。

劉玄本來已經攻取了長安,坐上更始帝的皇位,就被表面上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就開始享受。

從封劉姓諸王,縱情聲樂,不理政事,重用身邊近臣,長安城有歌諷刺說:“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劉演等一大批跟隨劉玄出生入死的將領被視為異己,無情打壓,造成更始政權入關後不久,便出現了關中離心,四方怨叛的局面。

所以從這一點上講,劉玄的政治格局還是太小了。

而我們熟悉的曹操,則完全不一樣,雖然,他也和項羽一樣,犯過放走劉備的婦人之仁的錯誤,但無論是從政治格局、識人用人、軍事謀略、政治決斷等方面,都要遠勝於項羽、劉玄。

曹操能迎奉漢獻帝20多年,一輩子以漢臣自居,不稱帝,在門閥世族薦舉制盛行的背景下,首倡唯才是舉的選人用人制度,其政治膽識和政治格局可見一斑。

其實話說回來,劉備從社會最低層出道,憑藉自己的努力,在亂世三國,三分天下有其一,已經達到了他的人生最高峰了,雖然成就上比劉邦、劉秀要差點,卻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奇蹟了。

劉備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遇上了曹操這樣強大的對手,曹操也同樣,如果不是劉備攪局,曹操早已經統一華夏了。

正應了辛棄疾的《南鄉子》裡面一句話: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劉邦

從公元前209年開始,爆發了反對秦政府的各自為戰的起義,最後項羽脫穎而出,協調各派力量成為霸主。劉邦農民出身,因違反秦法而在沛縣得到蕭何、曹參、樊噲等人支持起義。

劉邦作為起義者之一在西北擁有資源豐富的根據地。在項羽進行鉅鹿之戰時,當時的楚王派劉邦進入關中,由於項羽拖住秦主力,使得劉邦順利進入關中,秦相李斯的被害和秦將章邯的失敗,秦敗而亡。項羽進關,大肆屠戮,因而未得人心。

項羽對於國家政權的考慮並不是中央集權型而是成立聯合王國,自封霸王做聯合盟主,劉邦此時也封為漢王。隨後項羽謀害了義帝,劉邦舉兵反項羽有了正當的理由,開始雖失敗而逃,但劉邦由於有蕭何和韓信的不懈努力,逐漸恢復元氣。韓信爭取到華東大部分地區的支持,再加上劉邦善於用人,其下也都是征戰安邦之才,劉邦迅速強大而與項羽成鼎力之勢。在雙方協議互相承認對方地位而和解的情況下,劉邦破壞協議,乘項羽多方征戰實力減弱的情況下發動攻擊,在垓下滅項羽。

總結幾點:1、劉邦善於收攬人心,從約法三章,所徵之處安撫民心看出他得到了大部分人心所向;2、關中富饒之地為劉邦的強大提供了保障;3、識人會用人,蕭何、張良、韓信等良相名將皆能在劉邦手下發揮自己的本事;4、目的明確,心狠手辣,為達目標可以犧牲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人。反觀項羽憑一身武力打天下,雖戰無不勝,但他只適合戰場,多次機會能殺劉邦而心慈放過,項羽無論是心計、心態、性格、狠毒都比不上劉邦。

劉秀

王莽統治後期發生的最重大事件就是黃河改道,黃河之災貫穿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這幾次巨大的天災不僅造成饑荒嚴重,人口急劇減少,農民逐步向南方遷移,捱餓的農民集結成群的開始沿路燒殺虐奪,赤眉軍雖是散兵遊勇,但所向無敵。此時南陽部分士紳組織起事,全國起義軍聯合起來對抗王莽,起義成功後,各方勢力擁更始帝。

此時劉秀並無稱霸天下的實力,但更始帝做了幾件事讓劉秀逆襲成功。1、更始帝從洛陽遷都長安,想擺脫氏族力量,導致其失去最大支持。2、派劉秀去大平原地區獨自作戰,放虎歸山,劉秀爭奪天下的政治軍事資本自此開始樹立和鞏固。3、最後擊敗更始帝的還是赤眉軍,但赤眉軍沒有政治目標,他們攻入長安燒殺搶奪之後便退走。此時在各種力量中只有劉秀最是強大。4、劉秀在儲備力量之時,沒有得到其他軍閥的聯合反對,各派軍閥互相殘殺之後,劉秀就逐個消滅從而奪取天下。

劉秀成功歸結以下幾點:1、在初期的征戰中,劉秀並未出頭,依託在家族力量之下,所以未被當成槍頭鳥得以保存性命。2、天下未定之時,其他軍閥都在爭權奪利互相廝殺,劉秀此時養精蓄銳,並未遭受巨大挫折。3、劉秀善於在各派之間周旋,不爭一時之利,使得未成為奪天下的主要目標。4、善於結盟打擊敵人,劉秀總是在不斷聯合一個軍閥來共同打擊另外的軍閥,逐個蠶食。5、劉秀依託南陽郡強大的經濟、人才、軍事優於其他各地方聯盟的條件,滿足各派需要進而吞噬天下。6、個人的人格魅力和卓越軍事指揮,超高的政治技巧以及歷代開國帝王不可或缺的心狠手辣,再加上充足的運氣使得劉秀逆襲奪天下。

劉備

劉備雖然也稱帝了,但這個真稱不上奪天下,三國之中最差勁的就是蜀國,不說比曹操,就是比東吳也差了一大截。我承認劉備是梟雄,但絕不是《三國演義》裡那個心憂天下,哭哭啼啼的樣子,因為心慈手軟,憂國憂民根本就奪不了天下,君主愛民是在天下歸順以後的品行。我們所認同的英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還有諸葛亮這個神話了的人物都忠心耿耿跟隨劉備,能說明劉備心計多,善於攏人而已。論軍事、經濟實力,劉備遠不及曹魏,地域優勢和人才配置遠不如東吳。

一句話總結劉備逆襲不了:沒那個實力。沒錢、沒人、沒地方、無論君臣都無接班人。不想討論他為什麼沒逆襲,只想說他能做到一方諸侯也是運氣好得不得了。另說一句,劉備絕不是《三國演義》裡的那個樣子,那只是小說。





斷眉CC


依馬後炮的結論來說,劉備跟劉邦、劉秀比起來,他輸在了兩點:一是起點太低,他輸在了起跑線;二是大環境不同,他如果不是生在東漢末年那個怪物橫行的時代,而是生在其它亂世,他成就必然會更高。


先說第一點。

劉備和劉秀雖然表面上都是漢室宗親,但劉備只是有名無實的底層士人,他家裡窮的連書都讀不起;而劉秀可是正兒八經的名門大族,枝葉繁茂,勢力雄厚。

舉幾個例子說。劉秀的爸爸劉欽是縣令,爺爺劉回是都尉,太爺爺劉外是太守,高祖父劉買是侯爵,六世祖劉發是長沙王。他也就是因為王莽篡漢,失去了宗室身份才未能當官。如不然,他肯定也能當官。

不過,儘管他在造反前沒當過官,他本人也務過農,去宛城做過糧販子。但是他的家底卻很厚,家裡幾世為官,還是給他和他大哥劉演留了一些家當的。比如劉秀的外公樊重就有三百頃良田,外加無數的魚塘、牧場產業,臨終時更是直接就免了鄉里人數百萬貸款。這簡直就是鉅富!劉秀後來起兵,就是把家產賣了籌集的軍費。

而反觀劉備呢?不多說了,標準窮人,後來起兵的時候,他是一沒錢,二沒身份,三沒號召力,起兵拉隊伍的錢居然還是兩個商人借給他的。

所以說,劉秀和劉備沒可比性,他們一個是豪強,一個是貧民。差距挺大的。像劉備這樣的社會底層在後來居然能三分天下,這不應該視為他的失敗,而應該視為他的成功才對。因為這簡直就是奇蹟。



再說劉邦。劉邦的起點其實也比劉備高。具體高在哪呢?具體就是高在了劉邦的團隊凝聚力和水平上。

劉邦出山的時候,蕭何就在他身邊,這可是一個大才之人。其後,張良加入,直接拉高了劉邦團隊的戰略高度,助其從一個草臺班子,直接拔高成了具有戰略眼光的團隊。

這就好比說,劉備一出山就碰上了諸葛亮和法正,在他們的輔佐下,第一時間就拿下了一塊地盤。此後他取得任何成就,都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而現實情況的劉備呢?他從助朝廷鎮壓黃巾起義到拿下荊南四郡,真正長時間的坐擁一塊地盤,前後花了25年時間。他真正明白逐鹿天下該怎麼玩,還真假就是諸葛亮給他指點迷津之後的事。(諸葛亮的加入確實拔高了劉備團隊的戰略高度)

再說第二點,大環境。這一點又可以分為兩點來講——時代背景和政治形態。

從時代背景上說,早在劉秀起兵的時代,就已經是宗族、豪強打天下的時代。像劉邦時代那樣的貧民屌絲靠著國士無雙、仗劍歸漢打天下的情況,在東漢早期就已經沒什麼出路了。所以說,自西漢後,是劉秀這樣的土豪強,袁紹袁術、曹操這樣的士族,劉表劉璋這樣的士人集團玩天下的舞臺。

純平民出身,而且是貧民家境的人,根本沒有贏得希望。換而言之,把劉邦放到東漢末年去玩,他估計也沒戲。

另一個,就是政治環境。

劉邦時代,只要吼一嗓子“誅暴秦”,天下立時就有人響應。他從起兵到入咸陽,還真的是沾了大時代的光。

劉秀時代,只要吼一嗓子誅滅王莽老賊,復興漢室,天下也立時有人響應,當時的老百姓對漢朝還是有感情的。

而劉備呢?他不能喊“反對漢室”,因為他本身就是漢室後裔,反漢室就是反自己。他當時只能喊“復興漢室”。

但問題是,在劉備時代喊“復興漢室”,已經沒有號召力了(西漢是被王莽篡沒的,當時很多人都對漢室還有緬懷心態,認為打倒王莽之後,就應該恢復漢室江山)。對於劉備而言,復興漢室是一個蒼白無力,根本沒幾個人買賬的口號。

比如,魯肅第一次見孫權時就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還比如,袁紹曾經想接納漢獻帝時,他的謀士郭圖、淳于瓊就說:“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 ”

再比如,袁紹的弟弟袁術更直接,他理都不理漢獻帝,乾脆自己就稱帝了。

以上這些人可都是世食漢祿的士族,連他們都對復興漢室沒興趣,更何況是連飯都吃不飽的貧苦老百姓?

所以說,劉邦起兵,劉秀起兵,都有籠絡人心的政治口號,他們找對了宣傳方向,立時就能一呼百應。而劉備就不行,他混了三十幾年時間,始終抱著一個沒多少人買賬的政治口號在鬥爭,著實是難吶!

劉備身邊缺少人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諸葛亮頻頻北伐失利,也跟這個原因有一定的關係。(人心不附,口號喊的再漂亮,老百姓不思漢,也沒用)

另外不得不承認,曹操是一世梟雄,他的綜合實力遠超東漢初年那幫蝦兵蟹將,比楚霸王項羽比起來,也是隻高不低。

總的來說,在東漢末年那個極其嚴酷、慘烈的生存競爭環境下,劉備以一個白丁身份跟曹魏和東吳三分天下,這已經是奇蹟了。他無法一統天下是正常結果,他如果逆勢而上的統一天下了,那才是真的不得了。

把話說的再過分一點,就憑劉備早年被其它軍閥追著打,妻兒還了幾茬的經歷,他能死皮賴臉的活著見到諸葛亮,親耳聽到諸葛亮給他指點迷津,這就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歷史上還有更多像他一樣的人,只是因為一個失誤或者是意外事故就喪了命。


Mer86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事實上劉備和劉邦的情形非常的相似。因為劉邦和劉備都是屬於那種草根出身一步步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一方諸侯。只不過運氣要比劉備好很多。而且劉邦所處的時代要比劉備的狀況要好一些。但是劉邦和劉備根本就比不了劉秀。劉秀的起點比起劉邦和劉備二人要好太多了。劉秀自起兵之初就受到了南陽世家大族的支持。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起點高自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劉秀時期外戚王莽篡權建立了新朝。但是王莽的稱帝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天下忍對於王莽的認可度並不高。而王莽繼位之後也沒有加強自己的統治。而是在倉促之間就開始了推行改革。而王莽的改革又和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這就導致上至世家大族,下到黎民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再加上一些自然災害的原因,比如干旱,洪澇等因素的影響。整個國家赤地千里餓殍遍野,最後甚至國家都出現了不穩的跡象。但王莽依舊我行我素。最後百姓受不了王莽的胡亂改革最終出現了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起義軍要推翻王莽的新朝。而民間起義軍爆發之後世家大族也開始了推翻王莽的行動。天下陷入大亂的狀態。

而劉秀身為漢室宗親,本來對於王莽篡漢就十分不滿。現在看到天下人都反對王莽。所以在研究天下大勢之後劉秀也開始起兵。南陽本身就是宗室聚集之地。所以在劉秀決定起兵後許多宗室都加入到了劉秀軍隊當中。而南陽鉅富豪族也是相當不少。比如追隨劉秀打天下的李通家族,家族世代經商非常的有錢。但是富商豪族再怎麼有錢也會被其他世家瞧不起。所以很多南陽的富商巨賈就押寶在劉秀身上。有錢出力幫助劉秀起兵打天下。劉秀因此也受益匪淺。之後劉秀更是娶了新野的豪門千金陰麗華為妻。這又使得他拉攏來很大一部分的世族支持。之後劉秀採取邊拉邊打的策略在十二年的時間裡消滅了起義軍勢力以及各地割據的軍閥實現了漢朝的再次復興。實際上劉秀的經歷和唐太宗李世民極其的相似。

劉邦一個草根出身的平民,之所以能夠擊敗眾多軍閥建立漢朝除了她本身的實力能力之外,劉邦的不要臉和好運氣也佔到很大一部分。劉邦和其他的原六國貴族比起來確實沒什麼優勢。但是劉邦的優勢就是沒什麼架子。因為劉邦沒有架子所以很多人感覺劉邦平易近人願意追隨他。比如張良就是被劉邦的這種氣質所吸引。而且劉邦此人眼光十分的獨到。他很明確的找到了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軍閥項梁並投靠了進去。在跟隨了項梁之後劉邦的兵力和地位都有明顯的提升。

後來項梁戰死,劉邦就脫離了項梁的陣營開始自我發展。而項梁死後其勢力由項羽繼承了。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劉邦和項羽的利益多次發生衝突。所以項羽對劉邦也動了殺機。但劉邦一方面對項羽示弱裝慫。另一方面又對項羽不斷的退讓。這就使得項羽認為劉邦不足為懼,所以放鬆了對劉邦的警惕。後來楚漢爭霸時期相較於項羽的霸道,劉邦顯得更加的陰柔。劉邦以共分天下為誘餌拉攏其他諸侯一起攻打項羽。而項羽雖然厲害,但疲於奔命最後還是落敗再劉邦手中。而劉邦得天下之後立馬翻臉無情開始剷除其他異姓王確立自己的統治。實際上除秦朝這個諸侯們共同的大敵之外,劉邦一直以來真正的對手只有項羽一個而已。其他諸侯王都不足為慮。


劉備雖然和他的祖宗劉邦的經歷非常相似。但劉備就好像是衰神附體一樣。簡直倒黴透頂了。而且劉備所處的東漢末年時期正是門第之間等級觀念最強的時期。漢高祖劉邦方面出身低微是低微。但是劉邦還是可以吸引到人才的。而劉備就慘多了。從劉備前期到班底我們可以看出,武將除了關張二人之外再沒有其他。文臣謀士也多是劉備的同鄉。劉備管理的第一塊地盤徐州的時候,除了商人家族出身的糜竺對劉備十分熱情。其他徐州文臣武將實際上並不歡迎劉備。就是因為劉備是一個草根。他們世家大族子弟不願意效忠草根。所以除了糜竺根本沒有人主動投靠劉備。


直到劉備投靠了曹操,跟隨曹操見到了漢獻帝之後這一情況才發生了改觀。漢獻帝從官方的層面上給了劉備“皇家認證”。被漢獻帝認證之後的劉備自然身份地位就不一樣了。因為劉備掛著一個漢室宗親的牌子。世家大族覺得他身份夠了才會主動親近他。歷史上當劉備脫離了曹操和袁紹的掌控後逃到荊州才算是真正的游龍入水。也正是從荊州開始人才才源源不斷的投奔劉備。

之所以劉備無法像劉邦和劉秀一樣逆襲原因也很簡單。劉秀就不說了先天優勢太大。和劉邦比的話首先劉備發展太晚了。別人勢力都已經成型開始外拓的時候,劉備才崛起。第二由於身份原因導致無人才可用,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其三,劉備的用人不當導致荊州丟失是最大的敗筆。關羽把荊州一丟就意味著蜀漢自己把自己給關了起來。而後諸葛亮數次毫無成果的北伐徹底把蜀漢的積累消耗一空。而對於魏延的奇謀諸葛亮不採納也是他剛愎自用的地方之一。要知道劉邦時期之所以能順利打出川蜀之地就是因為韓信暗度陳倉的奇謀起到了作用。而魏延偷襲子午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被諸葛亮拒絕後加上諸葛亮的胡亂北伐徹底葬送了蜀漢的江山。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做大事的人說穿了其實都是靠運氣的,時勢造英雄,這不是瞎說的,你只要會管理,跟能力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像如今,發了橫財,成功了,說什麼都是對了,其實他們全是靠運氣的。

劉備不像他的老祖宗劉邦運氣那麼好,劉邦每一次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選的路都是對的,劉備則不然,時不時地會選錯路。像早期跌跌撞撞,花了十多年才有自己的勢力,把勢力做得最大的時候,豬隊友關羽把劉備坑了一次,然後劉備經不起打擊,加上野心的影響,被陸遜火燒連營,自己又把自己坑了。從此一蹶不振。

劉秀運氣更好,位面之子不是瞎叫的。劉秀繼位容易,打仗運氣超好,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有隕石幫他,這還能說什麼。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得國非常簡單,皇帝位置整整做了三十年。這些劉備都比不上。





如史如畫


個人覺得逆襲的是劉備,曹操統一北方,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坐擁江東時劉備連自己的地盤兒都沒有,差距可不是一般的懸殊吧,可是劉備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漢高祖劉邦呢,最起碼項羽全殲秦軍主力成為反秦聯盟的領袖時,劉邦實力雖說比不得項羽,部隊是有的,而且項羽還分封劉邦去巴蜀當“漢中王”,劉邦要地盤兒有地盤兒,有了地盤兒還能擴充軍隊,最起碼呆在巴蜀的這些年裡項羽沒來打過他,劉邦積蓄實力待機而動。漢光武帝劉秀,在王莽篡漢時起兵,當時天下崩裂動亂,劉秀既能自己拉隊伍後來還有朝廷任命的職務權力,劉秀是在天下混亂時趁機而起奪了江山。跟劉邦劉秀比,劉備起家太晚。再看看對手,曹操孫權人才隊伍都比劉備大,善於用人都不比劉備差。而劉邦和劉秀有曹操孫權這樣的對手嗎?


立志成蟲


劉邦、劉秀、劉備三人都是起於基層的亂世英雄。三人有著相似的經歷,結局卻迥然不同。劉邦斬蛇起義,漢中稱王,楚漢爭霸,一統江山。劉秀昆陽敗王莽,關中平赤眉,河北滅銅馬,降河西竇融,破隴右隗囂,最終掃清寰宇,重建皇朝。而劉備也身逢亂世,戰過黃巾,討過董卓,先後統領過徐州、荊州。赤壁之戰後取漢中、西蜀等地居高臨下。但最後卻沒能實現興復漢室,席捲中原的願望,鬱鬱而終。

三人中,只有劉備沒有成功逆襲,其原因大致如下:

1、劉邦、劉秀雖然都是出身基層,但是他們進取天下的路線卻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非常有章法。他們都很巧妙的團結了當時天下最為強大的勢力,讓自己成為當中的一份子乃至於領導者,從而為統一之路掃平障礙。劉邦生活的秦末亂世,將秦王朝分解得支離破碎的六國舊貴族力量決定著天下大勢的走向。在劉邦的陣營中有韓國的韓王信、張良,趙國的張耳、魏國的魏豹等人或投降臣服,或委身投靠。加上劉邦自己代表的楚國勢力,劉邦的政治觸手實際已經遍佈四海。秦朝覆滅時,章邯等人作戰不力投降項羽,致使四十萬秦軍被殺。章邯等降將和項羽自然就成為秦國人的仇家。劉邦出漢中首先就滅了章邯等人,兵鋒直至項羽,自然贏得秦國父老的支持。此時的劉邦已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統一全國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劉秀髮跡時期的西漢末年,國家的主要力量已經分散到了地方勢力的手中。劉秀最為倚重的雲臺二十八將中有許多都是地方實力派的代表。比如耿弇是上谷太守的兒子,在劉秀攻打河北時鼎力相助。還有潁川馮異、鉅鹿耿純等人都在當地頗有實力。劉秀本人為了籠絡河北勢力強大的真定王劉楊,忍痛捨棄了一直仰慕的陰麗華,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氏為妻子。所以,劉秀才能夠順利平定河北,有了最大的帝王資本。

3、劉備所處的東漢末年,社會上的力量主要為世家大族所壟斷。他們的手中有人口、錢糧、土地、文化等眾多資源上的優勢。他們敬畏禮法,尊崇漢室,期盼仁德之君。劉備雖然自稱漢室皇族,卻是旁系雜支。比不過手中握有天子詔書的曹操來的正統。曹操出仕的時間很早,在王朝內部有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大族子弟袁術擅自稱帝,讓其他的世家心灰意冷紛紛倒向漢相曹操。

劉備的仁德固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可是崛起的過晚,手下只有荊州、益州等地大族的支持,難以吞併掌控北方士族的曹操和坐擁江南才俊的孫權。直到正牌的世家大族司馬氏登上政治舞臺,天下的世家大族才紛紛投奔歸屬到司馬氏的帳下,天下重新統一。

總而言之,爭奪天下的重點在於掌握天下大勢,結合天下最廣泛的力量支持。劉邦,劉秀成功整合力量因而得以稱帝為皇,劉備無法有效團結勢力,最終只能偏安一方。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因為蜀國最缺的是人才,大意失荊州是關羽,失街亭是馬謖,劉備本人不聽諸葛亮勸告討伐東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