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項羽肯過江東,他能否東山再起?

未來有沒有你我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的一句“無顏愧對江東父老”讓後人對項羽過江東留下了很多的遐想,然而卻很少有人去好好查一查看一看,江東其實並非項羽的老家,也不是它得以發跡的地方。

項羽是楚下相人,就是今天的江蘇宿遷,而江東是指長江在安徽蕪湖和江蘇南京向東北流向的這一段的長江南岸。楚霸王項羽自刎的烏江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東烏江鎮內,位於長江西岸,安徽江蘇二省交界處,而項羽起義的地方位於浙江紹興,這個地方都是屬於江東,但是看看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的起兵的故事,就知道江東人實際上未必感念他們的恩德,甚至會殺之而後快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這一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主動找到項梁對他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是上天要亡秦啊,我也打算起兵反秦,想讓您和桓楚統領軍隊。"項梁這個人卻想做首領,他表面答應了,當時桓楚正在逃亡,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羽知道。"項梁就出去找來項羽,讓他跟殷通說。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羽使了個眼色,項羽就拔劍斬下了郡守的頭。


之後,項梁手裡提著郡守的腦袋,拿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見狀一片混亂,有忠誠的部下,想殺了項梁和項羽,但項羽武藝高強,一連殺了一百來人,敢於反抗者都被他殺了。接著項梁表示自己做郡守,他召集一些官員和豪強,並派人去接收會稽郡和下屬各縣的兵馬,並且拿府庫的錢糧招兵買馬,共得精兵八千人,開始征戰天下,這就是項羽所說的“江東八千子弟兵”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到,項梁項羽父子並未有恩於江東,他們殺掉會稽郡守取而代之,實際上是很不得人心的,只是後來項梁項羽的隊伍發展的越來越大,其中有不少8000子弟兵的功勞,所以江東人覺得跟著項梁項羽可能跟對了,後來項羽鉅鹿之戰打敗了秦朝軍隊,接著又西入咸陽做了西楚霸王,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了,這個時候的江東人應該是很驕傲的,然而後來項羽在和劉邦等人的戰爭中實力越打越小,最後垓下之戰一敗塗地,來到了烏江岸邊,不過只剩了一二百人,這個時候的他怎麼會有臉過烏江去江東?


再者,即便他去了江東,江東父老會捧著他嗎?惶惶如喪家之犬無處藏身,誰還會把他奉若神明?所以最有可能的情況其實是痛打落水狗,把他捉起來獻給劉邦,項羽對於他所謂的江東父老並沒有什麼恩德,卻反而把8000江東子弟兵都葬送掉了,當這些人的親人看到只有項羽回來了的時候,一個個的向他要人怎麼辦?原先被他殺掉的那些人的親人朋友找他復仇怎麼辦?所以他既沒有臉回去,也不敢回去。

但是更重要的一項是,劉邦會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嗎?根本不可能的!假設項羽能渡過烏江逃命,難道劉邦的大軍就不能渡過烏江?所以其實如果項羽能過烏江的話,他前腳上岸,後邊兒劉邦的漢軍也就跟著上岸了,追殺行動隨即就在江東展開,要知道,得到項羽的腦袋是可以封侯並賞萬金的,所以如果他過了烏江來到江東,面臨的境地不過是再多一些人來捉他罷了!

既然題主說是東山再起,我們再從項羽的性格上分析一下,項羽能夠重整旗鼓打敗劉邦嗎?同樣沒有可能性的,劉邦有韓信這樣千年難遇的兵神,項羽根本就不是對手,而且他的性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以至於本來都是他的手下的韓信陳平等人都投靠到了劉邦的手下,就連跟隨他們家族多年的范增都離他而去,這樣的眾叛親離怎麼能做成大事呢?

其實上天是非常眷顧楚霸王項羽的,鉅鹿之戰擊敗章邯後,天下諸侯畏懼項羽,項羽又西入咸陽收取了劉邦的勞動果實,並且殺掉了秦王子嬰,這個時候的項羽實際上是得到了天下的,然而他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種種不著調的舉措葬送了既有的大好局面,導致天下諸侯紛紛起來反對他,加上他自己導致的眾叛親離,最終兵敗垓下,來到烏江岸邊的時候,他不自刎還有更好的去處嗎?


宇宙萬能鏡


話說回來,項羽當初若是會過江東,他能否東山再起,歷史會不會改變?這事不好講,話不好說,因為歷史的事實也是他沒有過江東,為什麼不過,這事都是漢高祖劉邦算準的事情。

項羽天生就是英雄的氣質,自負異常項羽為什麼被圍在烏江邊,而不是其他的地方?項羽及其隨從是被劉邦重兵圍困,按說斷無讓項羽突圍的可能,如果發生了突圍事件。

那麼肯定是劉邦都安排好的,讓你往哪突圍你往哪突圍,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把項羽最後的心氣打沒,如果一味圍困,以項羽的性格,必是困獸猶鬥,不肯束手就縛。


但如果拉開了打,放著打,遛著打,顯然項羽會越大越沒心勁,雖然有拔山之力,但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勁使不出來。

劉邦不但懂得“遛”的道理,他還知道英雄的道理,英雄就是寧折不彎,英雄就是品性無瑕,不能受一點詆譭或者侮辱,讓他們低頭,那還不如讓他們去死,這就是項羽式的英雄人物。

項羽這樣的英雄人物與人打賭,碰見雞賊一點的人物,沾不到半點便宜不說,吃虧能吃死,這就是在楚漢爭霸中,為什麼劉邦能贏,項羽必敗的原因!


在項羽看來,被敵人殺死都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是對自己英雄美名的玷汙,因此他寧願自殺,也不願受辱。

江東,項羽是回不去了,只剩下綿綿絕恨!


歷史三日談

雖然歷史是不可假設的,但是都別忘了一句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有太多的偶然!

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被韓信十面埋伏,最終自刎於垓下,據傳有船伕意欲搭救霸王,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是項羽,一生豪邁,不肯低頭,亦無顏見江東父老,力戰後自刎!才女李清照都不禁感嘆:西楚霸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但是,如果霸王項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越王勾踐般臥薪嚐膽,撤退至江東,誰敢說不會東山再起?!

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成王敗寇,總喜歡按著勝利者的姿態來描述未來。於是沛公威武,力斬白蛇,有勇有謀,識人善任等等成為標配!西楚霸王則有勇無謀,剛愎自用,殘暴無度,反覆無常等等成為標籤!勝者就是英明神武,敗者就是無能之輩!我呸!

承接前題,如果霸王項羽真的敢於過江東,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在乎一仗兩仗的勝負,總結經驗,臥薪嚐膽,以他的號召力影響力,那麼絕對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當然,項羽即使能東山再起,必須有幾個必備條件。

一是,痛定思痛,完善自身!首先就要有大局觀。為了成就一番霸業,必須拋掉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必留後患。關鍵時刻不可感情用事,尤其是面對競爭對手,不可放虎歸山失去良機,鴻門宴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二是,必須尋找出一位像亞父范增一樣的有真才實學的謀士,並且要委以重任!在重大事情上,不可獨斷專行,要集思廣益!

三是,要勤政愛民,不可濫殺無辜,像暴秦一樣天怒人怨!需要有一整套的建國方略,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當初推翻暴秦是如此,開創一個新的王朝亦需如此。

如果項羽過江東後,能真正臥薪嚐膽,做到以上三條!天下鹿死誰手,亦未可知。

其實,後世也有這樣的例子。典型的就是我黨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要知道,北伐勝利後的國民黨如日中天,蔣介石也不可一世。但是當他們揮起屠刀時,我們沒有輕易認輸,堅持了理想信念,經歷了長征磨礪,抗戰的洗禮,臥薪嚐膽20年,終於從勝利走向勝利。


煙雨—任平生

即使項羽肯過江東,他也無法東山再起了。

首先,劉邦是不可能給他喘息的機會,因為在天下群雄中,項羽是劉邦最大的敵人,只有項羽死了,他劉邦才能睡的安穩,他劉邦的江山才能穩固。項羽在窮途末路之時,不可能緊憑一條木船,就能安穩過江,因為項羽背後還有劉邦的大批追兵,頃刻間即到,無論項羽如何神勇,都不可能有生還的可能。

其次,項羽的意志已經垮了,他的精銳已經損失殆盡,他最愛的女人虞姬也已先他而去,此時的他已經抱著必死之心了,只是他作為一代戰神,肯定是要為自己最後的榮耀而戰,面對劉邦的精銳之師,暴怒無比的項羽, 如入無人之境,身被數十創傷而鬥志未衰,殺的漢軍無人敢於接戰了,雖然如此,但項羽也知道,他今日必死無疑,所以他在力衰之時,選擇了自刎。

最後,項羽即使僥倖到了江東,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對抗漢軍,因為劉邦的漢軍一定會緊追不捨的,哪怕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一定會殺掉項羽的,項羽一旦踏入江東地界,只會給江東的父老鄉親帶來災難,因為漢軍為了追殺窮途末路的項羽,一定會對一切支持項羽的勢力,給予最嚴厲的打擊。

總而言之,項羽不過江是對的,因為垓下之戰後,他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無論他如何抗爭,都已無濟於事了。


文史坊

有一句話是說“性格決定命運。”劉邦和項羽性格的不同決定了兩個人不同的結局。


先看劉邦,劉邦具有痞子的粘性。楚漢戰爭初期,劉邦敗多勝少,被項羽追的東奔西跑,有時要把自己的親爹和老婆押上,有時還要把自己的孩子踢下車,才能逃跑,非常的狼狽。但劉邦有一個特點,能打則打,打不贏就跑,跑了回來再打,粘性十足,不放鬆,不放棄。再者,劉邦具有帝王的氣度,拉攏了一大批重要謀士和軍事人才在自己周圍,像蕭何,張良,韓信,陳平,後來還拉攏了英布,彭越,最後在垓下對項羽完成了十面埋伏,項羽再也無能為力。劉邦組建了一個強大的團隊去對付項羽。即使項羽過了江東,他還要面對這個強大的團隊,基本上沒有勝算。


再看項羽,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武功絕冠,天下無雙,他率領的軍隊也是作風硬朗,戰鬥力非常強大。但是項羽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剛愎自用。他老是認為自己能擺平任何事,因此後來聽不進范增的意見,讓劉邦鑽了空子,一個離間計,讓近乎父子的項羽和范增分道揚鑣,范增受到排擠,出走後抑鬱而終,項羽對劉邦再也構不成威脅。假如最後項羽過了烏江,以他的性格依然無法組建一個團隊去和劉邦一絕雌雄。

在烏江邊上,虞姬為了不連累項羽拔劍自刎,項羽已是傷心欲絕,再加上八千江東弟子都葬送在自己手上,他已經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此時此刻,大局已定,過不過江東,項羽都沒了翻盤的可能,他是個英雄,也是個悲劇。


關山明月779

我也覺得項籍沒啥機會了,一手好牌,被打的希爛。有幾點原因,一是殘暴屠城矯殺卿子冠軍,二是打壓劉邦,三是殺子嬰,四是殺秦人燒秦宮,五是分封不公,六是棄秦就彭城,七是輕視劉邦,打齊國,八是鴻溝對壘,後方無保障,九是殺義帝,十是任將不明,曹咎,龍狙。十一是沒大戰裸,死磕劉邦。十二是沒有早戰樂撤退,十三是連橫不成功,十四撤退規劃不好,被劉邦死咬著,等到韓信來了,跑也跑不掉了。

還有最能體現項籍殘暴自大的幾件事情,殺王陵母親,人家都自殺了,再煮一個老太太,有失人性。殺陬生,人家為你好,建議正確,只是刺了你一句沐猴而冠,你就煮人家,讓天下士大夫寒心。還差一點煮了劉邦滴老爹。是天下人拋棄了他,他也眾叛親離,這個時候,項羽換有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身死東城,為天下笑,這時還尚不自悟,還怨老天爺,剛愎自用的可以吧!

所以說,假如項羽逃到江東,一個人回去了,有幾個人可憐他,不把他捆起來送出去就不錯了。就算江東幾十萬人可憐他,讓他當霸王,他能當好嗎?你覺得他能打的過韓信,韓信帶幾十萬兵,打江東幾十萬老百姓,不用想,就笑了。除非是遊戲,江東人都能復活!

杜牧也就一詩人,寫寫詩可以,就他打仗,估計連人都帶不住。還是王安石說的好,再活幾天,也是垂死掙扎,死滴更難看,史遷都不好意思吹捧他了。


惠水濟善

當時環境,歷史久遠,後來人所說,多有造假篡改可能,不可全信。項羽當初肯過江東,能否東山再起,估計機會不大。應該是,過了與不過,其實都一樣。

項羽不愧一代戰神,以三萬楚兵,破斧沉舟,擊潰了二十萬秦軍,成就一世英名。和他一同起義的,陳平、英布、彭越等都是他的得力,義父范增眼光遠膽,鴻門宴曾一度把對手劉邦誅殺,可惜項羽的自傲,功虧一簣。

垓下之戰,使項羽剿受滅頂之災。在逃亡之中,才清醒過來,愧對江東父老。

從當初兄弟英布、彭越等,義父范增紛紛離開,項羽事實上成了孤家寡人。愧對江東父老的,應該是當初一齊起事的那班兄弟叔父,他們對項羽的失望,以至紛紛離開,跑到敵對一邊,成了自己對手。

因而,事實上成了眾叛親離的項羽,即便過了江,也是孤單寡人,也會被追殺。他的長嘆,他的悔恨,不是過江的問題,而是長嘆自己當初高傲,使兄弟叔父失望,愧對他們當初的期望。


憤怒野虎

性格使然,難撐一片天。 ――題記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

一代英雄,至此隕落。

倘若項羽過了江東,東山再起也只是神話。

司馬遷《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小時候曾學習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學習劍術又沒學成;他說他要學習可以匹配萬人的兵法,剛剛學習一點,卻又又不肯學到底。項羽敗因之一是:他易半途而廢,沒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

有一次,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與項羽一塊觀看,他道“彼可取而代也”,通俗點就是說“我可以取代他當皇帝”,而他的對手劉邦卻說“大丈夫當如是也”。劉邦體現的是理想抱負,是種追求,相反項羽體現是種野蠻,用殘暴的手段達到目的。所以說項羽雖有舉鼎之力,但還是無法成功。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每攻一座城都會屠城,叫城無遺類,而且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百姓俱他。做了不得民心的事,恰恰劉邦最會安撫百姓,每到一個地方,找地方懂知識的人,宣揚他們是友好的,久而久之,百姓都希望劉邦當皇帝。而不是一個殘酷的人。

項羽不明白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群人在戰鬥。多次軍事上,不聽從他的大軍師(范增)的話,剛腹自用。憑著資本雄厚,總是一個傲慢的態度,可不曾想到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就算逃回江東,劉邦會立馬攻打江東,直至得到項羽項上人頭。又假如劉邦辦一次“鴻門宴”,項羽也必死無疑。
性格使然,難撐一片天。但一代英雄的豪情,為後人讚歎。


小白新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很多人都說西楚霸王項羽過了江東會怎麼樣,會不會打敗劉邦。從古至今為項羽嘆息的人不在少數,項羽才是真英雄,劉邦只是一個痞子。但是不管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項羽多麼厲害,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項羽敗是必然的。



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這個問題上,項羽是輸的一敗塗地。項羽火燒咸陽,劉邦入咸陽約法三章這就是差距。項羽坑殺20多萬秦軍,項羽確實做到了讓所有人都怕他,但也讓所有人都原理他。


項氏家族註定走不了太遠,項梁如此,項羽也是如此,項羽滅秦之後,定都彭城就看出來了項羽只對楚國有感情。在小的方面,軍隊裡只相信項氏族人,在大的方面,對整個天下只相信楚國。。

制度不一樣,劉邦一直以來都是想恢復秦朝制度,不得不說劉邦一個亭長有如此的見識也是了不起的,劉邦一直以來和秦始皇的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天下大亂的根源就是分封制。不得不說秦始皇很多的思想都是在漢王朝實現了。劉邦推行的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這個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的。而項羽呢,偏偏要倒退歷史,走奴隸社會的分封制度的老路,這個是很難順應歷史的,也是不得民心的。


項羽的性格註定了不可能成功,也註定了不可能過江東。項羽不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個帥。他只適合衝鋒陷陣,統領天下兵馬,但是項羽高傲的心態也不可能居於人下。所以項羽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

其實如果把劉邦和項羽對比起來看的話,劉邦無疑才是一個真正的天子,皇帝。而項羽註定是劉邦的陪襯,綠葉。


小伍講歷史

項羽的性格註定了他即便是過了江東,即便是江東父老再給他八千子弟,估計依舊翻不起大浪了。因為眼光如此,為王足矣,為帝則不足

垓下之戰,自己還剩至少十萬軍隊,但是任由漢軍唱楚歌瓦解軍心而沒有絲毫的應對。應對韓信大軍壓境只帶了八百人“突圍”去了,剩下的不要了。面對大勢已去,卻高呼,“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臨死都還未能覺悟,即便是過了江東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