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後,北方陷入分裂,東晉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收復北方?

芬芳杜若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回答,我們主要來對比一下肥水之戰後南、北雙方的形勢,也就很容易得到答案了。

淝水之戰後北方的形勢

淝水之戰前夕,由氐族人建立的秦政權(史稱“前秦”)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前秦君主苻堅開始準備南下滅掉東晉王朝,實現全國統一,但是遭到丞相王猛的反對;直到王猛去世後七年,苻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南下攻擊東晉。

公元383年,雙方在淝水河畔發生了一場決定性戰役,結果晉軍以少勝多取得的全面勝利,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割據政權。其中前燕降將、鮮卑族慕容垂建立了後燕政權,慕容泓建立西燕政權;羌人將領姚萇建立後秦政權;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

淝水之戰後南方的形勢

淝水之戰前夕,偏安東南一隅的東晉政權始終在門閥士族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376年(太元元年),隨著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桓溫去世,孝武帝司馬矅開始親政,由謝安總攬朝政,陳郡謝氏成為東晉的最後一個“當軸士族”。但是當時東晉,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桓、謝兩大家族分庭抗禮,長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則屬於謝氏當政,謝安採用安撫妥協的方式儘量調和桓謝兩大家族關係,以為即將爆發的戰爭作準備。

公元383年,雙方在淝水河畔發生了一場決定性戰役,結果晉軍以少勝多取得的全面勝利,也趁機收復了黃河以南許多失地,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繼續維持南北對立的局面,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不能統一北方原因總結

  • 一是東晉淝水之戰的勝利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東晉方面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方面的優勢。

天時,東晉政權此時剛好結束了門閥大族桓溫的控制,由比較溫和的謝安代替執掌朝政。

地利,東晉政權雖然偏安一方,但是擁有長江天險。

人和,面對北方的強大壓力,東晉政權內部暫時達到空前團結,另外民間也有軍事力量對抗前秦。

  • 二是淝水之戰後,雙方都失去了再次進取的能力。

其中前秦政權對內部分裂勢力失去控制,之前尚能受到約束的少數民族勢力開始獨立起來。東晉政權同樣內部進行利益重新分配,皇權與門閥士族之間、門閥士族之間、皇族之間,彼此互相爭鬥,也同樣失去了北上進取的能力。

還有東晉隨著丞相謝安的去世和前線主帥謝玄退隱而轉為守勢。東晉的統治者們開始再次沉浸在爭權享樂之中了,皇帝司馬曜雖然成為東晉開國江左以來最有權力的君主,但是耽於享樂,沉湎酒色,最後因酒後失言,被寵妃張貴人用被子捂死了。


安定郡小書生


淝水之戰的巨大勝利,謝安的事先籌劃功不可沒。而且謝安從戰前的“圍棋賭墅”到戰後的“小兒輩大破賊”,自始至終一直採取極為冷靜的態度,對於穩定當時建康的人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此次戰爭的前線將領也是謝家嫡系子弟的謝石謝玄謝琰等人,謝家的聲望達到頂峰,引起了司馬氏皇室的戒備,以至於淝水戰功,竟然沒有封賞,直到兩年後的謝安死後,司馬曜方才因淝水戰功追封謝安以廬陵郡公。

大將桓衝在淝水之戰之後不久去世,臨死前將桓氏子弟託付謝安。謝安為了安定“荊揚相衡”的局面,放棄了以謝玄任荊江兩州刺史的機會,改以桓氏子弟出任,緩和了桓謝兩大士族的關係,為東晉接下來的大規模北伐穩定了後方。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起兵北伐。東路的謝玄領北府兵自廣陵北上,一路收復了兗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則出兵攻克了魯陽和洛陽,並收復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戰前秦晉以淮河-漢水-長江一線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黃河為界,整個黃河以南地區重新歸入了晉朝的版圖。

北伐節節勝利以後,司馬氏和部分朝臣對謝安非常猜忌,世人也有懷疑謝安會像王莽那樣篡位奪權。


謝安“素退為業”,主動交出手上權力,於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自請出鎮廣陵,都督北伐軍事。不久,劉牢之於鄴城被慕容垂擊敗,謝安不得不調整部署,將進攻轉為調整以鞏固黃河防線。


8月,謝安病重,自廣陵還京醫治,由西州門入建康,不久,於8月22日,病逝建康,享年66歲,諡號曰文靖。


謝安葬禮同霍光、王導以及桓溫等人同規格,有“九旒鸞輅,黃屋左纛,縕輬車,輓歌二部,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為皇帝級別的葬禮。後謝安妻劉氏去世,也用同等葬儀。


鄜延路節度使李


淝水之戰後,北方陷入分裂,取得大勝的東晉,日子也沒那麼好過。

在淝水之戰中,以謝安、謝玄、謝石為首的陳郡謝氏獲得了極大的聲望,而東晉又有“王與馬共天下”的優良傳統。晉孝武帝司馬曜擔心謝氏坐大,進而威脅皇權,於是利用譙國桓氏和陳郡謝氏的矛盾,排擠謝氏在朝中的勢力。

謝安作為東晉名士,有著淡泊名利的情結,不願爭權而主動退出,孝武帝胞弟司馬道子順利掌握朝中大權。隨著謝安的逝世,謝玄在北府軍中也獨木難支,被調派為會稽內史,退出權力中心。

△西晉女詩人謝道韞。唐詩《烏衣巷》中的“舊時王謝”即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

孝武帝死後,東晉朝中形成了三股勢力:掌控朝廷的司馬道子,掌控北府軍的兗州刺史外戚王恭,掌控長江上游西府軍的荊州刺史桓玄。而在淝水之戰中崛起的劉牢之成為三方爭奪的對象。

397年掌握北府軍的王恭率先發難,起兵清君側,雖然王恭達到了清除異己的目的,但劉牢之因為在王恭手下不受重用而“深懷恥恨”,被司馬道子收買。當王恭準備故技重施再次起兵之時,劉牢之反戈一擊,王恭很快兵敗被殺。劉牢之也順利取代了王恭的位置,但劉牢之武人出生,即使身居高位,依然不能服眾。

△劉牢之及北府軍在鎮壓孫恩、盧循起義中,迅速成長

桓玄在王恭兵敗後,率荊州兵衝到建康(南京)城下,要求朝廷誅殺叛上的劉牢之。最終在朝廷的維護下,桓玄才息兵退回荊州,但這次兵諫也促使朝廷決心要誅滅桓玄。

△晉明帝時期,桓溫(桓玄之父)獨掌朝政,發起三次北伐。成為桓玄控制西府軍的政治資本

402年,朝廷派劉牢之為徵西將軍,討伐桓玄。面對劉牢之的討伐,桓玄派劉牢之的舅舅勸劉牢之放棄對朝廷的效忠,轉投入桓玄的麾下,成功後共享江山。劉牢之,一來害怕桓玄的英名,二來擔心自己勢大後,步王恭的後塵,於是叛變加入桓玄。

△桓玄在劉牢之的叛變下攻克建康,建立桓楚

桓玄在劉牢之的倒戈下,迅速擊敗了司馬道子,並將劉牢之調離北府軍之位,奪了他的兵權。發現上當受騙的劉牢之決定反叛桓玄,可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和部將說時,再也無人支持。參軍劉襲說到:“事之不可者莫大於反,將軍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馬郎君,今復反桓公,一人三反,何以自立。”

△東晉北府軍

眾叛親離之下,劉牢之自縊而亡。劉牢之死後,劉裕漸漸掌控了北府軍,並擊敗桓玄,擁護晉安帝在江陵復位,由此掌控東晉軍政大權。在其後的二十年裡,劉裕平定數次內亂,徵譙蜀、仇池,滅南燕、後秦,收復洛陽、長安兩都,並於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


綜上所述,淝水之戰後,東晉忙於內鬥,既無心也無力北伐。


地史館


我是竹沐春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淝水之戰是公元383年11月發生的,前秦潰敗後,北方的確陷入了混亂之中。384年八月,東晉謝安命謝玄率部北伐。謝玄佔彭城;九月,謝玄派劉牢之攻陷鄄城(兗州治所);

十月,謝玄派高素攻佔青州後進軍冀州,命劉牢之和丁匡據守確磝(山東),命郭滿據守滑臺(河南),命顏肱渡黃河,於北岸紮營;十一月,謝玄命劉襲夜襲取黎陽,而後派滕恬之渡黃河,駐守黎陽。

至此,謝玄收復黃河以南,並在黃河北岸佔據了橋頭堡黎陽。所以說晉軍不僅北伐了還收復了大量失地。

可是當謝玄再度請命繼續北上攻打洛陽時,卻被朝廷以勞師已久,不宜再戰為由令其回師淮陰。這是為什麼呢?

一、東晉是皇室與世家豪門共掌朝政,皇室處於弱勢。可是在淝水之戰前發生了王氏王敦和桓氏桓溫獨掌大權的情況,而淝水之戰和以後的北伐中原完全是謝氏統領的北府軍打勝的,現在的朝廷可不想看到又來個謝氏專權;

二、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後,把自家北方的產業都轉移到了江南,經過幾十年的經營早已枝繁葉茂,而且就算打下洛陽他們也不敢回去,因為洛陽始終地處前線,這不成了雞肋嗎?所以北方士族對北伐的熱情並不高,南方士族那就更沒有利益驅動想去費力北伐了;

三、謝氏是真正詩書傳家的世家,根本沒有爭權奪利的野心,所以為了避嫌,立馬班師。再加上謝玄回師途中染上重病,後經多年醫治無效,於388年死於任上。謝氏索性將北府軍交給了朝廷,的確是公忠體國的模範世家。







竹沐春風


東晉十六國曆史有個有趣的現象:北方亂,南方也亂,南方平,北方也一統,誰也不好拿捏誰。

我們來慢慢看。

前趙滅掉西晉後,司馬睿在建康登基,另立朝廷。

東晉有流民帥的問題,東晉中樞實力並不強,根本無力北伐。祖逖北伐,司馬睿不是不支持,而是沒東西支持啊。

前趙在劉聰死後爆發內亂,還有佔據河北的石勒已經崛起,所以繼承皇位的劉曜和石勒倆人互掐,無力南征。

石勒滅前趙後,一統北方,但這時候的東晉經歷王敦、蘇峻之亂後,趨於安穩,無論中樞還是地方(主要是荊州)被庾氏把持(庾翼很有作為)。南北誰也奈何不了誰。

後趙石虎死後,北方再次陷入大亂,而東晉出現權臣桓溫,桓溫忙著攬權,三次北伐可以說皆是無功而返(對東晉來說是無功而返,但桓溫權力卻有好處)。

北方苻秦、姚襄、慕容鮮卑、冉閔亂打一氣,自然也無力管東晉。

苻堅滅前燕,五胡第二次統一北方,於是開始打東晉的主意。

但這時候的東晉可以說是戰力最強的時候,這要歸功於倆人:謝玄、桓衝。

倆人刻意化掉彼此矛盾(東晉中樞和地方的矛盾),圖強發展,以應對強敵。

苻堅大敗於淝水,不僅是自己大意,東晉勢力也超出他的意料。

北方陷入戰亂,東晉先是桓衝病逝,桓氏沒合適的人才,而謝安不是個爭權的人,於是在司馬道子奪權下,主動讓開,不久之後也病逝。

東晉之所以能撐一百來年,離不開士族間的平衡。司馬道子奪權,打破世家平衡,間接消耗東晉實力,開始搶奪權力空當,也就沒法北伐。


臥牛說歷史


東晉只是一個門閥士族組成的鬆散聯盟,皇帝基本就是個擺設,掌權的都是士族門閥。內部矛盾錯綜複雜,有皇族和士族的矛盾,北方士族和江東士族的矛盾,大士族和小士族的矛盾,士族和寒門的矛盾,北方流民和南方土著的矛盾。

在前秦這個大敵當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東晉國內各個利益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抱成一團,奮力抵抗前秦。當淝水之戰勝利後,外部威脅消滅了,東晉各個利益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又陷入了無止境的內鬥之中。


百勝軍節度使


公元384年八九十月間,謝安早以謀劃大局,按步就班,一步步推行著自己的運籌帷幄,和決勝千里之策。有其弟謝玄為大都督,又猛將劉牢之,丁匡,桓溫,防守各處雄關漫道,加上朱序為內應,符堅的百萬之眾由於狗眼看人低,和傲慢無禮,自以為是。被謝玄的一紙退場令而擊潰。其時這一景觀相當驚恐萬狀,東晉王朝是一個鬆散的士族門閥大族割據爭權奪利的無為王朝。心無旁騖偏安一隅,只知吃喝玩樂,美女圖片,聲色犬馬之徒。加上苻堅大秦王朝隨大敗而歸,究其實力仍很強大。只不過此時的苻堅早以失去部盟擁戴,分奔離西與北方大部。皇帝有私心雜念,害怕謝氏震顫一抖,成勢做大。才下令停止了收復大片疆土,肥水一戰成名的謝安,謝玄兄弟們,最終在司馬氏的驚忌謙疑中罷相閒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94310417小云


淝水之戰據記載東晉消滅與打散前秦軍共計七十萬、但其中被消滅的只佔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儘管前秦元氣大傷、內部分裂紛紛自立。但整體實力並未損失多少。另一方面、不久之後謝安去世、而前線統帥謝玄因為某種原因而退隱。這其中的某種原因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你想立功、但丞相謝安一死、後方朝中的新的掌權者並不希望所有的功勞都被你得到。沒有一個可靠的大後方。戰爭肯定進行不下去。畢竟戰爭不止要靠士兵。


等等4336



豬曉俠


因為統治階級偏安江佐,不思北伐,只想過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江南生活,所以沒有勇氣收復失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