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舂陵說古 | 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文天祥(1236-1283),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民族英雄。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佑四年(1256)進士,歷任湖南提刑、知贛州(治所在今江西贛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奉詔起兵萬人勤王。為右丞相,出使元軍被捕,後脫險回南。至福建募集將士,重新部署軍事,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終為元兵所敗,被俘至大都(今北京),始終不屈,從容就義。他自奉使被拘以後所作,多與時事密切結合,不拘泥於字句聲調之工,直抒胸意,表現出堅貞的民族氣節和昂揚的鬥爭意志,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舂陵說古 | 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鹹淳七年(1271)冬至,文天祥被提為湖南轉運判官。鹹淳九年,元兵壓境,攻到了長江邊。這時,廣西秦孟四起義軍也攻破了永州南部的永明(今江永)。在元兵壓境的關鍵時刻,為使宋王朝有一個穩定的後方,當時的湖南安撫使江萬里,委派文天祥到永明平定秦孟四起義。文天祥奉命在永明一帶打仗兩個多月,取得了平定秦孟四起義的勝利。

舂陵說古 | 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在永明期間,文天祥留下了幾十封《與湖南大帥江丞相論秦寇事宜剳子》等戰地文書。他還與永、道二州郡守、縣令有諸多唱和題詠,其中有不少論詩寫景之作。如在《跋王道州仙麓詩卷》評論李白、杜甫的詩:“杜太苦,李太放,從李、杜間分一段光霽。”《題楚觀樓》:“西風吹感慨,曉氣薄登臨。半壁楚雲立,一川湘雨深。乾坤橫笛影,江海依樓心。遺恨飛鴻外,南來訪遠音。”《贈周東卿畫魚》:“觀君瀟湘圖,起我濠上心。短褐波濤舊,秋雨菰蒲深。”此二詩則是寫景論景之作。

舂陵說古 | 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然而,他在此期間所寫之詩文,更多的則是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在《回永州楊守履順》中說:“求其忠義貫日月,處漢賊危疑之間,臨大節而不可奪。至於殺賊奴,取累累金印,此事會度外,豈不凜凜大丈夫哉!”在道州太守徐宗鬥因平寇死於任上後,他親自寫下《祭徐道州宗鬥》一文:

嗚呼!龍虎變化兮,人物之英。風霆流行兮,宇之名。天下之嗇兮,一州之贏。三年而一日兮,侯度是程。及召驛之垂駕兮,胡鍬之嬰。沒而可食於南邦兮,憂國憂民之誠。某交誼兮雲仍,王事兮弟兄。樂莫樂兮知心,悲莫悲兮餘哭之熒營口。下神與兮臨蒸,桂棹兮積雪斫冰。操弧矢兮上徵,絕虎虺兮縱橫。噫至人兮無死,歆餘奠兮如生。


舂陵說古 | 民族英雄文天祥轉戰道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