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本文约3000字,预计6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的装帧设计不再仅仅具有“美术价值”,更是图书的一种表达方式。如何让书籍“会说话”?如何让设计“帮书籍说话”?这是新时代下,图书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新世纪数码技术推动了传播載体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时代促使平面设计师的传统思维需要产生全新的跨越。书籍设计领域面临从为书衣作打扮的装帧趋向到强调编辑设计之信息再造的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平面设计不只是装饰美术,而是能与时代沟通的新设计语言和语法的运用过程。

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视觉美感这三表层,书籍设计更是反映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行为。在书籍设计中,吕敬人认为,编辑设计过程有八个切入点。这八个切入点将指导我们如何做好书籍设计。

1.主调设立

书籍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传达信息,确立主调是完成书籍设计迈出关键的第一步。深刻理解主题是信息传达之本,是设计过程之源头,随之才有进入以下各个阶段的可能性。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并有驾驭编排信息秩序的能力,掌握感受至深的书籍设计丰富元素,并能找到触发创作灵感的兴趣点,主调即可随之设立。

2.信息分解

信息分解不是简单的资料整理,而是要赋予文化意义上的理解和在知性基础上展开艺术创作,使主题内容条理化、逻辑化,分解中寻找相互内在的关系,归纳中梳理每一个环节的线索,以组织逻辑思维和戏剧化的分镜头视觉思考,由信息元素变为内心的传达。

3.符号捕捉

在书籍整体设计中,要强调贯穿全书的视觉特征符号的准确把握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全书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中”(贡布里希语),如同绘画中的调子、音乐中的旋律。书籍设计在阅读过程中给受众一个感知的整体框架,无论是图像符号、文字构成、色彩象征、信息传达结构、阅读方式、材质工艺,均可从中捕捉到形成读者心灵一线有序的归结点。

4.形态定位

要塑造全新的书籍形态,首先要拥有无限的好奇心和对书籍造型异想天开的意识。要创造符合表达主题的最佳形式,适应阅读功能的新的书籍造型,最重要的是按照不同的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的外观。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内容精神的理解才是书籍形态定位的标尺。

5.语言表达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工具,是情感互动的中介。书籍设计语言则由诸多形态组合而成,比如书面文字语言,则有不同文体的表达;图像语言则有多样手法;阅读语言是明视距离的准确把控等,所以书籍语言更像一个戏剧大舞台。信息逻辑语言、图文符号语言、传达构架语言、书籍五感语言、材质性格语言、翻阅节奏语言,均在创造书与人之间令读者感动的书籍语言。

6.物化呈现

书籍设计是一个将艺术与工学融合在一起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书籍设计是一种“构造学”,是设计师对内容主体感性的萌生、知性的整理、信息空间的经营、纸张个性的把握以及工艺流程的兑现等一系列物化体现的掌控,架构设计师心中的书籍“构建物”。物化书籍之美的本质是什么?是为阅读创造与我们生活朝夕相处的“亲近”之美。理解和掌握物化过程是完美体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条件。

7.阅读检验

书是让人阅读的,而不是一件摆设品。古人说:“ 书信为读,品像为用。”翻阅令读者读来有趣,受之有益。设计师要懂得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关系,设计者无权只顾自我意识的宣泄,要想方设法在内容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互动顺畅的桥梁。设计要体现书的阅读本质,可以从整体性(风格驾驭完整,表里内外统一)、可视性(文字传递明快,视像画质精良)可读性(翻阅轻松舒畅,排列节奏有序)、归属性(形态演绎准确,书籍语言到位)、愉悦性(视觉形式有趣,体现五感得当)、创造性(具有鲜明个性,原创并非重复)六个方面去检验。

8.书籍美学

通过书籍设计将信息进行美化编织可使书具有丰富的内容显示,并以易于阅读、赏心悦目的表现方式传递受众。在春秋《考工记》中有此陈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而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古人将书籍美学中艺术与技术、物质与精神之辩证关系阐述得如此精辟,也是书籍美学所要追求的东方文化价值。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更不得小觑形而下之小技。书籍美学的核心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并为读者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案例分析: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怀珠雅集》

D 敬人设计工作室

P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

1. 鉴于出版社提出为藏书票画家做一本作品集的要求,设计者认为原编辑定位不能全面完整体现读书文化的内涵,故对该书的出版主题以藏书票的艺术展示为框架,在书的内容结构中延伸诠释藏书票艺术中文化元素的重新思考。

2. 分析藏书票艺术的起源、过程和生存状态,需要对读者,尤其是对年轻读者介绍藏书票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在每一幅作品展示的同时,在书中注入经过编撰后的学者、名人、读者、购者对有关藏书感悟的只言片语,使图与文有深度地传达信息并扩充其信息量。

3. 中国文化特质和书卷气息的体现为本书设计的基本视觉传达基调,调动中国古籍中的视觉元素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审美情趣,达到对古为今用的现代设计符号的捕捉。

4. 不游离中国书籍阅读审美语境,强调古籍形态的演绎,突出中国书籍翻阅的质感,强化书卷文化的气质,从而设定本书的外在造型、开本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阅读形态。

5. 内文版式要与外在形态达到和谐统一,全书各页舞台中的每一个元素(演员)都在全剧演出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字体、字号、行距、段式、空间、文字群的分解组合,甚至于每一个小图形、小符号,一根线、一个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每一面的文字排列都应具有丰富的表情。

6. 本书为达到文人追求回归自然的心境,选择最具亲近感的手工宣纸、麻绳等材料 ;内文用薄纸做成传统筒子页 ;线缀方式是既传统又创新的装订形态,具有飘逸的翻阅质感 ;书置入具有自然气息简易的瓦楞函盒内,以达到淡泊高雅气质的追求。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7. 经过设计的全过程,以忐忑不安的心情,审视最终结果的良莠好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作步骤。作品必然要经过著作者、编辑者、出版发行者第一时间的“鸡蛋里挑骨头”,改进并完善最后的设计。

8.《怀珠雅集》全套五本同时出版后,成为许多爱书者的藏品。本书的设计着重体现书卷文化的审美趣向,表达文化人崇尚读书的心境。在审美与功能,艺术与物化等方面进行实验性的探索,寻觅书籍美学所要表达的语境。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图书装帧设计赏析:

《美莱特·欧普海姆:恶毒字母包装之下难出美言》

D :Bonbon、ValeriaBonin、Diego Bontognali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作者与 30 多位友人的通信原件穿插于文,变化而有序,丰富且简洁,注重阅读结构的细节处理,引领读者进入她的世界,从编辑设计、字体编排到用纸装订,这是一本精美得无懈可击的平装书。

《1979-1997超长家事清单》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用购物单据作为文本,叙述东西德统一前后的时代变迁。数据真实还原不可复制的存在,虽为一个家庭的琐碎经历,却是宏大的历史缩影。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跟吕敬人学习,如何做图书装帧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