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哪些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了?

疫情爆發至今,使用口罩進行個人防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趕緊來一起學習國家衛生健康委剛發佈的

《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要點吧!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以下情況不建議戴口罩

普通公眾: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以下情況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普通公眾:處於人員密集場所,與其他人接觸距離小於1米;有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時;與居家隔離或新冠病毒感染出院康復者共同生活時。

特定場所人員:

在中、低風險地區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

以下情況需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特定場所人員:

在高風險地區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

重點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

職業暴露人員:普通門診、病房等醫務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務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

以下情況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職業暴露人員: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

以下人員應佩戴呼吸防護器及護目鏡

哪些情況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國家權威口罩佩戴指引瞭解下!

職業暴露人員:從事呼吸道標本採集的操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心肺復甦操作,或肺移植手術、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員。

呼吸防護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戴口罩時應注意正反、上下;

口罩覆蓋口鼻、鼻夾貼合面部;

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

佩戴多個口罩不能增加防護效果;

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法使一次性口罩反覆有效使用;

一次性口罩普通大眾累計使用不得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小 結

最近關於口罩的問題,似乎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爭議,特別是在健康人是否有必要佩戴口罩方面,我國的防控實踐與經驗與WHO、歐美等國的健康宣教完全不同。美、歐等國在進行大眾新冠病毒防控宣教時,只強調勤洗手、不到擁擠的地方去,並未提及佩戴口罩。而中國在疫情防控初期,就引導公眾普遍佩戴口罩。本次在中國疫情報道中脫穎而出的《財新》雜誌,前幾天撰文幾萬字就健康人佩戴口罩是否能夠防護新冠病毒進行了“運用學術數據說話的非學術探討”,其中引用了10餘篇科學研究證據,證實在面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方面,健康人佩戴口罩並沒有明顯的防控益處,看得小編雲裡霧裡的,卻沒找到肯定的結論,感覺不是《財新》的一貫風格。但是小編在這裡要指出的是,新冠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全新未知的病毒,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充分,其傳播特徵可能與流感等已知的呼吸道病毒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經驗與數據是否可以借鑑,值得商榷。WHO在其官網公佈的大眾防控指南中指出,不建議普通健康人佩戴醫用口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會引起不必要的成本;二是會對供應產生負擔;三是可能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而忽視其他的衛生措施,如洗手。

既然WHO有這樣的擔心,那小編推薦,在可獲得口罩的情況下,按照國家頒佈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合理選擇並佩戴口罩,當然,還有一件事是並重的,大家不要忘了,一定要勤洗手哦!聽說國外的酒廠都轉產洗手液以應對供應不足了,看來官方的科普宣教還是很有效、很到位的。讓我們一起來科學防控新冠疫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