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

高宗198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克钦人就是中国的景颇族。

克钦族是个弱小民族,目前总人口才100多万,分散在中国、缅甸。

中国有15万左右,大部分克钦人在缅甸,有大约100万人。

缅甸总人口并不算多,所以克钦人在缅甸各民族中并不小,是第六大民族。

克钦人是缅甸的边缘民族,一直生活在缅北地区的胡冈谷地。

这里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在清末才被英国人抢走划归缅甸。

历史上,缅甸历代王朝对于缅北山区少数民族的统治,只是形式上的。

实际上,直到缅甸独立之前,缅北少数民族都是自治的,很多是土司自治,已经有千年历史。

而克钦人生活的胡冈谷地,又是缅北最偏僻和复杂的地区,常年地广人稀,是所谓人迹罕至的地方。

以部分克钦人居住的克钦邦为例,全邦地势北高南低,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而西分别是高黎贡山、江心坡、枯门岭、那加山。四条山脉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河,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它们都属于伊江水系。山高谷深坡陡河多,多为热带雨林覆盖。

二战期间,这里是中缅美英军队交战地区。

中国驻印军为了夺取胡康河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英美为了打垮日本,扶持了克钦人作为向导和协助者,这就是101克钦突击队,大约3000人。

由此,克钦人受到正式的游击战训练,也获得了武器,开始有了自己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克钦人的反抗早在1947年就开始,也就是缅甸独立之前。

克钦人与“缅甸国父”昂山政权签订了《彬龙协议》,重点是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充分自治,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

1947年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彬龙协议》的原则也有体现。

1960年,当时军事强人奈温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政府,否决少数民族的自决权,开始缅甸化同化政策。

到1961年,克钦人早丹等三兄弟建立克钦独立军,骨干就是当年的101克钦突击队。

101克钦突击队成立的时候,很多成员只有十五六岁,现在也有三十多岁了。

对于克钦独立军到底有多少人,有不同说的说法,一种是大约有1.5万人,但初期只有5000人左右。

克钦独立军开始和缅甸政府军对抗。

克钦人本来就生活在大山中,以前被汉人称为山民。

这个民族也很强悍,全民皆兵。

按照克钦独立军的规定:男子从十三四岁起就必须当兵,而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战事发生就必须马上回来;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

然而,克钦独立军一度却差点投降。

60年代中期,缅甸政府军大举进攻。克钦独立军战略发生错误,一度伤亡被俘高达5000人,差点崩溃。

好在当时缅共突然乘虚发动,对政府的大举进攻。缅甸政府军认为缅共威胁更大,被迫停止了对克钦独立军的围剿。

后者侥幸逃过一劫。


克钦独立军历史上争取过很多外援。他们领导人布朗森曾经去过北京,周总理亲手送了他500支冲锋枪。

他们也曾名义上归属缅共指挥,但80年代分道扬镳。


他们也曾争取过苏联、美国等大国的援助。

克钦独立军的经济状态不佳,他们主要收入来自于伐木(以柚木为主)、经营赌场(分布在中缅边境)、买卖玉石和对跨国界贸易税收。

以前克钦独立军曾经依靠贩毒获取经费,但因国际社会的打击,基本放弃了毒品生意。

这里很贫穷,克钦军的主要生活物品几乎都来自中国。

有报道称:克钦军人的服装都用廉价布匹缝制,很多十分陈旧了,很多士兵一年到头只有一套军装。他们没有任何薪水补助,是不折不扣的“义务兵”。除了少数机关外,士兵们吃饭都没人做,而是每天每人领一点米,自己用个小饭盒煮吃,菜几乎没有,一般情况下一个月能吃三四次肉。即使有些高层部门有统一的食堂,也基本上是在几块石头上支口锅就做饭。好在山中木柴是不缺的。

克钦独立军和缅甸政府军的战争无穷无尽,持续到今天。

90年代开始,双方打打停停。

缅甸政府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克钦独立军逐步招架不住。

目前克钦人的主要领土已经都被缅甸政府控制,部队多在游击区活动。

如果不是缅甸政府军畏惧其他大国的干扰,以及打垮克钦独立军以后可能出现的缅北连锁效应,克钦独立军早就挂了。

到了2019年的今天,克钦独立军已经不是50万缅甸政府军的对手,但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

有意思的是,因克钦人大部分信仰基督教,所以西方对克钦人保持同情心态。

历史上,缅甸占据了中国不少领土。

从地缘政治考虑,让缅甸政府完全控制缅北,对中国是没有好处的。


萨沙


我曾在中缅边境呆过几年,对克钦邦比较熟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缅甸克钦邦的克钦独立军(英文简称KIA),她于1961年2月5日成立,最初名字叫"克钦人民解放军"。是缅甸北部地区民族武装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力量。克钦独立军战斗的宗旨是要把实现克钦邦从缅甸联邦中独立出去,所以后来改称为“克钦独立军”。那么,克钦邦为什么谋求从缅甸独立?

克钦地区的历史:古时为中国领土,近代被英国强行并入英属缅甸。

克钦邦处于缅甸北部,主要是山地和平原,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以克钦族和傈傈族为主的170万人口。其中克钦族与中国的景颇族同属一个民族,虽分属于两个国家,但来往较为密切。

事实上,古代的克钦邦是中国的领土。唐代时属于南诏国,宋代则属于《天龙八部》里段誉所在的大理国,元和明则直接就属于云南的一部分。在清朝未年时被英国强行并入英属的缅甸。英国人将克钦地区视为相对独立的一个行政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克钦地区的主要民族克钦族在二战时受美国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克钦族曾建立武装和美国军队一起战斗过。到今天,克钦族人基本上都信仰基督教,很多克钦人特别是青年都会讲英语,就是这个原因。

二战后,克钦地区与缅甸各族共谋独立,约定1958年后自决是否脱离缅甸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为了共同努力争取脱离英国的统治,昂山将军(缅甸临时政府时任政府总理)来到克钦地区,说服克钦族建立克钦邦,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联合建立国家,已共同谋求独立。

克钦邦的代表在参加昂山将军组织召开的彬龙会议前,商讨认为在谋求脱离英国统治后要成立独立的克钦国,在成立克钦国后再由人民自决是否加入缅甸联邦。

经过昂山将军的协调和各民族的共同商讨,于1947年2月12日达成了著名的“彬龙协议”(也称班弄协议)。该协议虽未明言是否建立克钦国的事,但取得了以下共识:

在统一的缅甸中,划界并建立一个单独的克钦邦的问题虽然由立宪议会决定,但是已经同意设立这样一个单独的邦。为了达成此目的,第一步,在1935年缅甸法案中列出的第二部分地区,如密支那和八莫县的行政管理中,要与边疆地区顾问和副顾问商议。

1948年缅甸终于脱离英国建立独立的缅甸联邦。虽然,昂山将军以及六位临时政府成员被反对派刺杀身亡,但1947制定的缅甸联邦宪法依据彬龙协议确认,克钦族可以在1958年后自决是否脱离缅甸联邦政府。

但到了1958年,缅甸联邦政府突然宣布,冻结宪法中的关于民族独立的条款,并开始实施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克钦独立军成立,开始争取建立独立自治政权之路。

克钦族在多方争取未果的情况下,1961年2月5日,缅甸联邦军队中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少数民族军在克钦地区,宣布成立了"克钦解放军",同时还成立了"克钦政府组织"以及"克钦政党"。

由此,克钦独立军开始了谋求建立独立自治政权的战斗。直到现在,这只军队仍是缅甸境内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民族武装组织,即使在缅甸政府控制的城市,很多克钦族人依然把克钦独立军看作是“民族解放的人民武装”。每次缅甸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谈判的时候,克钦独立军的代表都会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受到克钦民众自发的热烈欢迎。

2015年,缅甸政府和克钦独立军曾达成“全国全面停火协定”,但全国民族和解至今未曾达成。据在云南的朋友说,就在前段时间,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以及德昂民族解放军在掸邦北部再次爆发战事了。

看来,和平的愿望有点遥遥无期。


挚守静笃


这话吧,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缅甸,缅甸国土面积大约67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40位(应该不低了),属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而缅甸动乱根由祸端就是在1983年,缅甸政府的民族划分,缅甸不过5千万人口,居然一共有135个民族,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如此细化的区分让缅甸民族意识大为提高。克钦族就是缅甸第四大民族。克钦族在本民族的要求达不到的情况下。克钦族就此要求独立并发动“叛乱“要求独立。克钦独立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而且一直谋求克钦族的高度自治甚至独立。

而且缅甸不仅克钦独立军一个军事叛乱组织,缅甸现在有公开的25支民族武装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装,仅掸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装经常活动。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缅甸民族叛乱的背后有大国较量的影子。克钦独立军与美国渊源颇深。早在二战期间,克钦族武装就帮助美国攻击日军,帮助美军。在1945年已经有2万多武装部队了,他们分别得到了美国总统和国防部的嘉奖。美军至今中一直保留缅甸克钦军基金会。缅甸独立以后,克钦军并入缅甸国防军,(编制为3个营)但独立性极高,根本不听缅甸政府管辖,大有听调不听宣的意思。但后来缅甸政府没有兑现“彬龙协议”中关于尊重克钦高度自治的条件,导致缅甸政府与克钦族的关系恶化。克钦族本身又发生分裂,一部分彻底归化政府,一部分成立克钦独立军,成为“分裂”分子。后来缅甸军政府成立,美国开始全面制裁封锁缅甸,直到2009年缅甸民选政府上台,双方关系才有所改善。而且开始全面扶持昂山素季“民主派”。而自缅甸新政府成立以后,就开始谋求与克钦族和解,但收效甚微,矛盾和误解太深,打打停停并未真的停止。

缅甸政府有一个原则问题就是,一国只能有国家军队,不能存在民族武装,但克钦族怕缅甸政府事后反悔,要求保留部分军队。被缅甸政府断然拒绝。而克钦独立武装也只能去寻求美国的支持,缅甸克钦独立军副总司令桑鲁甘茂对美国进行了长达11天的访问。缅甸认为美国这是干涉内政,克钦独立军挟洋自重,而美国则为了在缅甸有“自己人”也开始全力支持克钦独立军,防止缅甸在外交上倾向于东方大国。尤其是在缅甸与东方大国签订港口协议以后。克钦族独立军在美国的支持下就撕毁协议重燃战火。美国就是为了搞乱缅甸北部局势,阻止中国和缅甸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克钦独立武装的目的就在于为了“独立建国”但实际上就在大国角力的情况下顺着美国的利益在走。双方就是一个相互利用的关系。克钦独立军可以到美国接受培训。美国的战略目的就是在缅甸军人集团、昂山素季民主派集团和克钦独立军三方面力量中寻求平衡。

而在克钦独立军主要领导人是副主席恩版腊、总参谋长甘双。克钦军总部在拉咱,有六个旅,接近一万五的兵力。武器精良,骁勇善战不亚于缅甸政府军。可以说缅甸政府军根本无法剿灭克钦独立军,谈判解决是唯一的方法,但彼此信任度太低,还有外力介入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缅北众多势力中一员,克钦族其实就是咱们这边的景颇族,其经常和政府对着干,全民皆兵!

19世纪中叶,依靠不断殖民发家致富的大英帝国将魔掌伸向了东亚地区。

1886年,英国为了制造缅甸内乱从中获利,利用缅甸长久以来的“民族矛盾”,将缅甸国土一分为七,简单来讲,就是“一大殖民地,六大自治区”。

英国在缅甸建立殖民圈——一大殖民地;缅甸族、缅甸政府——管理一个自治区。

缅甸国内的五大少数民族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分别管理其他五大自治区。

1948年,英国退出缅甸,缅甸国宣布独立。

独立之后的缅甸并没有迎来和平,缅甸政府必须要收拾英国人在缅甸留下的烂摊子。

盘踞在缅甸北方的五大民族手中有枪有刀,他们拒绝向缅甸政府投降,内战一触即发。 1961年,经过长达20年养精蓄锐的缅甸政府军,决定用武力调整国家政权的指针,彻底结束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内战。


1961年,盘踞在缅甸北部的克钦族,迎来了象征着“自由”的“海鹰”。 美国将翻译成缅甸文的《圣经》交到了克钦族族长手中,从此克钦族变成了“上帝的子民”(克钦族95%的人信仰基督教)。

在“上帝”的资助下,克钦族成立“克钦独立军”,一举成为称霸缅北的最大反政府势力。

直至2019年,克钦独立军管辖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15万人左右,走军国主义政治路线。 (实质上美国在暗中压制克钦独立军的规模)

陆军装备MP5SD冲锋枪(美国陆军扔垃圾桶的东西)

M16A4步枪(美国制造的旧东西)

M249机枪(这才是真的好东西)

M2步兵战车(也就几辆,还不会保养)

M247高射炮(打飞机)

装备清一色美国武器的克钦独立军,在战绩方面却十分难堪。


1987年克钦独立军被缅甸政府军围剿,失去了大部分地盘,1989年,随着克钦独立军在缅北战场的屡次失利,克钦领导人“早迈”宣布停火,与缅甸政府签订停战协议。

2011年,克钦独立军再次与缅甸政府军开战,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今天仍在继续。

缅甸政府军并没有使用全部力量,对付克钦独立军,因为2009年美国与缅甸政府建交,缅甸政府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小弟,相比之下克钦独立军便遭到了美军的抛弃。

2009年之后,美国之所以还在持续资助克钦独立军相对落后的武器装备,其目的是为了刺激缅甸政府,把更好的武器卖给缅甸政府军,美国可谓左右逢源,一石二鸟。

在2009年之前美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克钦独立军呢?

缅甸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西临印度洋、北接印度孟加拉、东接中国,东北部又是东南亚地区同往中东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是中国海军、商船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美国只要掌握了缅甸,就能够设置关卡,阻碍咱们进军印度洋。

2009年之前,缅甸政府最痛恨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英美就是分裂缅甸的元凶,所以美国选择支持克钦独立军。

随着中印两国的强势崛起,缅甸政府意识到必须要找一棵大树抱一抱,缅甸抱住了美国的大腿,克钦独立军自然便成为了抛弃的对象。

2015年,缅甸和内地之间的关系铁了起来,吃醋的美国再次扶持克钦独立军,企图挑起缅甸的大规模内战,美国通过控制战争掌握缅甸的政权。。

说来说去,克钦独立军只不过是美国的一枚棋子,世界大势就是这样,弱小的国家只能受到摆布,只有强大,才是在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白话历史君


如果说缅甸政府军是“正统部队”的话,那么克钦独立军便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地方反动武装势力了。大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克钦独立军一再成为缅甸政府统一全国的心腹大患,而克钦独立军也以其自身优势成为了缅甸第一大反动势力。不过克钦独立军和缅甸国敢人民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儿,说起来缅甸这个国家也确实是个不安分的国家,从1948年英国撤出缅甸之后,缅甸至今都走在处理内政、统一国家的路上。

克钦族在缅甸是人口第六的民族,总人口有大约100多万。克钦族聚居分布于缅甸北部,谈起缅甸北部,国人似乎就会有所反应,难不成克钦族百年之前也属于中国?对的,这个毫无疑问,如今的克钦族与大陆的景颇族是同一祖先,他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和服饰,但是在信仰上克钦族却在后来改信了基督教。因为早期的克钦族曾经是美国在缅甸地区的同盟军,所以说克钦独立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美国的帮助而不无关系的。后来随着东南亚地区形势变化,美国偏向于缅甸政府,而逐渐疏远了克钦独立军……

1948年,缅甸独立,而在英国几十年殖民统治以来的缅甸,此时已经是四分五裂不成样子了。虽然缅甸宣布独立,但是最初却依然没有实力去统一全国。而克钦族却以彬龙协议和缅甸政府决裂,过起了相对独立的生活。1961年,克钦独立军正式成立,由此也正式标志了克钦族与缅甸政府对峙局面的形成。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缅甸政府多次派人与克钦族协商统一,奈何克钦族却仍坚持独立。1987年,缅甸政府集合了数以十倍于克钦独立军的政府军克钦族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围剿。在本来就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克钦族采取了“退守不抵抗政策”,直至退守距中国边缘百米左右的“勒新”地区,最终在克钦独立军依据自然条件之下,才勉强将缅甸政府军打退。

1994年,克钦负责人在实力悬殊的状况下,与缅甸政府暂时签订了《停战协议》。2011年,缅甸政府首次撕毁协议,再次向克钦族发起进攻,这次缅甸政府的主动宣战打破了双方长达17年的暂时和平。如今战争不断升级,扔在持续当中……

我们身为缅甸的邻国,我们希望缅甸能够早日实现和平。


紫禁公子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

缅甸的克钦族就是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克钦邦是位于缅甸东北部一个克钦族自治邦,首府密支那,控制面积287平方公里,管辖人口15万人。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战斗过的地方。

要想了解克钦军的历史,必须了解克钦邦的历史。

1948年,缅甸从英国独立后,依据彬龙协议和当时缅甸联邦宪法,1958年后,可以自决脱离缅甸联邦。到了1958年,缅甸政府冻结了宪法中民族独立条款,克钦邦独立的愿望落空了。1961年,缅甸军中有一支少数民族队伍来到缅北克钦地区成立克钦解放军,并宣布成立独立的克钦政府和政党。

克钦独立军,也叫克钦解放军,成立于1961年,依据彬龙协议,其宗旨是实现克钦邦从缅甸联邦中独立出来。它是缅甸最大的民族自治武装之一,也是缅甸北部实力最强的民族自治武装之一。他们依据缅甸北部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为了确保民族区域自治,数十年里跟缅甸政府军打游击战。

1987年,缅甸对克钦邦进行了大规模围剿,时任克钦邦主席进行了不抵抗政策,其克钦政府被迫撤离到中缅边境地区,后来,天降一场大暴雨挡住了缅甸军队的进攻,挽救了克钦邦政府。1989年,缅共人民军瓦解,克钦独立军断绝了武器的来源,形式非常不利,为了生存,于是与政府军签订了《停战协议》。

克钦独立军内部经常发生内讧和兵变,建军功勋早丹三兄弟被杀之后,布朗森为主席,其去世后,继任者是早迈,后来早迈也被军人发动政变软禁了,都宰为主席。

1994年,停火协议达成后,缅甸政府承认克钦帮。2008年,缅甸宪法规定全国只能有一个i军队。克钦独立军改变了之前寻求独立的宗旨,宣布取消克钦独立军的番号,愿意就军队改编问题与政府谈判。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在是否保存克钦独立军完整问题上,双方分歧严重。

2011年,缅甸政府撕毁了长达17年的停火协议,进攻克钦独立军,双方造成严重伤亡。此后双方多次谈判,多次打打和和,炮火多次殃及中国云南边境地区。


资深人士说文史


克钦族也即是我国境内的景颇族,主要聚居在缅甸北部的克钦邦掸邦和实皆省境内,总人口约有一百三十万左右,克钦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到了近现代,先是英国侵略和占领克钦邦也被归入英属缅甸,缅甸独立之后,克钦邦才开始独立自治。要说克钦独立军的前世今生,那还得从1949年说起:


一九四九年克伦族人拿起武器开始反对联邦政府,这时克钦族也有些人参加到反叛中,政府军第一克钦营上尉罗相加入了克伦反政府武装,一九五零年他率领手下到掸邦北部活动,当时一个克钦族高中学生昭赛也跟随了他,后来一九五一年,罗相到外国避难,昭赛投奔克伦民族自卫组织。

一九五九年,昭赛在克伦族人的帮助下,回到掸邦北部进行地下工作,他弟昭杜这时候也跟加入了进来,一九六零年,昭氏兄弟与前政府军下士拉蒙杜介,拉玛拉迎组建了克钦独立组织,昭赛任主席,他兄弟任副主席,拉玛拉迎任总书记,并且从掸邦手中得到了一部份武器,成立了一只二十七人组成的武装,一九六零年二月五日,克钦独立组织开始攻打腊戍银行,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武装斗争之路。


1961年2月5日,克钦独立军(kia)和克钦独立委员会(kic)成立,同年3月开始了第一区军事基础知识培训,区域组建的第一营和第二营,在农村成立了自卫队,但是当时他们的力量还稍显单薄,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跟谁,乌鲁上台之后,把佛教定为国教,并且写入了法律,而且掸邦的土司也要求进行邦联制,这是神说一句话的克钦人的民族主义情结,因此他们也产生了一种想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克钦邦的想法。

克钦独立军抓住了民众对当局不满这种情绪,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克钦独立军逐渐的变得强大,并且,也有一些其他的外部组织和少数民族武装对他进行援助,克钦独立军在1963年年底已经扩大到2100人,但是从1964年12月,缅甸政府军开始对他进行清剿,克钦独立军,伤亡惨重,共有1070多人被打死,1060多人被俘虏,2200多人投降,克钦独立军的实力大大的下降。


后来缅军抽调出清剿他们的人员去攻打缅共,独立军开始派人到泰国印度等国请求支援,并且也开始走私毒品,玉石等等筹措军费,1967年开始印缅共合作,缅共派罗相开始吞并掸邦北部管辖区,由于克钦独立军一直由昭赛等三兄弟专权,手下有些人就对他们不满,有两百个人脱离了克钦独立军,因此他们和缅共的关系闹僵了,克钦独立军对外宣称缅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为了对付缅共决定和政府和谈,过了一段时间,结果又和缅共和好了,到1972年初,他们和缅工的关系又恶化了,克钦独立军准备再次和缅共和谈,政府没有答应。

1976年新的克钦独立组织与缅共签订了统战协议,决定放弃建立克钦共和国的主张,决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团结各族人民,联合其他少数民族武装,争取民族区域自治,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克钦独立军已经发展到7000人,缅共因为当时双方合作紧密,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武器,后来由于双方的管辖范围和指挥权等发生了分歧,终止了合作,缅共解体以后,他们先后与缅甸政府多次和谈,都没有达成重要成果,1991年,缅甸政府提出同意进行谈判,但是在同年10月,提出让他们先放下武器再进行谈判,这一要求被克钦独立军拒绝,于是政府军向克钦独立军发起了进攻,但是最终也没有消灭克钦独立军。



1993年9月20号,经过四轮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停火协议,1994年2月24日,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缅甸政府承认了克钦独立组织的合法地位,决定在密支那东北部设立克钦邦自治区,克钦独立军也成为了第十只与政府达成和解的少数民族武装,但尽管已经签署了和平协议,但其实他们暗中仍然在招兵买马,他们还派出代表到美英德法日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寻求援助,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外国克钦民间组织的身份,先后对他们进行了几次资金上的援助,并且为相关人员颁发了勋章。

如今的克钦独立军,它的控制区为克钦邦第二特区,是克钦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辖区二百八十七平方公里,境内人口15万,下设十二个县。KIA(克钦独立军)总共下设五个旅,总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他们也与克钦邦的另外两支少数民族武装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1994年签署和平协议之后,克钦地区保持了10多年的和平时期,直到2011年,缅甸政府军以保护水利设施为由进军克钦,好不容易保持10多年的和平再次被打破,又开始了武装冲突。2018年缅甸政府军最高长官再次授权军队对地方武装进行清剿,所以直到如今,克钦邦仍然没有实现全面停火与和平。


唐僧他不懂爱


克钦独立军是缅甸全境30余支民族地方武装中的一支,而且是地处缅北各武装中战斗力比较强悍的一支,自2011年起也缅甸政府军反复爆发战斗,直至2015年果敢同盟军东山再起后,双方之间的战斗才有所减少。

克钦独立军起源于邻国在某个阶段赠送的56支冲锋枪,然后一直试图摆脱缅甸联邦政府的控制建立相对独立的自治政权。目前克钦独立军拥有武装3万多,民兵近10万人,但事实上克钦独立军控制的地盘上人人皆兵,因为到了18岁,所有克钦独立军控制地盘的男女除非上学否则就要入伍,入伍后就一直要服役到60岁,或者当民兵到60岁。

克钦独立军拥有相对完善的指挥与训练体系,比如说有中央军校,不仅培养自己的青年军官,还是果敢同盟军东山再起的源地,是若开解放军的源头;克钦独立军还有自己的兵工厂,可以制造出步枪和机枪(因为受制于材料,所以弹药和枪械性能不够好),一度还研发制造了迫击炮。克钦独立军在与缅军全面对抗这些年间已经渐占下风,失去了政治中心拉咱周边所有的高地,缅军现在基本可以居高临下对拉咱形成威胁,以至于克钦独立军和独立组织不得不将其中心迁往莱鑫。而莱鑫现在已经形成如同小镇般的新据点。不过,莱鑫面对缅军的全面进攻也很难据守,所以克钦独立军开始将部分人员与装备转移到印缅边境的克钦族聚居区,并且在那里有一个旅的架构。

事实上,缅甸克钦族与我国境内的景颇族是“同一祖先,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历史与文化”。不过,克钦族因为受美国宗教影响比较深,而且二战期间曾经组建武装与美军共同打击日本,所以今天的克钦全民信仰基督教。克钦独立组织的高层也比较重视教育,不少克钦高层和青年都会讲英文。

当下克钦独立军与独立组织也在与缅甸联邦政府接触,准备走和平谈判的道路。


邱永峥


克钦独立军又名“克钦人民解放军”,是缅北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武装之一,曾多次与缅甸中央政府爆发战火,至今仍然是缅北众多割据势力之一。克钦独立军的实际控制区面积约为287平方公里,分为12个县,控制区人口约为15万人。

所谓的克钦独立军其实是缅甸的克钦族(景颇族)所建立的一支自治武装,该军主要活动于靠近中缅边境的胡冈谷地等地区,正规作战部队有2万余人(一说8千),分为5个旅,擅长山地战和丛林战,此外还有3万余人的非作战人员,是缅北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


与佤邦联合军不太一样,克钦独立军是一支完全亲美、亲西方的割据武装。其直接控制的地盘为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克钦邦的拉扎、迈扎央等地区),位于克钦邦的东北部,与我国云南省直接接壤。

数十年来,克钦独立军内部发生了多起政变,目前的实际领袖是恩板腊司令。近年来,缅甸政府也曾多次与克钦独立军的代表在云南进行和平谈判,并提出收编克钦独立军,但都没有成功。


在缅甸国内,民族矛盾一直比较尖锐。缅甸自身就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其主体民族缅族虽然人口众多,但也只占到80%左右,剩下的部分(160多个少数民族)主要留分布于缅甸北部山区和其他的边境地区,所以这就为少数民族武装的崛起奠定了根基。

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强硬的缅甸军政府开始上台执政,并不断压迫缅甸国内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直接违背了缅甸建国前的《彬龙协议》中要优待少数民族的条款,所以许多缅北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或割据自守,或者争取独立。


(缅甸政府军)

1962年2月5日,缅甸克钦族人早丹在缅北克钦地区成立了“克钦独立军”、“克钦政府组织”和“克钦政党”,从此揭开了克钦独立军与缅甸军政府对抗的序幕。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克钦独立军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了。

克钦独立军主要是想争取克钦邦和克钦族脱离缅甸中央,实现独立建国。所以在数十年来,缅甸政府军曾多次与克钦独立军交战,但均未能彻底消灭克钦独立军。总体而言,克钦独立军与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等势力一样,都是缅甸国内的少数民族为了对抗缅族而建立起的军事力量。


世界人文通史


克钦独立军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缅甸对日战争。

当时的缅甸还属于盟军的地盘,抗击日本,当地的克钦邦景颇族被美国扶持,组成了101克钦突击队,作为美军的一种编制,抗击日本倭寇的缅甸伪军。

克钦邦的大量景颇族人在抗日过程中,学会了一些作战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武器的使用方法和获得了大量美式武器,是克钦独立军的渊源,为其成立奠定基础。

克钦独立军的成立是在1961年。

景颇族有一个叫罗先的人,据说他曾经自小离开故乡,孤身一游四处漂流,16岁时被英国人招募加入殖民军队,被编克钦第一营,这是1937年的事。

由于在殖民军队中遭遇到了种种不公平待遇,收到了种族歧视,对于景颇族的语言,他决心去带领景颇族人反抗殖民,反抗侵略统治,在抗日战争中也是101部队的中的一员。

成为了一名上尉,这是缅甸本国军中很少得到的级别,战争中多次获得勋章,但之后缅甸民族主义运动出现高潮,作为克钦景颇族的一员,希望自己的民族独立,决心克钦自治。

1962年缅军中的一支以早丹三兄弟为主的少数民族军,来到缅北克钦地区,宣布成立克钦独立军和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

其组织中的很多人其实就是罗先在101的部下,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克钦的独立性。

其组织规模一直在不断的变动,90年代以前,大概是在4000~5000~8000人差不多,有4个地区性的旅级单位组成。

克钦独立军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伐木以柚木为主,经营赌场,买卖玉石和跨国界贸易税收。

到2009年以后,该军的规模大概在1.5万到2.5万人之间,那选择在缅甸北部招募新兵,对抗缅甸政府军。

独立军在1991年,第四旅,由克钦独立军分离,极大的弱化了克钦独立军的势力。

如今缅甸政府军已经夺回了克钦邦一代的土地,2011年6月9日,克钦独立军再度与政府军开火,但是始终没有胜算,而且朝着越来越没落的方向。

指的是克钦军政府中的许多高级领导竟然是被抓来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克钦独立军发现领导阶层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指挥能力不强。

于是包括1994年至2001年任克钦政府第1把手的早卖,就是在1962年被抓来的,他当时是在缅甸政府工作,最后被培养成为了克钦政府克钦独立军的军队总司令。

但是由于1987年缅甸国防军对克钦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围剿。早迈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克钦的地盘大规模丧失,声望大跌。

2001年,克钦独立军发动政变,推翻早迈,选择都宰为主席,但由于缅甸局势有利于政府军,克钦并没有太大的人心优势,失去经济来源,所以日薄西山。

虽然94年建军和克钦军达成停火协议,缅甸政府承认其为第二特区。

但但缅甸仍然没有放弃事实上的进攻,但缅甸军在2011年打入克钦腹地之后,仍旧没能够全面收复,最关键的原因也在于当地山路极为崎岖,缅甸军补给困难,后勤难以为继,收复之路仍旧困难重重。

加上该地多是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气候潮湿高温,瘴气弥漫,一般人也很难适应。

所以克钦独立军仍旧能够得有喘息之机,但未来如何,恐怕难以预料。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景颇族跟我们的景颇族和僳僳族渊源颇深,总人口大概在100万人左右,原本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直到近代以后,清朝政府不断没落,被英国殖民者划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