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桂系经济和军队如何?打得过奉系吗?

趣事中国


就是二十世纪的现在,广西也民风彪悍。小民不畏死,动不动以命相搏。

文化的力量大过枪刀,大过物质。

地域文化这种软力量不要小瞧他,也不要轻易的下定义说有些地域文化落后愚昧什么的。

都是生存的需要演变出来的,不定那一天某种文化基因忽然又有用了呢?

十万大山十万洞,那一座洞里面没有战死的广西士兵呢!生命真的不值钱。

历史上的广西也一以贯之,民风从来强悍。

  1. 秦始皇当年用了30万军队对抗匈奴,却在广西 放了50万军队和西瓯(壮族祖先)战斗。
  2. 汉朝守长城用兵20万,稳广西用兵30万。
  3. 大明朝有个瓦氏夫人自备粮秣带“狼兵”远赴浙江打的倭寇鼠窜,戚继光赞叹之。江浙沿海谚语说:“花瓦家,能杀倭”。
  4. 袁崇焕曾说:“给我五千狼兵,三年平复辽东”,虽然是大话胡说,然也说明狼兵可以招来就用的。
  5. 常败于太平天国的将军冯子材一到了广西做官,有了广西狼兵之后,打败了法国人。
  6. 李宗仁的“台儿庄战役”人所共知就不浪费口舌了。

有如此悍勇的广西儿郎,组成部队厉害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觉醒,举国上下,各省各地,莫不愤而向学,广西人亦不落后。

到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他们这代人,就学会了现代战争。

可以说,抗日战争时期,说到军队素质,除了我党,也就桂系了,中央军也不行,因为真正做到知识分子治军的桂系虽然做的不够好,可是他们在做了。

我们知道,知识才是力量。

拉壮丁,抢民财,凑齐来的军队不堪一击。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个人在广西有一套运转良好的基层政权体系,有一班子清廉的知识分子官僚。

既不用拉壮丁,也不用依靠地主抢民财,很可以拉出一支“志愿军”来的。

士兵们入军有补贴,受伤有救治,战死有抚恤。

而,这些士兵血液里又有着“好战基因”,还要什么自行车,干呗!

地域文化是软实力,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建立了很硬的硬实力——桂系政府组织。

软硬兼施,能不厉害吗?


反观奉系呢?土匪治民,好容易有一个现代文明熏陶过的郭松龄还被整死了。李宗仁的文明水平绝对不会干出杀害李大钊的蠢事来的。


  1. 郭德纲说的好,演员最后拼的还是文化水平。
  2. 葭明通说的好,军队最后拼的还是文明程度。

一场两场的战役,谁胜谁输不好说,但是放开了打,谁也不请帮手,桂系打奉系土匪绰绰有余。


葭明通半瓶历史


要说桂系跟东北比战绩,桂系只能算是孙子级别的!随便拿出一条就可以碾压它们!

东北抗战十四年,桂系满打满算不到八年。东北获得代表军人最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34枚,桂系安慰奖三枚,其实抗战一枚没得到!

东北抗战歼灭日军三十万,桂系狗屁战绩没有!

抗战七十周年大阅兵,东北是唯一参加受阅的地方部队,桂吹只能在电视旁观看!

抗战时期,东北军几乎没有投敌叛变者,而广西汉奸遍天下。老蒋唯一一次去广西,差点让广西汉奸引领日本飞机给炸死!

解放战争东北野战军更是直接把桂系打上树了!没有东北野战军广西大山深处剿匪,广西不可能过上太平日子!所以现在广西人一提到东北,都是抱着感恩,崇敬的心态来看待东北人民的。没有东北军民帮助,不知道还要受迫害多久!










历史摆渡人2020


题主想问桂系的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以及与奉系的比较。我就来回答一下吧:

1925年秋,桂系三巨头同意广西,军事、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各方面在他们的积极整顿之下,渐渐上了轨道。在军事上裁汰杂牌、缺乏战斗力以及骄悍的军队,比如陆得标全团被缴械归农,剩下的全是劲旅,即第七军的八个旅(4万人);在财政上进行人事、制度整顿,改变包商包税制度,政府收入大增,1926年的广西收入大体在1800-2000万小洋左右,基本达到收支平衡。(《李宗仁回忆录》第18章)。这个税入已经超过阎锡山的税入(1300万),此时安徽的税入都不足千万。

(桂系三巨头)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和解,李宗仁、白崇禧一心广西省政。在军事上,减少在编军队,推行民团制度,寓兵于农。在抗战开始后,六周时间动员48个团的兵力。在财政上,废除省内的税卡(即厘金),起初大约减少收入七八百万(征收成本三百万),进而促进省内经济流通,最终高出原来收入800万左右,此时广西的年入大致在3000万左右(第四十七章)。

(桂系巅峰时期势力范围)

1920年前后,奉系东三省的财政收入大约为2600万元,只有同时期皖系、直系的一半。不过老张家有庞大的产业,军工、经济产业,这部分应该是不计入财政,又会养军的。

至于战斗力,桂军第七军在北伐时期,经常硬钢,一个军对对方一个军,一天就击溃了。在江西作战期间,第七军几天内击败孙传芳主力两个军;在龙潭之战也是如此。相较而言,奉军一向以规模取胜,单支部队没有这样的战斗力。

(奉系鼎盛时期)


一枚明粉


民国时老桂系陆荣庭五万人被李宗仁白崇喜等几千人打败了,肯定不是奉军的对手,但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弘的钢七军可非等闲,战斗力十分惊人,北伐时作为民国的主力先锋所向披靡,打得吴佩俘孙传芳望风而逃,经济上曾把广西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因自然条件有限,其经济水平很难跟奉军相提并论,军事装备更没法比,奉军有完整的陆海空三军,从数量上也不能相比,桂系最辉煌时兼并唐继尧可达二十多万,而奉系有三十多万,但战争胜负取绝于,军事将领的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斗意志,桂系的李白黄的指挥水平首屈一指,连日本侵略军都不敢等闲视之,而奉军要分两个阶段,二六年前后郭松龄统领第一、六等军时,曾打败直系吴佩俘,一举战领中原地区,郭松龄作为军事奇才,不输桂系,若此时两军开战,桂系难有胜算,可是没有了郭松龄后奉军就是一群污合之众,从张作霖父子到扬宇庭等指挥将领,皆是泛泛之辈,先被反奉的郭松龄五六万人打得落花流水,若不是日本人出兵相助,张学良发动心理战,奉军早已被郭取代,后被国民政府的北伐军打得一溃百里,也是日本人出头,得以保住东北,此时的奉军绝不是桂系的对手,若战场相遇,毫无胜算。


一探乾坤静观万物


首先题主将桂系与奉系比较,而且用了“打得过”这个词可以看出奉系的实力真的不如小觑。

奉系的实力。

首先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奉系的军事实力。作为同样是北洋军阀的派系之一,在张作霖的领导下,他们长期经营当时的东北地区,以山海关为界,大力发展自己地盘内的军工企业。

它大力发展军事学校,为自己的军队培养专门人才,还从国外聘请军事教练来扩充教育队伍。为了使自己的军队拥有空中优势,他组建了航空队,并让子张学良也办了航空学校。并且一掷千金从各地各国购买战机,曾一度达300余架。

面对当时各军阀的实力,拥有飞机的张作霖如虎添翼,实力在国内屈指可数。而且他还大力发展海军,1928年东北军吞并了直系的渤海舰队,占据了巡洋舰等大小舰船30余艘。

为了满足这些先进近代军事部队的发展需要,他大力建设军工集团,根据史料记载,东北军工业每年能生产20余发炮弹,6万余支步枪,甚至1亿 8000多颗子弹。

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东北虎。”

桂系军阀的实力。

反观贵系军阀,它的主要势力范围是现在的广西地区,是在陆荣廷的控制之下。后来通过护国战争之后,逐步控制了广东地区。至此杨广必须成为桂系阀的主要活动地区。


先来说说他的经济实力。相比于当时的东北地区,两广地区并不落后,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缺乏必要的重工业,更不要说大力发展军工业。

但所幸的是依靠广东地区众多的港口城市,使得商业在桂系军阀中的地位是很重的。有了较为发达的商业作为支撑,也就有了大力发展军队的勇气。

但是后来,由于两广地区错综复杂的势力。广东逐渐被他人占领并且组建了粤军。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双方之后不断发生战争。

所以此时的桂系军阀,仅仅能依赖的也只有广西地区,而广西地区经济又是相对落后。

其次战争过多。

相比于奉系军阀,桂系军阀,军事行动过多。他发动了陆龙之战,第1次粤桂战争,第2次粤桂战争。,陆沈之战等。频繁的战争消耗,使得新兵的训练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导致桂军整体实力,逐渐下降。

航空兵基本没有,海军力量也只是广东地区一些少量舰艇,也只能做到日常的防卫工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到了民国11年,也就是1922年之后。全省逐步形成了三大军事力量,分别是陆荣廷,李宗仁和黄邵弘。也就是说在整个桂系军阀当中,已经不是陆荣廷一人说了算,而是这三方势力相互角逐。

自己内部都不稳定,怎么能发展好军队和经济?一来没有厚重的军事实力,二来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三来没有稳定的内部条件。这三个因素就决定了,相比于奉系军阀,桂系军阀显然不是对手。

但是到了后期奉系军阀也出现了分裂,后来经过东北易帜,奉系军阀加入蒋介石阵营,又经过九一八事变,全军撤出东北,撤到陕西一带。由于缺少曾经的军事工业体系的支撑,使得东北军的实力大为缩减。

而此时的桂系军阀,形成了以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桂系,实力逐渐稳步上升。

如果要问此时孰强孰弱?实在是,难分上下。但是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我个人觉得东北军可能略胜一筹。


史海史林


鼎盛时期的桂系是无法和鼎盛时期的奉系抗衡的。

一般说到民国时期的桂系,是特指李宗仁等人的新桂系。1924年前,广西在陆荣廷控制之下,历史上称之为旧桂系。1924年陆荣廷兵败,到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统一了广西,新桂系诞生。

桂系参加了北伐战争、宁汉之争、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表现也算不错,不过说到和奉系相比,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因为在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和奉系的实力也是不断变化的。

桂系在刚统一广西时,大约有4万军队,参加完北伐战争以后,部队扩充到大约20万,但是很多都是新收编的部队,军心不稳,在和蒋介石的战争大部分部队叛变,最后迅速失败。李宗仁、白崇禧东山再起以后,桂系军队大约有6、7万人,另有民团4万多。到抗战结束,桂系部队在整编后共有7个整编旅约8万人。

在经济上,桂系建树不多,基本还是农业为主,没有多少工业。

左起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

而奉系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大约有军队17万,击败吴佩孚入关以后,奉军迅速扩张,一度控制了东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兵力达到了近40万,此外还有大量的小军阀依附于奉系。北伐战争后奉系退回东北,张学良接手时裁撤了部分军队,最后保留了军队30万,不过其中热河汤玉麟部3万人张学良其实是指挥不了的。

这个时期,也是桂系和奉系实力最接近的时候,但是此时桂系的地盘是广西、湖北、湖南和平津一带,20万大军分布在这一条长线上,能抽调出来作战的部队不多。即使能全部投入战斗,也因为新部队太多,配合有难度,而且除了桂系原有的部队战斗力较强外,其他部队战斗力也参差不齐。

而奉军虽然在各军阀里属于战斗力较弱的部队,但是奉军有沈阳兵工厂,而且还大量从国外进口武器,当时有用中国规模最大的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此外东北还有海空军,其中海军有海圻、海琛、肇和等舰,如果双方在辽西一带交战的话,海军的火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东北军装甲部队

海圻号巡洋舰,装备有203毫米大炮

在这种情况下,桂系是很难和奉军打的。此时尚且不能对抗,那么在奉军鼎盛时期就更加不可能了。


不沉的经远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片唾骂声中恚死。早已暗中分裂若干势力的北洋军阀,在老大死后,也就干脆明目张胆地正式分裂成了,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直隶河间人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奉天海城人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1924年,趁旧桂系陆荣廷与沈鸿英火并之际,李宗仁的定桂军与黄绍竑、白崇禧的讨贼军合并为“定桂讨贼军”,在一年之内歼灭旧桂系,开启了新桂系二十余年的新历史。



奉系是张作霖一手建立起来的。而张作霖当时虎踞东北,这里又是一处财源,所以张作霖有着雄厚的实力,再加上张作霖与俄国交好,又牵制了日本人,沈阳兵工厂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武器装备的供给,无疑此时的奉系是十分的强大的。

但是后来,郭松龄反奉大大削弱了奉系的实力,之后的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都与奉系实力衰弱有关。后来张学良杀杨常、挑起中东路事件、囚禁蒋介石,更是将奉系推向了深渊。



民国时期,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桂军的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7军在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在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著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桂军几万人打败并被收编。



就真的要比较桂系还有奉系。在民国前期奉系是比较强大的,而到了后期无疑是桂系要更加的强大。


是阿维啊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当时最有实力的就是直系奉系和皖系,其中直系和奉系最强,可以说不分上下。历史上直奉大战打了两次,第一次直系获胜,可见吴佩孚带兵打仗确实厉害。奉系吸取经验教训,两年后再开战,大败吴佩孚,张作霖进了北京坐镇中南海,奉军进关入主中原。至此不难看出,奉军实力远在桂系之上,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唯一能跟奉军分庭抗礼的只有直系。到了后来,奉军纪律极差不得人心,遭到南方各省强烈反对,这才灰溜溜又出关。


哈哈鼠


一定打得过,桂系在北伐战争时期,是战力最强的,

关于国民党桂军的战斗力,国内军史界素来形容其「猛如老虎恶如狼」。的确,在北伐战争和十年内战中,桂军因为其彪悍的战斗力而常令对手伤亡惨重。


桂军领袖李宗仁与白崇禧

名副其实的北伐钢军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盘踞北洋军阀,刚统一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将手中能掌握的军队共改编为八个军10余万人,其中以桂系军队的第7军最为强大,全军辖9个旅25个团共4万余人。

北伐战争开始后,第7军出动八个团参与北伐。虽然第7军不像第1军、第4军那样基层拥有大量共产党员,但由于低级军官出身的李宗仁、白崇禧等比较讲究军事民主,官兵关系比较和睦,因此士兵觉悟也比较高,打仗比较卖力。

北伐军出征

在第4军和第8军配合下,第7军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攻占武昌。之后由于江西战场告急,第7军奉命入赣援助,经几次激战击溃孙传芳主力,缴枪三万余支。江西之战后国民政府授予第7军「钢军」的称号。

更为出彩的则是之后的龙潭大捷,1927年秋北洋军孙传芳部11个师共7万余人渡江而下,扬言「打到南京过中秋」。白崇禧等指挥第1军和第7军,在距南京30余里的龙潭将其狠狠击溃,共俘虏4万余人,从此孙传芳部一蹶不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北伐军收缴北洋军孙传芳部武器

到1928年7月北伐结束,桂系已经控制了包括广西、两湖、南京和平津在内的广大地区,直辖军队发展到七个军共20余万人。白崇禧为此得意洋洋得宣称:「即便是当年的太平天国也不过如此!」


深海大鳄


用战绩说话,桂军岂止是比不上东北军,差的太远,一个青天白日34,一个3枚,抗战14年几十万东北军都牺牲了在抗日战场上,但是桂军越打越多,大家都懂的,桂军就是抗日战场上的老鼠屎坑害了不少友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