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 缺設施 還是缺根“弦”?柳州小區公共衛生問題背後的原因有不少

3月18日,本報關注小區公共環境衛生問題的系列報道推出後,在柳州市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少讀者通過本報新聞熱線和微信公眾號向記者反映,自己所居住小區也存在類似問題。垃圾堆積,汙水橫流,鼠雞爭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長期得不到解決,記者再次走訪,探究背後的原因。

缺钱 缺设施 还是缺根“弦”?柳州小区公共卫生问题背后的原因有不少

金嶺商埠小區南邊圍牆根下,儘管有人在牆上掛有“不準在此扔垃圾”的提示牌,但仍然阻止不了居民把垃圾丟在這裡,說明一些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亟需提高。今報記者石紅星 攝

費用收不上 衛生沒人管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金嶺商埠小區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多種公共環境衛生問題,在這裡都有所體現。

看護地下車庫的唐先生說,小區2006年交房時,房開曾口頭承諾免物業費,但實際上並未免過。如今房開已不存在,但有部分業主仍然以此為由拒交物業費。前後有4批人接手過小區的物業,都由於物業費、停車費難收,導致物業服務差,造成惡性循壞。去年底最後一家物業撤走後,金嶺商埠就成了“三無”小區。

據唐介紹,房開撤走時,委託他管理小區的車庫、垃圾中轉站等設施。去年底物業撤走後,他只好根據多數居民的意見,將門衛室和一個臨街過道租給別人做生意,收點租金,僱請了一個保潔阿姨掃地,每月1400元。因租金太少,不夠支付掃地阿姨的報酬,他每月還得自己填上200元。而一名保潔員,只能做最基本的清掃生活垃圾。廢舊傢俱、建築垃圾就沒辦法處理了,所以才會長期堆放在小區裡。

金嶺商埠一直沒能成立業主委員會。去年在小區做管理員的覃先生說:“太累了,不想做了。”

覃先生說,他在金嶺商埠做了五六年的物業服務,只請了兩名保安和9名保潔員,加上他共9人。小區有208戶人家,但交物業費的不到40戶。大部分居民也不願意交停車費,為此還將車庫道閘撞壞,最後各種車輛自由進出。

物業費和停車費收不上來,但小區管理每月還要支出路燈費、衛生費、保安和保潔人員的工資,入不敷出。因為工資太低,大家幹活就不夠上心了,服務確實有不足,這又讓本來就不想交物業費的人有了藉口,物業費更難收。他苦撐到去年底,不得不撤出。

記者發現,不少的“三無”小區和金嶺商埠類似。

生活太任性 缺乏公德心

記者在金嶺商埠還發現,有不少居民在小區裡養雞鴨、種菜,或佔用公共區域堆放雜物和廢舊,也是導致問題難以遏制的重要原因。

蝸居在小區閒置垃圾中轉站樓梯下的湖南籍孤寡老人,多年來靠撿廢舊維生。兩年前,看護地下庫的唐先生見他可憐,和管理員覃先生商量,允許他在那裡“安家”。可他總是把撿來的垃圾扔得到處都是。

金嶺商埠所屬的航嶺社區書記韋雲表示,他們去勸過老人,但他置若罔聞。至於長年住在該小區16棟背後的一名疑似精神異常的流浪女子,也喜歡撿垃圾,他們都向打110求助過,但沒辦法解決。

小區住戶石女士用籠子在樓下的公共區域養雞,她承認這種做法影響環境衛生,但看到別人也在養,她就跟著養了。

原來物業的覃先生說,還有居民在小區裡種菜。小區裡的大片菜地,原來是綠化帶,居民把樹砍掉後,便拿來種菜。當時他們怎麼勸都沒有用,還常遭對方威脅。

記者發現,在小區裡養雞鴨、種菜的居民,跟石女士有一樣的心態,就是從眾、貪便宜。

意見不統一 “份子錢”難收

在涉及到公共設施更換、維修的時候,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較新的小區,大多會面臨費用分攤的難題。一說要“湊份子”,很多人就裝聾作啞或找理由推諉了,令人十分無奈。

如晶遠花苑小區7棟的排水管堵塞、破損的問題,小區物業人員“頭疼”已久。據物業工作人員計女士介紹,他們2018年12月進駐該小區時,就接到該樓棟居民的反映了,他們瞭解到,先是有居民廚房的排汙管堵塞,因大家都不願意湊錢維修,居民只得將廚房的排汙管道接入雨水管,又造成雨水管堵塞。去年6月,物業公司工程人員實地勘查後,拿出了維修方案和預算,挨家挨戶去敲門動員大家交維修費,以便安排維修。

總費用大約是2000元,8戶人家每戶應分攤250元。可後來,“沒有一戶回應我們。”計女士說,此前小區其他樓棟也出現過管道堵塞的問題,物業公司出通知動員後,大家統一意見湊好錢,維修的問題一般都能及時解決。

據物業公司摸底瞭解,該單元的住戶有不少是租戶,不願出錢維修,房東也不願出面。他們分析,8戶人家中有一些並未將廚房排汙管接入雨水管,於是他們也就不願出錢修理,因此維修工作一直這樣停滯不前。

“不能因為貪圖自己方便、省錢,就這樣影響大家生活的環境啊。”周圍很多居民對砸破排水管讓汙水滿地橫流的行為非常不滿,但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在記者走訪中發現,“錢難湊”並不是個案。例如在維修電梯、門禁系統的時候,往往是低層不急高層急,而出現管道堵塞,則往往是高層不怕低層怕,只有大家達成共識,事情才能儘快解決。

設施不齊全 配套不完善

“裝修建築垃圾應該怎樣放,目前確實也沒有一個標準。”對於小區內的建築垃圾堆放點屢被投訴,北雀路和安苑小區物業負責人於先生也十分無奈。

據介紹,該小區是紡織系統職工宿舍區,很多居民都是下崗職工,收入較低,在裝修佈置房屋的時候往往無法一步到位,不少人是新家用著舊傢俱,有條件了才逐漸更換。因此平時裝修垃圾和廢舊傢俱較多。垃圾堆放夠一車或兩車之後,物業會聯繫專門的“綠皮車”來清運。但現在受到疫情影響請不到車輛,因此這次拖了將近兩個月無法處理,所以居民意見較大。

於先生說,因為這個臨時垃圾堆放點,居民已多次向物業和社區投訴。“這是個社會問題,每個小區都會產生垃圾廢舊。”小區確實騰不出其他地方,為了不那麼“辣眼睛”,他們曾經在周圍設置隔離樁並覆蓋篷布,但這樣又引起了小孩的好奇,有的爬上爬下或掀開篷布玩耍,造成安全隱患,只得又撤掉。物業公司只能經常檢查,防止居民在這裡丟棄會產生異味的垃圾,同時儘量及時清理,防止產生鼠患。

除了建築垃圾、大件廢舊傢俱無處安放,在不少小區裡,連生活垃圾的放置也是個難題。“垃圾桶永遠不夠用。”例如,最近就有網友反映,廣雅路北四巷4棟原有兩個垃圾桶,去年底撤掉了一個,造成每天垃圾爆滿,堆得滿地都是。還有此前市民投訴的晶遠花苑小區,類似的情況也比較突出。

北祥新居小區34棟、36棟旁邊的一大片髒亂差的空地,經記者向小區物業公司瞭解得知,該處目前是作為一個垃圾中轉站使用,每天有環衛工將垃圾集中堆放在這裡,然後又統一清運走。但由於只運走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廢舊傢俱等其他雜物就留在了原地,加上這是臨時中轉站,配套設施不完善,因此就顯得比較髒亂。

對此,不少市民希望,環衛部門和小區物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增設垃圾桶,完善相關的設施,改善市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衛生狀況。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造成小區公共環境衛生問題的原因是多樣的,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社區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們是怎麼做的?請關注本系列的後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