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山海经》这本古籍看过的人可能不多,但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书中所述的内容荒诞离奇,被很多人誉为古代第一奇书。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参考了很多的先秦古籍,唯独对于《山海经》这本书,就说了四个字:“余不敢言”,还特意把这句话写在了《史记》中。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这本书不是在讲一个个故事,而是在描绘一个世界,只能说对于一大部分人来讲加上“另一个”比较合适。

《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现在还流传着的山海经,书中还有18篇,而其他篇的内容早就丢失了,原来一共有22篇。其中有五篇藏山经,四篇海外经,五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而在艺文志则记载的一共13篇,把后来才出现的大荒经,以及海内经都算在其中了。

而山海经本身的文献价值也是非常的大,这本书同样是我们了解古代神话,民俗,中外交通,文化,地理,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山海经》中记载的奇珍异兽

山海经里面描述的一些动物,可能在中国找不到原型,但是放眼全世界,我们几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动物。

在《北山经》记载了这样一种异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这是一种身体像兔子,脑袋像老鼠,背上还长着一对翅膀能够飞行的怪兽。如今,我们可以在亚洲的东南部发现他们的踪影。这种动物在当被称作“飞鼠”,也叫“鼯鼠”。它们以一双翅膀而得名,只不过它们的翅膀发育并不完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层“飞膜”,能帮助它们在森林中快速滑行。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在《西山经》还记载了另一种会飞的怪物,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飞鱼”。这种“飞鱼”胸鳍发达,很像鸟类的翅膀,能瞬间跃出水面十几米之高,甚至能飞行的距离超过400米。尤其是“飞鱼”身上的青色斑纹,也与《山海经》里的描述十分吻合。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或许是这些异兽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中不断的演变进化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也说不准,又或许是血脉的传承呢?我认为这些猜想在现在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当然在没有任何科学的认证之前,也不能妄下定论,鬼知道它们到底是些啥。

《山海经》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关于它的作者,前人认为是益坚,伯夷,大禹王,后来经由西汉的刘歆和刘向两人编校,才形成了这样的一本书籍,但是在我们现代学者的眼里看来,这本书的具体的年代以及作者都无从考证,所以也就没有了这些人,毕竟是死无对证。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山海经》中曾经记录过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其中有两座沉没到了海洋中,而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探测发现在几千年前确实有大西洲、太平洲的存在,难道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对世界地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了吗?那么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得知的呢?这简直是非常让人不可思议。

到底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而书中还有无数的谜团更是有待考证。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山海经》中记载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于神秘了,千百年来我们虽未曾破解书中的秘密,但并不妨碍它人们对它的喜爱,一旦得阅读后就会陷入书中所描写的世界无法自拔,而且对于地理,文化,历史,神话等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很多中学语文地理学习的《水注经》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说明山海经也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在这里我还是希望大家读一读《山海经》的,里面并不是单纯的记载了奇珍异兽,其中很多河流大川都能在现在找到具体位置,很多奇珍鸟兽都有化石依据。但是原版的山海经实在是看不懂,文言文虽然简单,但是理解意思还是费时费力,因此给大家推荐白话文版本,不仅有原版的内容,还有对照的白话文翻译

最关键的是,还有丰富的彩图,有趣奇妙的故事再加上丰富的配图,我们大人在看的同时,孩子也可以跟着一起看,让孩子从小接受这样优秀的知识,开发想象力。

上古奇书《山海经》,是历史变成了传说,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整册一共6本,才98块钱,还是收藏版,也就是咱们出去聚个餐的饭钱,却能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