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钢地区18个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

安排专车点对点将工人接回北京,成立防疫复工工作组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用工需求……疫情发生以来,市发改委新首钢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项目单位以及市、区各部门沟通,在确保安全防疫的基础上推动新首钢地区重点项目有序复工。


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完成过半


说到新首钢地区,一定会提起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去年2月,北京发布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38项重点任务,90个重大项目


同年9月17日,市委书记蔡奇赴新首钢地区“双调研”;当年12月5日,陈吉宁市长主持召开新首钢地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对区域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这一年,33家成员单位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全面加速新首钢地区发展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38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19项,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的50%


首钢滑雪大跳台、长安街西延(新首钢大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及配套设施等28个项目已完工(计划完成26项),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石景山水厂等62个项目正抓紧推进;


2019年完成投资约140亿元(其中建安投资约6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7%(其中建安投资完成全年目标的116%);


“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批复。石景山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激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近1亿元


预计月底27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近日,《加快新首钢地区工程建设攻坚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简称“十大攻坚工程”)发布,明确了未来三年新首钢地区工程建设攻坚的重点领域、重大支撑项目以及保障措施。


按照新首钢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攻坚工程”任务安排,今年新首钢地区将重点推进57个项目,包括27个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


自2月9日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复工后,新首钢地区便按下复工“加速键”。截至3月17日,包括首钢滑雪大跳台、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石景山水厂、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新建门急诊医技大楼、冬奥广场(五一剧场、制粉车间改造)6个2020年市政府重点工程在内的17个续建项目已复工;剩余10个续建项目正加紧筹备。预计到3月底,列入一季度计划的所有27个续建项目有望实现全面复工。


新开工项目也在积极推进,首钢东南区761地块项目已开工。


建立每周调度机制狠抓项目调度


在新首钢地区的复工现场,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保持着安全距离干劲十足。


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配套项目之一的电厂酒店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地作业。从2月13号开始,项目对劳务人员返京入场严格执行远端筛查,采取专车或包车方式“点对点”运送人员有序返京。对于返京劳务人员,工地严格执行14天隔离期满后才能上岗返工。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一项目已全面复工,每天约有300余名劳务人员参与作业,主体结构完成80%左右。


新首钢地区18个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


与冬奥有关的另一个项目也已进入紧张的施工。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是服务于2022年冬奥会的轨道交通工程,全长4.2公里,设有金顶街站、金安桥站、北辛安路站、首钢站4座车站。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项目春节期间也没有停工,在做好防疫措施情况下,争分夺秒保工期。


新首钢地区18个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


在北辛安路站,正在进行的是主体结构施工。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冬奥支线所辖标段共有人员875人,各标段已逐渐实现“开满工”状态。


疫情发生以来,市发改委新首钢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项目落实,通过视频会议、“点对点”对接服务等形式,加强与项目单位以及市、区各部门沟通,建立每周调度机制,狠抓项目调度,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石景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各自成立了防疫复工工作组,在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用工需求等方面加大了服务力度。


住建等部门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非现场巡查等方式,加大对工地现场防疫工作的检查力度。


各复工工地加强防疫值守,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工地及生活区只开放一个出入口,其余出入口一律封闭;设立施工现场到生活区的安全通道,专人负责进出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面对3月复工高峰,市发改委新首钢办将积极配合住建等部门做好各自施工场地及施工人员的复工管理。同时督促项目单位充分利用当前的“空档期”,继续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为下一步全力加速建设奠定好基础。


2020年是冬奥会“北京周期”关键之年,也是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攻坚之年。下一步,新首钢地区将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有序推动项目复工,力争如期完成“十大攻坚工程”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有力支撑引领新首钢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