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众筹一个不坑人的保险公司有多大的可能?

中年的思路


骚年,快醒醒!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几乎不可能!


一、成立保险公司,门槛高得不是一点点

保险公司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它和老百姓的保障息息相关,是社会的稳定器。

你想想看,保险是以未来赔付为目标的。如果保险公司承保之后破产了,保单也没人管了,等投保人要索赔的时候一看,保险公司都跑了,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设立要求极为严格,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你得有钱,而且是非常有钱!

《保险法》规定,要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最低不低于二亿元人民币。而且必须是"实缴",不能是"认缴"。

《保险法》对设立保险公司的要求


所谓实缴,就是股东必须先拿出这些钱给到公司;而认缴则是股东同意以现金或实物等方式认购下来。

虽然公司破产清算时,认缴的资本也需要进行清算,但如果清算资产不足,就会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纠纷。而实缴则是实打实的已经把钱交出来了,不怕股东到时候不认账。

保险融资杠杆高,不少资本大鳄都等着进入保险市场,所以保险公司的牌照在我国是稀缺资源,监管在审批时非常审慎。

有钱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备好相关资料后,就排队等监管审批吧。前面排着的还有一百多号呢,你就排个2、3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保险公司审批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你要做保险公司的控股人,还得看你是想做财务Ⅰ类股东财务Ⅱ类股东战略类股东还是控制类股东

如果是想做控制类股东,那么总资产还不得低于10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末净资产不得低于总资产的30%。

保险公司股东盈利水平和净资本要求


所以说,你想跳开这么多条条框框,自己拉人组建一家保险公司,在国内是不切实际的。


二、这么复杂,能不能不走保险公司这一套?

设立保险公司的门槛这么高,能不能不走这一套流程,自己拉人组建一套保障方式呢?

你的这个想法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而且已经有人在运作了。

1、相互保险模式

一种模式叫做相互保险。

美国1735年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保险相互组织,1843年开始出现了人寿相互组织。相互保险保费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6.8%,是全球第二大保险组织结构。

和商业保险公司不同的是,相互保险公司是没有股东的,它由出资发起人和全体投保人组成

。因此不存在股东对公司盈利的要求。

相互保险社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来维持运营,且规定如果有盈余需要向全体会员进行盈余分配,没有必要再为了降低理赔费用和赔付支出,而出现惜赔或该赔不赔等现象。

相互保险需要进行盈余分配


在这种制度的支撑下,理论上相互保险产品的保费应该低于商业保险。

不过,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要求虽然低于商业保险公司,但也是有着门槛的。根据《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设立全国性的相互保险组织,需要有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运营资金;设立区域性相互保险组织,需要有不低于1000万元的初始运营资金;设立农民或农村相互保险组织,初始运营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目前,国内全国性的相互保险公司有三家,分别是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和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

国内3家相互保险社


2、网络互助模式

这一模式大家其实比较熟悉了,支付宝的"相互宝"就是规模最庞大的互助模式了。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最原始的保险形态,大家缴纳相同的金额设立了一个赔付基金,由具有公信力的人来管理运作这个基金,当缴纳费用的成员中有人发生了风险事件,就从这个基金里拿钱赔付给他。体现出互帮互助的思想。

"相互宝"做出的一个创新,是把前段付费改成了后端付费。本来网络互助模式是规定每个月大家交多少钱,出险了可以拿多少钱。相互保则改为免费加入,当有人需要赔付时,大家来平摊这个费用,而"相互宝"收取8%的管理费。

"相互宝"需收取管理费


但是,即便是这种看似非常公平的模式,现在也仍然被很多人所诟病。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分摊费用不透明、赔付支出不透明、拒赔理由不让人信服上面。

这是因为和商业保险、相互保险不同的是,网络互助模式在法律监管上处于空白,只有一份2016年起草的《中国网络互助行业自律公约》进行约束,法律效力弱。

网络互助模式不归银保监会监管,不受《保险法》约束,一旦发生纠纷,起诉特别困难,法院也没有指导性的判例。

因此,原本网络互助被视作解决商业保险理赔"坑",结果却还是深陷理赔旋涡之中。而且一旦被拒绝给付相互保险金,将面临投诉无门的情形。

其实这样不能怪相互宝,和商业保险一样,网络互助也是以给付为最终目的。只要是以理赔为目的,自然会有人赔得到,有人赔不到。"相互宝"同样有健康告知,必须满足条件才能加入,

如果有既往症也给付互助金的话,对其他健康的成员也是一种不公平,他们并没有义务为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人来分摊费用

从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商业保险、相互保险还是网络互助,最终都会被人诟病!绝对理想的保险结构是不存在的。

你认为商业保险"坑",其实并不见得,至少还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进行维权。而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那些被拒赔的案例之中,有多少是带病投保的呢?


保险观察


我是化险为易,多年保险狗。看来题主是深受保险其害。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可能。下面我举几个思考例子,大家看完之后自然而然就有结果了:

案例1:医保坑吗?


医保,是国家福利。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次的新冠疫情,医保承担全部的治疗费用。可是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去交医保,觉得医保很坑,甚至还有吐槽医保的:自费药不报,床位费不报,挂号费不报,还搞什么封顶线,起付线等等。。


案例2:相互宝坑吗?


支付宝的相互保刚推出的时候,几乎全民沸腾,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说不好的声音,比如说,得病不赔啦,纵容骗保了,恶意拒赔了。。。。。

说白了就是信息差,很多人总是拿着自己的所以然,去对抗别人的专业。


案例3:各种筹是坑吗?


还有各种筹就不用说了吧,哪个朋友圈里没有这种东西?

虽然帮助过不少人度过难关,可是里面的骗子比比皆是,浪费了我们多少爱心?

当然最可恨的是利用大家的众筹,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结论

就从众口难调这一点来说,大家一起众筹一个不坑人的保险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

更不用说国家对保险公司的限制有多严格了。


反思

其实大家都说保险公司坑人,是真的保险公司坑了你吗?

看看所有的坑人案例,99%的情况还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卖保险的人坑了你。


小A姨买了一把刀,然后杀了小B。你能说是卖刀的人,杀了小B吗?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你顶不住人家人多呀,抗不住人家能说会道呀。于是就买了,买了之后才发现是个坑!

对于这种情况,只有要求我们自己,多了解保险知识,运用保险来对付保障,用好保险来对付坏保险,这样大家才能都不被坑。


我是化险为易,多年保险狗,关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险套路!


化险为易


不可能,因为保险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开的,好多房地产公司也不让开,有100亿资产也不会让开,国内只有一家纯外资保险企业,保险公司必须大二不倒

对自己所购买的保险,条款不清楚的,请私信,免费帮忙解答。

开保险公司条件:

(一)有符合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查设立申请时,应当考虑保险业的发展和公平竞争的需要。

保险执照不好拿,国家对这一块儿管控的非常严格。单单是注册资本最低两个亿就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起。


波特股票


这句话有毛病,请问哪个保险公司坑人了?坑人了 他为什么没倒闭?请问出题的人,你是间谍吗?



大把心血化凡尘


几乎没有可能,你可以看看支付宝上互助保的理赔案例!可以特别关注下拒赔的案件,比保险公司更甚至。


韩讲保险


没有哪一家保险公司是坑人的,条款写的清清楚楚约定在那里,而且保监会也会监管。至于坑人,通常是由于不专业的代理人误导的而已。保险公司不是辣么容易经营的。


蔡蔡杰杰


one :已经有了

two :请了解社保


木公言吾2019


你的想法很天真,没有对保险的基本了解,所以也不用占太多时间给你回答。这样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我很好奇下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回复这样的的问题?


小王说理财


坑人的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不专业的销售人员。

另外不要以为保险公司就很好经营,没有几个实力超强的大集团股东,就别想了。


CashFlow理财志


保险公司本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作用是保人的生命财产及国家的稳定,同时国家也得为保险公司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