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怎样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

憨态可掬的猫猫


你就想一件事情,生命健康最可贵,其他都可以放一放。命都保不住了,其他都是扯淡


Eye亮眼看世界


疫情迅猛,再加上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难免使人恐慌,在家待久了,很多人心情变得很坏,这很正常,为调节心情,我一般每天在家里做一下锻炼,喝喝茶,看看书,看看电视,把这几年工作上的短板补一补,有空再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互相鼓励等,这样就可以慢慢排解不好的心情了。


鹤鸣禅心


您好,我之前也是无所事事,整体看手机,眼睛充血很长时间不好,没办法才放下手机,学习了葫芦丝,以前有些基础,经过半个多月的练习,也发布了一些独奏视频,这段时间反而充实了很多,也算是自娱自乐。希望您也能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却在平时没有时间完成的爱好,反正我是自我感觉良好,没事儿可看看我演奏的视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情系葫芦丝


等待复工的日子,真的很难熬。这段时间在家,相信一个大男人也可以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个事情得分开说,生活啥的只要物资有,甭管好赖能吃饱肚子就行,所以逛超市逛街啥的也就没有那么刚需了,工作见不到亲人可以视频电话微信,都是OK的。以上真的不是事儿,最大的事儿就是内心的空虚,内心的不踏实,高三初三的大考很被动,完全乱了章法,准备各种职业考试的人因为假期正常很短的原因教材啥的都扔在公司或者租的房子里,复习无从下手,一心思工作的人也完全被打乱了计划,自己的规划可能要延迟一年,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心里没底等等吧,这些都会导致内心的极大空虚,真的心灵不快乐,表面上再怎么和谐热闹,依然是无味的,无意义无价值。所以,要想快乐舒适一点,唯一的调节要点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内心不在那么无着落,不再那么空虚,那么我们就要见招拆招,不要焦虑,遇到事情冷静的解决,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寻得最优解。高三初三今年是大考的年纪,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及时回到学校开课,而高三初三上学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部课程且已经进入一论或者二轮的总复习啦,所以在家正好趁着这段时间狂补自己薄弱的地方,自觉做好复习,我相信今年高三初三考出来的学生 总体质量一定会比往年好,而且这些人将来走向社会,也绝对要比正常时期出来的那些人要强,为啥呢?因为不能开学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对学生自制力、自觉力的最好的考验,真的是,自觉性高的,这段时间足以与别人拉开差距 ,好的习惯贯穿一生,真的会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准备职业考试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电子版教材啥的,做做笔记啥的,工作规划被打乱的,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尽量把不良因素对自己职业规划上不好的影响降到最低,最怕的是啥哇,嘴里天天喊着要奋进,结果刷了一天手机,这样你不郁闷才怪,要么为啥说,工作五年十年同一起点的人会有不同的层次,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下班后的时间,说的不就是人的自觉自制的重要性嘛!

说句题外话哈,此次疫情,大多数人真的会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规划 ,重新认识一些事情。由于我老家是农村的嘛,等待复工期间我基本是在老家农村,农村天好水好空气好 家家还有自己的院子,没事儿可以院子里溜达或者去山上自己转转,很得劲 再不济自己去地里干点农活,平时上班没时间 这次难得的机会帮帮家里顺便回忆一下儿时的乐趣。至于吃喝拉撒啥的,农村自己有地产粮,完了自己饲养鸡鸭猪狗猫啥的,肉类蛋类不愁了,我家是北方的 有冬储蔬菜的习惯 酸菜白菜萝卜豆腐土豆啥的能吃到夏天,粮食储备就更不说了,吃一年都不是问题。所以此次疫情 对农村百姓而言 除了做好自身防护外,其他的真都不是个事儿,这点农村真是好哇。

说的有点多啰嗦了 您有什么观点 欢迎评论那里留言哦。。。



笑起来真好看哇


保持一条准则即可:

即按照平时上班一摸一样的作息时间表生活

早上6:30起床、上厕所、洗刷、做饭

8:00正式工作,工作量可多可少,最主要的是让身体和大脑保持在上班时的状态、这个状态可以是平时的10%-90%之间,但不能是0%,否则你这个“工作号”就练废了

11:00 -13:30 做午饭,午饭过后午休

13:30-17:30 下午继续工作,状态同上

17:30-18:00 买菜

18:00-19:30 做晚饭、洗刷

20:00-自由活动时间

22:00-关灯躺下,准备睡觉



汪导制造


太钢噪音扰民无法入睡











太钢污染


我会使用“调节剂”——今日头条。

每天刷头条,每天发微头条,我的文章经常上热文榜,我也成为了区域达人。你说心情好不好?

就这么简单。



智慧中国行


您好!疫情期间,尤其是孩子因宅在家里太久而产生情绪导致心情不好。因为疫情,所以今年和以往不同,孩子们无法到校正常上课学习,势必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家长在家里和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比如,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做家务,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让孩子有事可做,这样就不会觉得无聊了。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读故事书,做做游戏,利用这段时间增进一下亲子关系。

我们做家长的尽量让孩子的生活变得充实丰富些,要让孩子有事可做,生活丰富了,情感也充实了,心情也就好了,自然也就没有负面情绪了。

希望我的拙见能给您一些启发。



苏南英姐


疫情期间自我调节5点建议:

1.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2.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4.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

5.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击。



掌上视屏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每个人恐慌不安,特别是待在高疫情区的人们,易出现认知上的困惑和紧张焦虑,恐慌抑郁和迷茫等,在此期间如何做好自我心理疏导呢。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心理疏导?

1、正视疫情

不管是手机上还是电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谈都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这样势必会让人产生负面情绪。必须正确客观的认识疫情信息,这样才能稳定情绪。不要轻信于所谓的谣言和不实报道,这些报道来源不明且夸大威胁性,往往给人们带来负面情绪体验。要看来源清晰且措辞严谨的正规媒体报道,这样才能给人们一定的稳定感。

2、保持规律作息

大部分人在疫情期间不能集中精力,过度关注于疫情变化。长期处于此状态时会消耗身心能量,从而产生不良情绪。期间要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和规律作息,不要把所有的信息全部集中在疫情上,以免干扰正常生活。

3、保持适度活动

因为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可以安排让自己感觉平静专注的活动,如画画、看看书、听轻音乐或追电视剧,这样能脱离负面情绪体验。当发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打视频或电话的方式找向朋友倾诉,也可以痛痛快快的哭一场或大声唱歌来宣泄不良的情绪。

4、保持身心放松

可以通过深呼吸、想象放松、练习瑜伽和打坐冥想按摩或泡澡的方式来放松身心。一定要相信国家有实力来应对和防控此疫情。在疫情期间,因为观念差异以及负面情绪宣泄难免会让家庭成员有矛盾,需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来想问题。做到互谅互让,不能恶意揣摩他人。此外家人之间应该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保持态度平和,不要带着情绪交流。

5、保持人际交往关系

家人和朋友支持,能给人们一定的安慰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视频的方式来相互支持、鼓励和打气,传播积极的信息,不能互相抱怨。

温馨提示

在疫情期间应该积极自我暗示,不能长时间或重复关注每一件事情。可以在室内做一些运动,如光着脚丫走路或散步等。趁此机会可以多和孩子一起交流和玩耍,收拾房间或整理书架。若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科学抗“疫”,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搜狐,2020-03-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