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①

岑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②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③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④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注)①岑参中进士后仅得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之低职,颇不得意,此诗作手回草堂度假之时。②衡门:即“横木为门”,喻指草堂。③二仲:指汉代隐士羊仲、裘仲。④野碓:山闾用水力舂米的水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写远景,轰然的雷声从太白山滚滚而来,滂沱大雨笼罩了大部分山峰,起笔突兀,气势夺人。

B.第三、四句景物渐次而近,雷雨正向草堂汹涌而来,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象征了官场势力的可怕。

C.第五、六句由写景,转入议论,写出了新的境界,是此诗前后过渡的关键,引出了下文的深深感慨。

D.从“幸有数亩田”到“野碓无人舂”,夹叙夹议,抒发了自己对区区微官的不满和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

2.有人评价最后两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请赏析。

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注释一,岑参中进士后仅得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之低职,颇不得意,此诗作手回草堂度假之时。由此可知是的官较低,不得意而写此诗。我们来分析他如何表达不得意的。

度假回西草堂,写了什么具体的景物,事件,人物呢?

前六句,先写一个雷雨天,雷声响起,雨点落下。接着是白阁峰的云,已到了紫阁峰的松树林见。这两句是写雷雨天的雷、雨、云的风景。接着是满眼都是“胜概”,美景,衡门满是趣味。衡门,指的是白阁西草堂。这一句是总结,写这次雷雨给自己的带来的乐趣,是自己对雷雨的感受。

有幸自己还有几亩田地,可以耕种,得以追随二仲的隐逸行踪。其实早就知晓有识之士的见解,自己的内心是与他们相通的。如今错误的屈从一小官,为自己沾染尘俗感到愧疚。俗感到愧疚。早年垂钓的鱼竿不复把玩,舂米的石碓也已弃置不用。飞鸟投林激起我无限惆怅,南溪畔又传来报时的夜钟。后十句是对误入官场的一个反思,表现想归隐的思想。

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前面六句重点写雷雨,重点落在“胜概”“趣”上。“胜概”即为“趣”,雷在太白山上,雨在“八九峰”上,云在白阁峰到紫阁峰的松林间游走,这是一种雄阔无比、笼罩宇宙的恢宏气势,是一种充满大自然 酣畅淋漓的野趣。它与帝都长安以及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衙署相比,京城和衙署虽然那般堂皇,但那生活却是非常平庸枯燥的,哪比得上我这简陋的草堂中看到的瞬息万变、应接不暇的景色,以及那游目骋怀、无拘无束的浓郁的趣味呢?这里隐隐流露出了作者追求新鲜活泼、自由无碍的生活的思想,这暗含是全篇思想主旨,是为后文表达归隐思想做铺垫的。

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理解了前六句,后十句意思自明。归隐生活是自己早就明白的,对自己误入官场沾染尘俗十分愧疚。与“达士”心相通,在这白阁西草堂,有数亩田可以耕种,有钓竿可以拿起,有舂米的碓可以再操作,作者把无限怅惘之情,融进自然景物之中。

最后一句,黯然神伤于鸟儿随着暮色的降临,找到了归宿之所。听那南溪的“暮鼓晨钟”,自己一下子惊醒了。作者把不尽之意隐含在最后两句,给人留下了回味无尽的余地。

高考诗歌阅读指导(二十一)《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这首诗写了作者观看雷雨云的景物时,联想到自己沾染尘俗的愧疚之情,这就是一种不得意之情。

答案∶

14.B

15.①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随着暮色的降临,渐渐各自找到了归宿之所,而自己呢,还滞留宦途,表现了诗人对误入宦途的惆伥之情和对隐退闲适生活的向往。②融情人景,余味无穷。那静夜里悠扬的钟声,是警醒自己的“暮鼓晨钟”,好像是对自己的召唤,但同时又像是轻轻地叹息。最后两句,诗人将无限怅惘之情,融进自然景物之中,结语十分微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