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大家好,我是凹叔。



今年評分最高,引起最多人討論的大熱劇之一《長安十二時辰》已經結束半個月了。


馬親王原著的這部網劇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拔高了網劇的標準,其電影質感和精美的服化道讓無數觀眾津津樂道。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它所表達的,所傳承的“唐”之傳承。文化的多元,民族的包容性,大國的開放,看得人心潮澎湃,以及細緻講究的市井風俗還原,讓考據黨們直呼:好爽啊!

不過呢,還是有一位火眼金睛的考據大師,從堪稱細緻還原長安全景,盛唐風貌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找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讓觀眾直呼Fashion的唐朝服飾,在劇中就有一個小的奇怪的地方。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這個聯珠肥鹿的紋樣,在存世的唐代織物裡,名氣數一數二。”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但是呢,仔細看能發現,圖像資料裡這種錦緣直襟袍,袖子的手肘上邊並沒有那一道橫襴接縫鑲邊。”

這位忠實“唐粉”打趣說,這是劇組服設的一次小發揮,無傷大雅。不過她又提問道:


“一個NPC小人物,一個長安商人,這麼穿合適麼?”


商人在古代,是階級比較低的群體,“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什麼階層人能穿什麼樣子的衣服,有嚴格規定,朝廷還時不時三令五申搞搞嚴打。總體來說,地位低的平民百姓,衣料以單色麻布粗絹為主,不允許你穿顏色太鮮豔、花紋太明顯、材質太華貴的衣服,也不許帶精緻昂貴的飾品。”


提出這些疑問的,就是書旗簽約作家森林鹿。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可別說人家吹毛求疵,她對唐代風土人情的考究可是出了名的,上到宮廷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所涉獵範圍也相當廣闊,包括服裝,食物,語言,禮儀。


為此她曾特地寫了超過50萬字的兩本書,一為《唐朝穿越指南》,二為《唐朝定居指南》,來細緻地考究真實唐代人民的生活。


不過考究歸考究,也要結合具體事件和特殊時間點,不能讓一成不變的學術去指導生活。


所以森林鹿在提出這些疑問後,也自己給出瞭解答。


出現商人著“連珠肥鹿”衣飾的時間,在劇中正好逢上元燈節。在這三天裡,萬民遊街,共赴盛事,宵禁解除三天,君民同樂,也就無需那麼在意階級之分了。


“普通平民百姓在重要場合(比如婚禮)可以穿官員人家的衣服,這也是朝廷特許的。”

還記得陳凱歌《妖貓傳》中,唐玄宗舉行的那場極樂盛宴嗎?貴妃生辰,全長安上下,從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為之慶祝,花萼相輝樓裡也沒有了嚴格的尊卑長幼,所以白龍和丹龍才可以那樣近距離的與楊貴妃交談說笑。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逢年過節,喜氣洋洋,大家在這一天可以不同在意那麼多禮儀規矩,身心放鬆,盡情娛樂。這種封建王朝少見的模糊了階級的時刻,也側面說明了唐朝的民風開放,包容度高的盛世風采。


森林鹿:最開始我只是一個粉絲


忠實“唐粉”森林鹿的第一本作品《唐朝穿越指南》,寫於大概8年前,一經出版,便受到讀者的追捧和好評。馬伯庸寫作《長安十二時辰》時,也從此書中受益匪淺,他稱森林鹿為一位“非常專業嚴謹的唐史研究專家”。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唐朝穿越指南》森林鹿著

磨鐵圖書出品


說到和唐朝的緣分,卻遠遠早於8年前。


在網絡文學剛剛興起的2005年,網文還不像現在這般繁榮多樣時,森林鹿就嘗試寫作以唐代為背景的融合歷史和想象的古風小說。


她最開始純粹是一種粉絲心態,想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為主線,寫作一本歷史小說。”


這樣的雄心壯志讓她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了幾十萬字,發到網上,卻被潑了涼水。


有專業人士看了她的小說後指出了一些事實性錯誤。比如森林鹿寫“兩人坐在椅子上傾心交談”,被指出:“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桌椅。還有包括其中人說話的方式也被指出和當時的歷史環境不符。”


有的作者聽到這話可能一笑而過,覺得對方雞蛋裡挑骨頭,但是森林鹿卻深刻反省了自己在專業歷史知識上的能力不足。


她決定放棄一時的流量,不想著以脫離史實的狗血劇情譁眾取寵,而是決定做一個細緻的調查研究,儘自己最大能力,從無邊無際的學術資料和古代典籍中,還原唐朝真正的風貌。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最開始當然是為了寫小說,但越研究,越調查,森林鹿就越是深深陷入到知識海洋中。


關於唐朝的資料多如繁星,怎麼找到自己需要的?怎麼判斷是可靠的?


好在那個時候,互聯網已經普及,大大小小的興趣社群也在網絡上逐漸被完善,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森林鹿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


這其中有和自己一樣的業餘愛好者,他們在一起相互交流,討論激勵,讓興趣持久地保持下去,也有研究唐史的專家,高校學者,她虛心請教,得到了可靠的第一手學術資料,甚至學到了專業的史學觀和研究方法。


在兩年多的準備之後,森林鹿寫出了《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


在凹叔看來,這兩本書是通俗易讀又風趣幽默的唐代百科全書,全方位無死角,指導現代朋友無憂穿越唐朝。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兩本書也可以說是“唐背景小說寫作指南”。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長安一年四季都最流行穿什麼時尚服飾?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大家宅智鬥小三保住正主地位?所有古代小說,幾乎都可以在這兩本書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點。


在《唐朝穿越指南》的第一章《夜禁制度》中,森林鹿就寫到長安城內的宵禁嚴格,晚上隨便出來溜達是要被抓住行刑或者定罪的。


但是有一個時間點卻是例外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燈節的三天。


怎麼樣,是不是很耳熟?這個上元燈節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最核心的設定,如果這三天的夜晚,大家都不能出門,馬親王的這個故事可就不成立了。


迴歸初心:寫一個“真實”又離奇的故事


2014年的時候,森林鹿說:


“學習和寫作《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的初衷,其實是想寫一部以李世民陛下為主線的‘歷史小說’。這兩本書裡的內容,都只是為寫小說而預先做的功課而已。”


2018年,森林鹿將自己的想法變成了事實。


她在考據了初唐風物民俗,社會人情,階級百態之後,寫下了一本歷史小說。


這本小說就是《唐宮奇案》,2018年在網絡連載時就受到了熱烈追捧,並獲得年度阿里文學星辰獎“潛力改編獎”。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森林鹿曾說,希望自己能夠兼具傳統歷史寫作的事實考究,又能結合西方創作幻想故事的磅礴大氣。


在凹叔看來,森林鹿這一本《唐宮奇案》做到了。


除開真實可考的歷史背景與跌宕起伏的劇情,森林鹿還為這本小說注入了一點現代人的靈魂,借女主角魏叔玢之口,連接了那個熱情開放的大唐,和追求自由獨立的現代。


我們從中也可以看見,唐代人的思想的包容,超前,都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


凹叔賣個關子,下一段再講《唐宮奇案》中關於女主角魏叔玢所代表的的女性形象的內容,我們先來看看整個故事的脈絡和走向。

公元626年,是李世民登基的年份,這一年前後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是突厥侵犯唐邊境,太子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東宮中的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悄悄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你。”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唐太宗李世民


這是第一件大事。但並不是一切事件的源頭和開端。


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就與太子李建成以及皇四子李元吉素有嫌隙。


早年唐高祖李淵太原起兵奪得天下,李世民是主要的出謀劃策之人,當時李淵承諾開國後立李世民為太子,事成之後卻沒有兌現,就埋下了兄弟離心離德的種子。


天下既定,太子李建成又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而李淵夾在中間,優柔寡斷,沒有定見,再次加速了兒子們的兵戎相見。


於是這就有了當年的第二件大事——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事後,李世民再殺李建成、李元吉諸子,並將他們從宗籍中除名。


李淵退居太上皇,將朝廷諸事交於李世民,次年,李世民改年號為貞觀。在一場千年聞名的血腥政變之後,唐太宗李世民開啟了大唐盛世,拉開了一個偉大時代的帷幕。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但《唐宮奇案》中所講述的,並不是初唐年間這一場令局中人心驚膽戰,改變了諸多人命運的政變,它所講述的是一場餘波,一段隱藏在這次突變之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時間來到貞觀九年,當年的太子李建成和皇四子李元吉已經成了一抔黃土。李建成和李元吉諸子已成亡魂,但他們家中的女眷卻得以保存性命,入了大唐感業寺,成為皇族的邊緣人物。


故事從一場貴族婚嫁開始。


當朝宰相魏徵長女魏叔玢被父親許配給了大自己幾十歲的程咬金,以換取五萬絹彩禮。


彩禮換來做什麼呢?魏徵希望以此金讓兒子娶博陵崔氏女。


唐朝是個非常看重世家門第的朝代,北方有幾大世家,為千年舊族,代表了封建社會中世家門楣的最高等級。


博陵崔氏,在唐代就曾出過15位宰相,可想而知其是何等的名門望族。


魏徵為了與博陵崔氏聯姻,欲將長女魏叔玢嫁與程咬金續絃。


這其實是一場赤裸裸的交易。


魏叔玢不從,違抗父命,憤而逃婚,在此過程中,結識了太上皇幼子,李世民十四弟,李元軌;以及大駙馬柴紹之女,紫虛觀女道士柴瓔珞。


三人還沒在一起,商量出怎麼逃婚,又意外捲入了一場兇殺案件。


此案非比尋常,死的不是別人,是另一場婚禮的新娘。


而這個新娘,就是前太子李建成的長女李宛昔。

這起案件為何特殊,一是因為死者身份特殊,涉及前朝舊事,昔日太子,二是關係敏感,很有可能牽扯出更大的宮廷秘聞。李宛昔的遺物中有一枚血玉韘,非女子物,而是男子所有。


眾人皆猜測李宛昔可能是有了情郎,但在魏叔玢,李元軌,和柴瓔珞的調查走訪之下,發現這枚血玉韘卻是當朝太子李承乾之物。


此若為真,則意味著兩重險秘,一是當朝太子戀上已故謀逆前太子之女,二是侄子戀上親叔叔之女。事情若敗露,當是醜聞一件。


於是圍繞於此,眾人或遮掩,或隱藏,或說謊,或鋌而走險。昔日大唐背後的陰暗處被不斷剖開,人心之間的善惡纏鬥,權力之間的相互制衡,宮內和境外雙方勢力的湧動,開啟了一場波雲詭譎的陰謀與迷霧重重的疑案。


魏叔玢:我想過我自己的人生


現在來說說女主角魏叔玢。


魏叔玢,很倒黴。


明明是相府千金,又正當花樣年華,卻被親生父親許配給了五大三粗,還大自己幾十歲的程咬金。


若是隻為了門當戶對締結良緣也就罷了,畢竟程咬金也是千古留名的人物。


可是魏叔玢心有不甘。因為父親此舉,卻是厚此薄彼,他送自己給程咬金續絃,只是為了換取五萬絹,為兒子求得高門之女,結交世家,光耀門楣。她魏叔玢,不過是個工具,是個手段,是個籌碼。


古時候,女子從父命婚戀嫁娶,是天經地義之事。


看破了這些世間紅塵往來的女道士柴瓔珞說:


“這世間無論是高門大戶,還是棚舍草廬,家業都把持在為夫為父者手裡。男子自身有疾,為了求生,那是不惜傾家蕩產孝敬醫人的;輪到婦女生產小兒患病,當家的就要算計了,如若醫藥費太貴,乾脆就不治,反正女人死了可以再娶,小兒死了可以再生。”


她說:


“天道輪迴,世法平等,最大的不公莫過於此。”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可是魏叔玢偏偏要和這不公抗爭。


為了逃婚,她在李宛昔的陳屍現場,不惜口出驚言——“是我殺了一娘!”


她藉此舉讓自己捲入這場宮廷風波,以暫時逃離父親的指婚,逃脫她意難平的命運。

這之後,少女走上一條本不在計劃之中的道路,在這紅塵世間,也慢慢知曉了自己的心意。

吳王李元軌為李淵十四子,太宗李世民十四弟,和魏叔玢一起追查李宛昔死亡的案件真相。他雖是皇族,貴胄加身,但一年紀輕,二沒有戰功,三生母出身低微且早逝,令其在朝中地位尷尬,又因為長於深宮,腹背都要受到婦人的掣肘,日子過得並不舒暢。


其同母胞妹一直被尹德妃禁錮,他一心想要救出妹妹。


在此過程中,魏叔玢為救十七長公主,盡心竭力,將一條綠錦披帛圍在了她的肩頭。


李元軌對此心存感激,也或許是產生了些依戀之情。


此時魏叔玢正處在逃婚風波之中,為解救她的困境,李元軌脫口而出:


“你就要被冊立為我的吳王妃。”


他希望通過讓魏叔玢和自己成婚來幫助她,來感激她。


他是翩翩少年郎,心中有高義,魏叔玢意識到自己對他也有芳心湧動,但是她卻清楚地明白,她與李元軌之間還不是愛情,至少還不是對等的愛情。


所以她說:


“十四郎,你忘了什麼沒有?”


“忘了什麼?”李元軌茫然。


魏叔玢說:


“你忘了問我,願不願意。”

一次簡短的對話,卻可以看出魏叔玢心中的渴求:

我不是任何人的附庸,我是我自己。

森林鹿借女主角魏叔玢之口,為當時的女性吶喊,為她們可貴的覺醒意識喝彩。這一切是有可能的,因為“大唐”,正是這千年歷史中,最開放,最包容,最偉大的時代。


一次冒險,一次發現


一起突如其來,牽扯甚廣的命案,兩位天真少女在封建王朝的不同命運。

武德年間那場驚天政變,貞觀年後,盛世太平背後的陰影和危機。

異族復仇,域外勢力,宮闈秘案,朝局政爭。

最講究最考據的作家森林鹿,這一次將在《唐宮奇案》裡帶來有關大唐,有關長安的新故事。


想知道唐朝人怎麼稱呼“爸爸”?公務員升職加薪法則?


在這一段故事裡,初唐全景將隨著故事的推進而被逐一展現,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時代風貌,風土人情,都將在細緻考究的文字中綻放出耀眼的光彩,還原人們心中的盛世大唐。

而故事中每個人的命運,也都似浮萍,在時代的因果中飄搖。

驟雨來襲,也許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找到事情的真相,也是逃離那束縛自己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