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南海 越菲馬三國

越南:非法佔領島礁最多的國家

南海諸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早在元代(公元1271368年),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中就有“萬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邐如長蛇,橫亙海中……原其地脈。歷歷可考。一脈至爪哇,一脈至渤泥及古裡地悶,一脈至西洋遐崑崙之地”的記載。其中所說的“萬里石塘”,指的就是包括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

1946年12月,中國海軍收復南沙群島登上太平島時,登島人員還在島上發現一座中國古代寺廟和一些海南島漁民的墓碑,碑上刻的年號從明代的“宣德”(公元1426-1435年)“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一直到清代後期的“咸豐”“光緒”。

中國先民長期開發的遺蹟,甚至直到今天仍然留在西方殖民者東來以後對南沙群島一些島嶼的英文命名上。譬如,鴻庥島的英文名稱 Namyit來自海南方言的“南乙”渚碧礁的英文名稱Subi來自海南方言的“醜未”,而中業島的英文名稱Titu更直接是海南漁民俗稱“鐵峙”的音譯。

但是,自上世紀後期以來,南海周邊國家相繼對中國南海諸島無可爭議的主權提出了挑戰。歷史上,越南曾經完全承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1958年9月4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領海寬度為12海里(222公里)的聲明,明確指出南海諸島屬於中國領士10天后,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范文同致函周恩來總理,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承認和贊成中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證明。直到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教科書《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課中也寫道:“從南沙、西沙各島到海南島、臺灣島……構成了保衛中國大陸的一座長城。”

誰知到了1975年南北越統一後,越南的態度驟然改變。不僅“接收”了原先南越偽政權在1973年非法盤踞的南沙群島南威島張來歷不明,20世紀70年代現世的所謂19世紀越南封建王朝時代的古地圖《大南一統全圖》為依據,聲言中國的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包括除黃巖島外的中沙群島)“自古就是越南的領土”。

在這張對中南半島海岸線與中國海南島的形狀、大小、位置都描繪得相當精確的地圖上,清清楚楚的越南中部海岸外的近海沙洲“黃沙”與“長沙”,卻被越南人指鹿為馬地認做距離越南海岸線有300-400公里之遙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連南越西貢偽政權在其“白皮書”裡也承認,這2個群島“沒有畫在正確的位置上”)。

對此,早有論者辛辣地指出,以這樣的邏輯,只要越南人願意,甚至可以把圖上的黃沙解釋成2000公里外的爪哇島。

儘管所謂歷史證據如此蒼白無力,越南仍然頑固地堅持其侵略立場。在今天的越南官方地圖上,南沙群島被作為“長沙島縣”劃入越南慶和省(省會芽莊),西沙群島則被作為“黃沙島縣”劃入蜆港直轄市,而越南在佔據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基礎上劃出的所謂經濟專屬區,更是將中國南海佔去了一大半。

目前,越南佔據南沙群島中的近30個島礁,是非法佔領沙島礁最多的國家。從1986年越南首次在南海採出石油起,其相繼在萬安灘附近打出的“大熊”“青龍”油田已侵入中國傳統海疆線。目前,越南已從一個貧油國變成了東南亞第3大產油國。越南一直沒有打消從南沙群島海域攫取更多石油的念頭,2011年6月9日,越南武裝船隻在萬安灘海域驅趕正常作業的中國漁船的直接起因,也是越南石油勘測船在這一海域非法勘探。

菲律賓:無中生有的“卡拉延群島”

越南雖是現今佔據南沙島礁最多的國家,但最先染指南沙群島的東南亞國家卻是菲律賓——儘管菲律賓的領土範圍早在殖民地時期就已確定。

直到1961年6月17日,菲律賓還在第3046號共和國法案《關於確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中承認;“鑑於菲律賓憲法說明,國家領土包括:根據1898年12月10日美國和西班牙締結的《巴黎條約》割讓給美國的該條約第三條所述範圍內的全部領土”,而此條約第三條規定“西班牙現將被稱為菲律賓列島的群島,其中包括位於下列各線內的諸島嶼割讓給美國:一條線從東經118°到東經127°沿著或靠近北緯20°由西向東穿過巴士海峽航道中間,然後沿著東經127°到北緯4°45′,沿北緯4°45′到與東經119°35′的交叉點,從東經119°35′到北緯7°40′,沿北緯7°40到與東經116°的交叉點,然後,再以一條直線到達北緯10°與東經118°的交叉點,再沿東經118°到達起點。由此可見,菲律賓的領土根本與中國的南海諸島涇渭分明,完全不相干。

然而早在上世紀50年代,菲律賓就對南沙群島起了覬覦之心。1956年3月馬尼拉航海學校校長托馬斯克羅馬帶著40人探險隊前往南沙群島勘察,聲稱發現了個“無主地”,將其命名為“自由群島”,並宣佈其為菲律賓領土。在南沙群島的最大島嶼太平島上,1946年中國海軍收復南沙時設立的“太平島”大石碑與刻有“固我海疆,保我國土”的石碑均被其砸壞,太平島也被其擅自改名為“麥克阿瑟島”。

托馬斯·克羅馬的海盜行徑,引起海峽兩岸的一致反對。其時,臺灣當局以罕見的強硬態度表示“唯有以實力來約束此一狂人之幻夢,方足以維護我南沙群島之領土與主權”,隨後半年內,臺灣當局先後派出3批次海軍艦艇編隊巡弋南沙群島,並重新派軍駐守這一南沙群島最大島嶼(此前,國民黨曾派兵駐守,1950年5月國民黨軍隊撤離太平島),直到今天。當時,國民黨軍還在北子島附近抓獲托馬斯克羅馬的弟弟費拉蒙·克羅馬,其正準備登島實施非法活動,在其書面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後將其驅逐。

就是這樣一場荒唐的鬧劇,竟然成了菲律賓日後對南沙群島提出領土要求的主要證據。

1956年5月19日,菲律賓前副總統兼外交部長加西亞宣稱:“這些島嶼接近菲律賓,既無所屬又無居民,因而菲律賓繼發現之後,有權予以佔領。而日後其他國家也會承認菲律賓因佔領而獲有主權。”

70年代起,菲律賓佔領了南沙群島第二大島中業島與馬歡島、費信島,面對海峽兩岸的抗議聲浪,菲律賓同樣自欺欺人地聲稱:菲軍佔領的島嶼不屬於南沙群島,而是南沙群島以外的無人島,並在1978年6月11日發佈第1596號總統法令,悍然把南沙群島中的33個島礁、沙洲、沙灘,宣佈為菲律賓領土,命名為“卡拉延群島”,並在中業島設置所謂“卡拉延市”。

目前,菲律賓侵佔著南沙群島東部的9個島嶼,並在中業島(見圖⑤)修建了可起降C-130運輸機的機場、兵營、海防工事、指揮通信設施,島上駐軍超過100人。菲律賓所佔南沙島嶼從數量上雖不如越南,但質量上卻在非法佔領南沙群島的國家中首屈一指。在南沙群島面積最大的10個島的中,菲律賓控制了5個,即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馬歡島和南鑰島。相比之下,越南盤踞的最大島嶼南威島(面積0.15平方公里)的大小不足中業島的一半。

馬來西亞:大肆開發南沙群島資源

如果說,越南和菲律賓還在想方設法為自己侵略南沙的行徑尋找一塊“羞布”,那麼馬來西亞的“理由”就異乎尋常的簡單: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馬來西亞的200海里(3704公里)經濟專屬區內,因此屬於馬來西亞。眾所周知,地理遠近不能改變領土歸屬,否則距離印度大陸800公里在孟加拉灣上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就屬於緬甸和印度尼西亞了。

儘管毫無法理依據,但是馬來西亞還是於1979年12月21日一意孤行地出版了新的臨海和大陸架疆域地圖,改變了原先承認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立場,把南沙群島南部的12個島礁劃入其聲稱範圍。1983年8月20日,馬來西亞海軍以演習為名,侵佔彈丸礁,3年後故技重演,侵佔光星仔礁和南海礁。目前,該國已佔據南沙南部的大約10個島礁。

在2011年5月以來在日漸升溫的南沙群島爭端問題上,馬來西亞顯得相對低調,原因不外乎兩點,其一,是馬來西亞佔據的島礁位於南沙群島最南端,與中國的海上力量間有越南、菲律賓所佔島礁做緩衝,無須貿然出頭;其二,是馬來西亞從中國的南沙群島中攫取的經濟利益,是越菲馬三國中最多的,可以說,馬來西亞是“悶聲發大財”。

馬來西亞在南沙群島海域的油井數目,超過了南沙群島爭端國家在此海域的油井數目總和的一半。馬來西亞在南通礁至曾母暗沙之間海域打油井近100口,其中在曾母暗沙海域發現儲量豐富的天然氣田,馬來西亞將其命名為“民都魯氣田”,是世界上單一地點天然氣產量最多的地區。正是利用南沙群島的油氣田開採的天然氣,馬來西亞在其沙撈越州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壓縮天然氣廠。

除了滾滾進賬的“石油美元”外,馬來西亞還在大肆開發南沙群島的旅遊資源。馬來西亞佔領下的彈丸礁所在海域適宜開展潛水運動,馬來西亞通過填海,在彈丸礁建造了一個小型機場(這使得彈丸礁的陸地面積擴大了3倍,一躍與中業島相當),在島上修建了擁有86間客房的三星級酒店度假中心。自1994年起,彈丸礁作為一個旅遊景點成為南沙群島中唯一一個對外界開放觀光的島礁,其知名度越來越高,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錯誤地認為拉央拉央島(馬來西亞對彈丸礁的非法命名,意為“燕子島”)屬於馬來西亞。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缺乏約束

由於周邊國家相繼提出無理要求,在南海地圖上便形成了現今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的主張線均嚴重侵入我國傳統海疆線,而他們彼此的主張區域之間也存在大量重疊的犬牙交錯的亂局。此外,印尼雖然沒有捲入南沙群島的領土爭端,但其單方面宣佈的納土那群島專屬經濟區,也侵入了我國傳統海疆線

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中國做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金邊簽訂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曾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就。然而,儘管這個宣言明文規定,“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擴大化和影響和平穩定的行動”,但隨後的事實證明,只有作為南海諸島主權擁有者的中國進行了自我約束。

而由於“宣言”對於單方擅自改變現狀的懲罰缺失,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在南沙進行“主權”宜示、資源掠奪的活動反而變得愈演愈烈。就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訂後半年,2003年4月9日,越南在南沙群島南威島舉行了所謂“解放南沙”28週年紀念大會;同年4月,菲律賓在中業島舉行了“設立卡拉延市25週年”紀念活動。5月,馬來西亞在彈丸礁附近海域舉行了拉布安國際海上挑戰”娛樂競技活動”……幾乎是同時,三國心照不宣的行動儼然達成了某種默契。至於石油開採方面,根據世界權威能源諮詢機構HS公司2008年數據統計,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文萊)在我國斷續線兩側鑽並1900餘口,授出合同區域共計143個,區塊總面積達266萬平方公里,發現240個油田,已探明石油可開採量147億噸,天然氣41萬億立方米。在我國傳統斷續線內油氣田有53個。我國南海石油正以每年7500萬噸的速度向外流失,已經超過了大慶油田一年的產量。

2020年已是《南海各方行為宜言》簽訂的第18年,南海局勢表面的平穩,是來自於我國積極推動海上各領域的合作,讓多方共贏。但美國不斷在南海“自由航行”也提醒著我們南海局勢只是表面平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