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怎样理解“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的?

幸福一家人wjy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 · 唐纪》,打天下,和建设天下一样,甚至更难,充分说明守业比较当初的创业更不容易。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从贫民到皇帝,完成了伟大的逆转。开国之前,一大批文臣武将围在他身边,那时都是有个共同的目标的,就是推翻元朝的统治。

明朝建立,这批人都是躺在功劳薄上的开国功臣,他们以为自己是对国家有功劳的人,所以身上肯定有傲气,霸气。

他们当中,有些人比朱元璋的能力一点也不次,到了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了,人性的弱点中的自私自利会越来越严重,都觉得自己应该多占些,不吃亏才最好,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不好协调。

朱元璋也在胜利后,大肆屠杀大臣,是排除异己的自私在作怪,他要让他老朱家的皇位永远流传,他要把这些知道他底细的,同甘共苦的将士和文臣统统杀掉。

可他的子孙,除了几个稍微有点作为的,其余的都不值得一提,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却输在子孙手上。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道出了真理。


sddz以书润心


我感觉正更像是一句劝谏之言。

  • “打江山易?”这句话跟开玩笑似的,没见过哪个开国皇帝是真真的躺来的,不用我多说什么,肯定大多数人更认可“打江山难”,所以这句话是相对而言的,只是强调了“守江山”的难度之大及重要性。

  • 有句话叫“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细细品味与“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有着那么一丝联系。打江山好比兄弟共患难,腥风血雨一同闯过来,终于可以坐江山同富贵了,却各怀鬼胎,尔虞我诈。

1.打江山心齐,守江山心散

打江山也能算是起义阶段,这时候民心所向,大家齐心协力,反正不反抗就是等死,所以目标空前的一致,团结起来就很容易了。而守江山就不同了,大多数人都得看过宫斗戏吧,皇子之间都打的不可开交,更别提让外人跟你们齐心了。

2.打江山专,守江山广

打江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着怎么把本朝灭了,不用顾虑其他(相对而言,主要讲的是目标),守江山就不同了,军事、农业、百姓、文化等等方面,相对于打江山时要考虑的更多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安于现状就可以,还要发展。

3.打江山毫无顾虑,守江山忧心忡忡

打江山好比一锤子买卖,基本上就是成与死,毫无牵挂,放手一搏往往更为勇猛。而守江山就不一样了,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暂且不说,得天天想着有没有人像自己一样去造反,想着有没有人要害自己等等。


  • 我所知的“打江山易,守江山的”的代表可能就是隋朝了,看过隋唐相关影视剧的应该也都深有体会,杨坚得天下真的要比其他开国皇帝容易了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腥风血雨,守天下就不用多言了,40来年就玩儿完了。

  • 其实我感觉有点暴发户的感觉似的,可能不太恰当,但是面对奢华的生活,好多人都是搂不住的,反正我要是发财了应该管不住自己。
  • 当今生活、工作也是一样,考大学相对容易,可是大学期间真的学出点什么真挺难;找个老婆还算容易,维持婚姻美满就没大么简单了;生个孩子也还算不困难,把娃抚养成才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啊,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安稳生活,有了钱了却不会过了,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语留人


为什么说打江山容易而守江山难呢?这首先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因为打江山的创业者具有一种很强危机感,他们在原有基础从不满足,而是在不断挑战自我,所以在东征西讨的军旅生涯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而守江山的守业者为什么更难呢?因为此时此刻,心态与早期已经不同,守江山的人已经失去原来打江山的勇气,只想守住自己手中的一切,惧怕任何变革和改变,所以发展的脚步就会放慢,这样一头雄师迟早就会变做了一头肥猪,从壮志雄心创造历史到贪婪享受抱残守缺,这样最终的结局就是自己把自己送到了屠宰场。


浦又京


打江山是为争权夺利,招起贫困受难民众,易齐心协力奋斗甚至拼命易夺取江山。一但有了权,享了福会忘了为人民保权保利,忘了教育后代而变成多为己少为民往往会失去江山。

要保江山为人民利益,以正法严律真对每个人,特别是有权之人必须严以律己。


快乐在于发现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见字如意:打下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守护江山苦难。

简单剖析下:打江山的背景往往农民起义,至于农民爆发起义的原因则是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这时有人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有了后面的打江山的局面。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何尝不是当朝的统治者的疏远朝政活着暴虐无道呢,这就是说他没能够守好江山。

从佛学角度讲,打江山和守江山是密不可分,无打江山的易,则无守江山的难,无守江山的难,亦无打江山的易,二者互为因果。

从概率学角度讲,打江山大多是一两代人的事,而守江山则是后面历代皇帝的事,故而守江山的难度远大于打江山的难度。也是我们俗称的富不过三代。

从兵家角度讲,打江山的时候,常伴瘟疫、饥荒、旱涝此为天时,朝政腐败,疏于国事此为地利,民不聊生,起义军民心所向此为人和。打江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守江山正好反之,故而打江山易于守江山。

从成功学角度讲,打江山者需要民心所向,必须严于律己,不成功变成仁,所以其能力、心性都得以锤炼。而守江山者,生于富贵,不知居安思危,更要面对权力的诸多诱惑,迷了方向,失了本心,何谈能力?故而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

总之,既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迈,亦有秦传二世,便可亡国的悲哀。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未有暮色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个人理解如下。

打江山并不易,所谓易只是相对守江山难而言。打江山时,天时已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往无前,齐心协力,在成功路上不瞻前顾后,思想高度统一与一致,成功概率相对高。

守江山难,难在:1.以打江山思维去守江山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大秦,打江山时用法家思想,守江山再用法家思想则太过暴政。所以守江山人转变思维难上加难。2.守江山非一人千秋万代,需一代一代传承。所以在选择继任者问题就非常难,中国有句古代,富不过三代就充分说明守江山在代代传承上难度非常大。3.守江山时竞争更大,对手无时无刻想取而代之。内部本身更是挑战多多,大多数江山皆是从内部被攻破就是明证。

以上为本人认知,欢迎吐槽分享讨论[玫瑰][玫瑰][祈祷][祈祷]





疯传子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打江山易:可以说是大家志同道合的去做一件事情,大家可以同心协力,大家各司其职的朝着目标去,处于上升期,创造期。这样有共同的目标,反而在一起很容易成功。

二、守江山难:到了守江山这个阶段,说明目前是已经取得了事业的初步成就和成功,但是有一点成绩很多人就急于想要享受,各种利益交织,欲望多,很容易内部就分崩离析。

阶段不同,心态不同,造就这种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局面!


贵可春秋


打江山时容易统一思想和步调,纠结少一些矛盾亦少!而守江山会各怀鬼胎不能形成合力,典型的李自成都成功了,但自己人的放纵,把大好局面葬送!


阳光明贞


打不容易,守更难。人的私欲根深蒂固,贪图亨受是每个人的欲望,谁能无私?无权利的欲望?


用户6033793906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就好比建一栋房子,要比拆一栋房子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