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功底不錯的人,是不是都會畫畫,還是和普通人一樣?

戲說黃梅


儘管常言道:書畫不分家,但是,畫畫和書法畢竟還不是一回事。

現代書法家,是畫家的也不多。而且,有些開始學畫畫的,後來居然去學書法了。


例如,劉炳森先生就是這樣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也是這樣的書法家。鄧散木也是後來學書法,他的愛好是畫畫。還有費新我也是學畫畫的,後來學書法了。

為什麼學畫畫,後來沒有繼續繪畫,卻學書法了?

各人有各人的至愛的選擇,但是,學了繪畫學習書法就更容易一些,學了繪畫學書法也要更容易,而且會更好一些的。


那麼,有沒有學書法的,後來學畫畫了?當然也有,而且成為書畫大家的,要數吳昌碩先生了。

吳昌碩年輕時,就專學書法、篆刻,也喜好詩歌。他來到上海以後,認識了一批上海的大畫家,例如浦華、任柏年,經常一起作畫、題詩。有一次、任柏年對吳昌碩說,你是可以畫畫的,而且一定會畫好的。


吳昌碩本來也有一點繪畫基礎,但是,覺得自己畫的不好,進步很慢,就把精力主要用在書法研究上了。經過任柏年的肯定和鼓勵,吳昌碩就大膽學畫了,終於,在任柏年、浦華這些大家的的鼓勵之下,進步快速提高起來,很多方面比亦師亦友的任柏年、浦華還要好一些。


吳昌碩從書法、篆刻的功底上開始學習繪畫,終於成為近代詩、書、畫、印全能的美術家大師,還培養和影響了一批畫家,他們都成為中國最優秀的美術大師了。例如吳昌碩的直接弟子潘天壽,也是詩、書、畫、印全能的大師。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但恨不能成為吳昌碩的弟子,但是,齊白石先生學習吳昌碩比他的弟子更接近吳昌碩的風格。


既然書法和繪畫不同,那為什麼在人們的印象裡,書法家也是會畫畫的,他們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樣呢?

其實,這是大家不太瞭解中國繪畫史和書法史。

例如唐初的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四人中,只有薛稷是畫家。

宋代的,四大書法家沒有一個是夠專業的畫家。

不過,中國歷史上的很多大書法家,他們確實都是書法家。


例如,米芾雖然不是畫家,但是,也能塗抹幾筆,而且蠻有味道的,他用書法的“點法”居然開創了一個“大米點”的山水畫流派。

蘇軾喜歡畫畫的不得了,看錶弟畫竹子那麼好,心裡總是發癢癢,但是,他沒有表弟專業功底,只好信筆雨墨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居然也開創了寫意畫竹的流派!

明代文學家詩人徐渭,書法功底厲害了,也喜歡畫畫。他的畫畫專業和功底也是不錯的。但是,他也學習蘇軾逸筆草草的畫一些花花草草的東西,居然是寫意花鳥畫的祖師爺,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都崇拜的不得了。可見徐渭畫畫的本領多高。


但是,可嘆的是,大書法家董其昌,是一個畢恭畢敬學習畫畫的人,他對元代畫家黃公望簡直五體投地的崇拜了。可惜一輩子也沒有開宗立派。

這些書法家還算的學成了畫畫,多多少少對畫畫的貢獻也不小。

可是有些書法家,愣是沒有把畫畫學成。例如舒同先生就非常喜歡畫畫,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把畫畫給學出來。

跟舒同先生差不多的還有郭沫若先生,也是非常喜歡畫畫,業餘時間,除了寫字,也喜歡塗抹幾筆荷花啊梅花的。但是,終究因為工作太多,並沒有把畫畫學成。

其實,郭沫若舒同,他們的書法也是業餘學出來的呢!

而啟功先生卻是從學畫畫的半路,因為一個大丈夫的發怒,就把畫畫給辭了,一心要把書法學好。


原來,啟功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同學認為是個好畫家,經常求他畫畫。

有一次,啟功畫的山水畫剛完成,就徵求同學題什麼字合適呢?沒想到這同學也忒真率,就說,你的字不行啊,我得請別的同學寫了。

哪知這同學說話無意,啟功心裡多受打擊呀。於是,啟功先生決心一定要把字學好。他最終成為一名著名書法家了。而且,很多人居然還不知道啟功會畫畫?

所以說,書法家不是不學畫畫就可以會畫畫的,畢竟書法和畫畫還是不能直接相通的。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很難有定論。據我看早期繪畫與書法還是分開的,比如較近的宋畫,從許多名家如范寬,馬遠,夏圭等宮廷畫家的畫作上來看,其書法功底並不足。到現代,許多工筆畫家的書法也是比較軟弱,然而其畫作依然神采飛揚。歷代書法家,或精通書法,不研究繪畫,或如董其昌輩妄談繪畫流派優劣,自己作畫則力不逮意。所以說這兩者並無必然聯繫。但是研究元代以後文人繪畫,尤其是山水,則書法功底對繪畫很有裨益,題字落款,書法好當然是必備的素質。



你若是樹藤


肯定的回答書法功底好對畫畫是有幫助的,不敢胡說,親身經歷。兩個條件是必須的1是書法達到一定境界,而且不僅僅是寫的好,而是要知其因!

2是要學過畫,正規的學習。

然後就是在悟性的指引之下如何的把書法用筆轉化為畫畫的用筆,雖然沒有本質不同,但還是有所差別。

另外,書法書寫過程中對字的結構把握長期訓練,同樣有利於對物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書寫的高級心境和畫畫高級心境相合。故而書法功底深可能會在畫畫上更有優勢。

現在書畫俱佳的少了,看三十年前的優秀畫家無不如此!

我從去年開始零基礎學畫,一年多光景,感覺進步還是比較快的,發幾個作品大家指教![祈禱][祈禱][祈禱]











闢庸書畫聊齋


書畫同源,不同功。書法好可以不會畫畫,但畫畫的不會寫書法的話,畫到一定程度就容易畫不動了,其品味和筆墨格調也上不去,也只是會畫畫而已,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寫意畫。現在大多數的畫家不會寫書法,而寫的是美術字也叫畫家字。理論上的一個說法,即:書法是中國畫的審美前提,書法的高度決定了繪畫的高度。現實中,畫上十年左右甚至幾年,就可以會畫畫成為畫家了,但要成為書法家,至少需要二十年,也不見得一定能成。




生命的追問


你好,中國畫技法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與長時間積累,漸變,最後達到自己的墨色獨特畫風,繪畫包含了花卉,魚蟲,飛禽,大海山川,河流,波浪,人物,等都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斷學習經驗,沒有經過刻苦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書法功底再好,沒有學過中國畫,根本就不知道怎麼畫,等於白紙一張,相反,如果學習過寫意中國畫,一般都會寫書法,因為書畫落款都需要題字,會畫中國畫再學習寫書法可以事半功倍,因為中國畫的寫意技法運筆方式與行草書法有近似之意。謝謝!


冷香軒


應該反過來講,美術功底好寫字不會很差但書法好就未必能畫畫了。繪畫好要掌握的技法遠遠多於書法的技法。本身繪畫作品所承載的內容也是多於書法作品。書法只要掌握了筆鋒運行和結構重心基本上能寫好字了,而繪畫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法就有點、線、面的運用,結構、明暗、虛實以及遠近空間的處理,還有色彩運用等等!


雅青藝苑


未必!書畫雖同源,但書法會更感性一點,更抽象一點,基本就是通過墨色濃淡、線條粗細、字體大小等來予以表達。如果複雜點來講,書法是書家充分發動眼耳鼻舌身意感知世界,經由“心智"注入個人認知意識(義),賦予並投射情緒或無情緒的二元產物,即以黑與白,長與短,肥與瘦,大與小,正與斜,彎與直,潤與乾等為載體……相生相剋,心物(書)相諧的,看似簡單,實則更純粹的藝術。

而繪畫,從感知到認知到表達,"語言“方式會更多樣、更靈活些。這裡就不難看出,不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是要通過表相(作品)的東西,傳遞作者本人的一種意念,即書家理解的所謂精氣神吧!所以,有書法功底固然在"道"上有所悟有所知,但如果沒有長期磨鍊旳畫"技",僅僅依賴於書“技",依然不會有好的作品表達的!

當然,善書又好畫,二者自可相輔相承,相互促進。若善書而不好畫,術業專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切看自己的性趣啦!


之墨堂


那倒未必

書法和畫畫屬於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掌握其中的任意一項,都能幫助提升另外一項,尤其是國畫和書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個會畫畫的人未必能寫很好的書法。一個寫好書法的人也未必能畫好畫。但是,任意一項如果學習的時間足夠長,都會有所涉及。


九一學茶


書法功底不錯的人不見得都會畫畫。雖然書畫藝術有相通之處。但現實當中有很多會畫畫的人,書法寫的並不太好。反之,很多書法功底不錯的人繪畫水平一般,甚至不會畫畫。這畢竟是兩門不同的藝術術,因為業有專攻。


松原老聞頭


我是一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也會得罪一些人。

書畫同源一說,不是說書法和畫畫就是一樣的。古往今來書法和繪畫,不管是水墨國畫還是現在的中國畫, 書法和繪畫水平同時都高的非常少。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樣樣精通很難很難,非常人不可及。

一、不管是否書畫同源,書法和國畫是兩件事。

哪天要是現在王羲之的傳人,拿出一張疑似王羲之的畫。我們是不能隨便說這幅畫非常好的。

我個人是認同書畫同源的,因為水墨國畫和書法,使用工具是一樣,而且主要筆法是相通的。

僅僅我們現在書法界常見的有五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當然歷史上還有其他的書體,僅僅五種書體的筆法非常的多。五種書體的筆法,已經佔水墨國畫中的大部分筆法。當然國畫還是有書法以外的筆法,本來就不同的兩件事情能夠有這麼多共通之處就已經說明有淵源。

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書畫雙絕的只有兩個人:宋徽宗和趙孟頫。

宋徽宗的瘦金體是書法史上最具個人風格的字體,然而在繪畫方面,宋徽宗的皇家畫院更是大大的提升古代繪畫水平。宋徽宗時期工筆花鳥畫水平極高,導致我們當代很多工筆花鳥畫家,落款都是宋徽宗的瘦金體。

趙孟頫書法方面實在是太強了,宋朝之後到現在唯一的能夠和晉唐相比的書法家。我們當代很多印刷字體,來源就是趙孟頫的字。

關於趙孟頫的畫,元四家一說指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還有說二說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不管怎麼說趙孟頫都和同時代畫家關係非常的密切。趙孟頫什麼都會畫,下圖《紅衣羅漢圖》藏於遼寧博物管,趙孟頫署名的畫作。

二、書法和國畫是兩件事,不要簡單的想當然的融合。

比如國畫中的墨分五色,在我們當代很多人有意的想要把這個概念融合到書法中。這樣的做法,既能彌補自己字的不足,又能進入國畫界。

一人有感

我們當代有多少人字好的,又有多少字好的還會畫畫的。

一個行業有真才實學的人並不是很多,現在來說書畫跨行業往往是水平不夠。現在來說書法水平高,一般都說自己不會畫畫。這是有真才實學的書法家對另一行的尊重。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0月17日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