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上有哪些安全性能设计?

聶先森


摩托车方便灵活,是非常好用的交通工具,但是总有人认为摩托车安全性不如汽车,因此摩托车早年也被戏称为“铁包肉”。其实摩托车的安全性主要还是看人,掌握其特性后摩托车也一样可以很安全。而且我们对汽车的安全配置都耳熟能详,但是摩托车上又有哪些安全配置呢?今天咱们就来看看。

1、安全气囊

这条算是凑数了,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基本上标配,而摩托车装安全气囊实属少见,不过确实有,本田的大金翼高配车型就有安全气囊,不过动辄几十万的价格基本上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购买力,因此在摩托车中算是非常小众的配置了。

2、边撑熄火

摩托车边撑就是我们俗称的支架,停车后支撑车身的,边撑熄火功能其实就是在支架后面装了一个开关,当边撑放下去后开关弹开发动机自动熄火,而且摩托车也无法启动。这个功能主要是防止误操作和小孩的。以前发生过摩托车没拔钥匙,结果小孩爬上去拧开钥匙按电启动发动摩托车,如果变速箱没放在空挡的话车辆会瞬间冲出去,非常危险。现在很多摩托车都有了这个功能,安全多了。

3、转向阻尼器,防止死亡摇摆



上图就是摩托车的死亡摇摆,主要是车速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外力干涉导致方向偏差加上高速行驶中车轮的转动惯性被破坏后产生不可控的摇摆,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后绝大多数车手没办法控制车辆从而导致摔车,而且多出现在高速行驶状态,杀伤力很大,因此被称为死亡摇摆。

因此有人就发明了转向阻尼器,装在车把上,这是一个液压阻尼器,原理和汽车减震差不多,可以避免行驶中车把出现多余的偏转,避免出现摇摆。一般多见于大排量车,因为这些车速度高,更容易出现摇摆而且一旦出现很难救车,摔得也很重。

4、安全带

这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计,上图是宝马C1摩托车,自带车棚,而且座椅带靠背,设计有安全带,在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车手被甩出去。不过这也是非常小众的配置。

5、国际挡和国产正三轮的限制空挡



骑过以前的小排量家用摩托车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当年那些70、90、100摩托车的循环档,从空挡开始向前踩依次是1-2-3-4-空,非常方便,特别是下坡时直接往前踩就是空挡,滑行既省油又安静。但是循环档有一个致命的安全隐患那就是在高速行驶中有误踩入1挡的风险。我当年就办过这事儿,当时车速60,下坡时从4挡踩到空挡,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脚下不听使唤踩到空挡后又来了一脚直接进1挡,瞬间后轮尖叫着半抱死了,紧接着就是车身的剧烈晃动,好在及时捏离合器最终稳住没有摔。


因为那些小排量摩托车基本上都是家用代步近距离行驶,所以车速不会太高,用循环档更加灵活方便。但是稍大排量的摩托车速度高,适合远距离行驶,因此基本上都用国际挡,也就是踩1挑2、3、4、5,而且5挡无法进入空挡,这样就避免了高速行驶中误挂1挡的风险。而且国际挡降档操作非常迅速,紧急降档超车非常好用。

而且国内现在生产的弯梁车和一些正三轮摩托车虽然用的不是国际挡但是变速箱也做了改动,4挡无法挂入空挡,对两轮车来说避免了误挂1挡的风险,而对于正三轮车来说可以限制空挡滑行,因为国内正三轮买回去基本上都是拉货的,本身车辆自重就大,刹车也没助力,空挡滑行确实有危险。

6、ABS

汽车上ABS现在已经是标配,没ABS不让上牌,但是摩托车装配ABS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性能车。ABS对骑快车的人来说非常有用,因为摩托车前轮制动力最大,因此高速行驶中紧急制动必须靠前刹,但是前刹一旦抱死车轮就很容易侧滑从而导致翻车,因此一些大排量摩托车都会装配ABS系统防止紧急制动时前轮打滑造成摔车。


爱车大家说


很多,基本上汽车上有的,高端摩托车都会配备,比如cbs,ABS,ASR,最简单的多活塞卡钳,刹车连动,制动防滑,防抱死,牵引力控制……,连安全气囊都配上了。在现代的科技发展中摩托跟汽车的区别其实不大了。





动漫小草


【导语】现如今摩托车的排量和配置已经越来越高了,也有更多的大贸机车在国内发售,国产也有很多大排量做工也越来越好,那么摩托车的动力上来了,对于安全有帮助的配置和设计上来了吗?其实现在的大排量的摩托车,对于安全性有关系的配置也慢慢的普及到了一些中低排量的车型里面,那么对于摩托车来说,有哪些配置有有关于安全性的呢?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

1.车载ABS系统

摩托车的车载ABS系统这两年是越来越普及了,ABS防抱死系统是车轮在刹车快要抱死的时候对车轮进行快速的点刹,让车轮在路面上还能够保持运动轨迹,以此来防止极端情况下的摔车,哪怕是150排量的街车都会配置有ABS防抱死系统,我觉得这个配置是防止摔车的一大利器,基本上在后面换过带ABS的摩托车以后后面再换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不带ABS的车型了。

而且相对其他高端的车载安全系统来说,ABS系统的成本相对低廉,基本上同一款车带有ABS的车型比没有带ABS的车型价格只会贵上几千块,但是相对于没有ABS系统的车来说,有可能摔一次车的代价和成本可能都不止几千块,所以在能够配置ABS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选择带有ABS的车型。

2.防翘头系统

这个系统一般是在大排量重机车上面的配置,我以前开KTM 1290 超级公爵的时候一般都会打开这个设置,因为在一些摩托车的动力可以随便给油就翘头的话,如果油门开度控制的不好,稍有不慎就会翘头翻过来,那种摔车往往都会摔得比较惨。但是如果在开着这个系统的情况下,我试过开KTM1290的时候在2档油门抽到底,就会感觉到车头有一点微微抬起的趋势,但是整体上都是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下,相当于在前轮快要起来的时候就限制动力的输出,以此来达到一些极端的情况下防止因为翘头导致的事故。

3.动力模式

动力模式则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一般也是在一些运动的车型上会配置有功能,如果是在路面抓地力极好的路况上可以选择赛道模式,这样子的话车子的动力输出会更加直接和快速,如果在湿滑的路面或者有雨雪的路面就可以选择湿地模式,为什么这个动力模式会和安全有关呢?这是因为如果是在地面湿滑的时候,可以选择湿地模式以此来让发动机限制动力输出,防止加速的时候后轮出现侧滑,这一项的安全配置相对有点牵强。

总而言之,现在的车商在摩托车上面的研发和投入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可以骑到的摩托车配置也越来越高,相对以前没有任何辅助的摩托车来说也更加的安全,所以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尽量购买配置更高的重机车吧。


明说汽车那些事


(买车用车,了解汽车行业内幕,平行进口车报价,请关注“车兔宝”,私信必回,24小时做你的私人汽车分析师---车兔宝,天津最靠谱的“途乐”专卖大本家)


基本上比较常见的就是 防抱死制动系统+联合制动系统了,但其实要说真正的安全性能设计绝对不止这些!简单说四个相对并不常见的安全性设计。


  液压滑动离合系统:液压离合的作用就是降低离合器的硬度。重手程度使离合器变得更加轻便,用一个小指头就能扳动。第二个作用就是增加离合器的线性程度,操纵离合的整个过程轻便、线性。能够在降档时减低引擎煞车的力道,获得较顺畅的骑乘感受,在升档时也能辅助离合器系统,让离合器拉杆可以更轻松的操作,比如汽车2档高转速回油,就会感受多很明显的引擎刹车拉车感,而滑动离合作用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快速换档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只要有离合存在,快速换档就很难真正实现,因为你总要去控制离合,控制离合就需要时间,快速换档系统就是最大限度的解放离合,通过增加组件自动控制离合,同时反馈给ECU做出油门控制。快速换档系统能够覆盖百分之70-80的换档动作,也就是不用操作离合,直接进档或者退档。需要指出的是快速换档并不是自动档,无法作用于低转速。

  低转辅助系统:低转辅助系统,生硬的解释太过于复杂,简单的说就是自动补油,开过手动档车的人都知道油门离合配合不好,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毫无体验感。为了防止错误的换档造成转速过低,发动机熄火,摩托车装备了低转辅助系统,防止熄火,给予第二次第三次换档机会。

  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个配置汽车上也有,不过到了摩托车上,这个配置彻底变活了,作用也更大,主要的根源在于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模式,摩托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有多重模式,可关闭和开启,介入的范围和力度也有多重可调。比如铃木拉力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直接不容许任何打滑,直接强制接入发动机运行。

  这四大黑科技其实都是很实用的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