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研发射程1600千米火炮部署亚太 陈虎:造不出来


美军研发射程1600千米火炮部署亚太 陈虎:造不出来


在美国陆军公布的设想图中,采用传统身管火炮布局的超级火炮在技术上很难实现1600千米的超远射程。

随着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世界似乎要迎来新一轮导弹研发浪潮。但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陆军提出了射程达1000英里(约合1600千米)的超级火炮。亚太地区从一开始就被定为这款火炮的首要部署地区。本期《汾酒军机处》邀请军事专家陈虎、王云飞两位老师,与主持人金昊一起,解读一下美国陆军的这种“逆潮流”做法的意义何在。

对于这款超级火炮,目前美国陆军除了公布射程之外,并未曝光其他技术数据。对此,陈虎老师认为,相比导弹,火炮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技术原理,在运用上最突出的就是低成本的特点。美国目前射程能达到1600千米的武器装备很多,但基本上全部都是导弹。因此,如果这款火炮能在技术上实现1600千米的射程,那么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成本。如果只是一个顶着“火炮”招牌发展的新型导弹,那就没有意义了。

美军研发射程1600千米火炮部署亚太 陈虎:造不出来


目前美国陆军射程最远的弹药是“海玛斯”火箭炮发射的PrSM或ATACMS战术导弹(前者直径更小,一个“海玛斯”发射模块可容纳2枚,后者仅能容纳1枚)最大射程有限,难以在亚太对潜在对手构成威胁。

除了火炮的性能,主导这项装备计划的美国陆军同样值得关注。王云飞老师指出,尽管目前美军装备序列中射程超过1600千米的装备很多,但其中没有一款是属于美国陆军的。在美国重返亚太,以及最新的印太战略中,尽管美国陆军在不少亚太国家都有部署,但目前装备的射程最远的装备只是“海玛斯”火箭炮,即使发射最新的战术导弹,射程也不超过400千米,凭借这种射程,无论从菲律宾还是韩日,都难以对潜在对手构成威胁。

在美军的海陆空三军中,海军有潜射、舰载的巡航导弹,近期美国海军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也试图通过装备抵当量核弹头降低使用门槛,试图承担部分战术使命。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以及各型战机,均能装备大量远程打击弹药。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陆军需要装备、丰富自己的远程打击弹药,而这款超级火炮就是美国陆军除目前在研多款陆基中程弹道导弹之外,很重要的远程打击能力的组成部分。

美军研发射程1600千米火炮部署亚太 陈虎:造不出来


面对巨大的研发难度,美国陆军的超级火炮计划很可能无法进入实质发展阶段,连“十字军战士”这类进入实车发展阶段后再被腰斩的悲剧装备都比不上。

但从实际打击效果来看,美军部署亚太射程超过1600千米的打击武器早已存在,因此即使日后这款超级火炮部署亚太,也不会对潜在对手造成新的威胁。而且目前这款火炮正处在论证阶段,具体何时能够完成研发、列装部队都是未知数。因此至少从现阶段来看,这款火炮未来的战场实际价值是很有限的。美国陆军提出这款火炮方案,还是想从海空军手中“抢活”干,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凸显自己的位置与作用。

回到美国这款火炮的具体技术,陈虎老师认为,这款火炮最终很可能无法实现。就像前文所说,火炮的意义就是相比导弹低得多的成本,如果这一点无法实现,那么这款火炮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目前从1600千米的射程指标来看,最现实的方式就是给火炮弹丸装备火箭发动机,如果为了满足打击精度,再给弹丸配备制导系统的话,那么这实际上就是导弹。如果采取折中的方式,那就是以传统火炮的发射模式充当弹丸前进的第一级动力。

在这种模式中,火炮通过传统模式将结合火箭发动机的弹丸发射到一定高度之后,弹丸的发动机点火继续进行飞行。但传统的发射药无法满足需求,美国现有的电磁炮技术也不够成熟,目前最可能的方式就是液体发射药技术。但归根到底还是那个问题,这些技术整合后的成本太高,背离了这款火炮发展的根本意义。因此,无论从技术性能还是成本的角度来看,这款火炮最终很可能无法实现。

美军所谓的超级火炮的性能究竟如何?美军超级火炮的出现真的能改变亚太的力量对比么?火炮作为“战争之神”在未来战争中还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作用?想了解这些,欢迎收看本期《汾酒军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