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一切不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的結論都是耍流氓,

獨立思考,鄙視故弄玄虛”

全文共3504字,閱讀約需9分鐘


關於海外的疫情和股市表現,說了一週,有點審美疲勞了,在這樣歷史性的事件中,又有無數的自媒體在渲染,每個人的心力和情緒都被透支了。

從吃瓜群眾的角度,當故事看是最好的,但是用被人為篩選過的信息,用價值觀來做判斷,無論是生活還是投資,很容易被收智商稅。

週末在準備下周的投資策略,國內來看,降準是影響比較大的事件,但總體來說,對A股的短期影響不會太大,跟其他的政策疊加起來,長期的效果會更顯著:


1、 這是被普遍預期到的事情,國常會上已經明確吹過風,海外多國降息也打開了貨幣政策的窗口,可以說已經被充分定價到走勢裡了;

2、 當前市場並不缺流動性,降準更多考慮的是,能幫助到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但是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需要時間驗證。


從投資上說,市場的焦點還是海外的疫情發展,一些基本的邏輯和數據分析,可以回頭看3月7日的文章《這一次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前所未有》


從現在歐美主要國家的對策來看,重視程度都有很大提高,但是每個國家的條件和能力有很大不同,基本沒辦法複製中國,尤其是武漢的措施。


國內的媒體都在調侃,英國、法國、德國、瑞典這些國家,對抗疫情的政策是

“投降”、“放任自流”、“拖時間”,尤其是到處都在調侃英國的措施。


首相鮑里斯的講話被理解為,要採取“群體免疫”方法,讓60%的民眾感染,之後大多數人獲得了免疫後,可以長期對抗病毒。

英國人自己也在調侃,政府什麼也沒做,很多人說英國人是在正話反說,故意這麼說嚇唬民眾。


老百姓一聽要死幾十萬人,“失去自己的最愛”,都嚇得不敢出門了,在最小代價下實現隔離。


這個可能是說得通的,另外換一個角度想,與英國休慼與共的鄰居,德法意西等等國家,嚴重的情況大家都看得到。


民眾很容易受情緒的渲染,到了這個階段,其實不需要特別強的行政管制,就能夠達到降低聚集,民眾自我防範的效果。


對比過來想,武漢封城以後,北京郊區的村子裡,立馬就全村封閉,不讓任何人進出,心理上的自我防範(鮑里斯講話強化了這一點)比行政命令管用得多。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不要再認為外國人真的不在乎疫情了,當我們逐步開始瞭解這個病毒,內心開始恐懼的時候,其他地區的人會是同樣的恐懼,這跟國別無關。


1、 潛伏期超長;

2、 可以無症狀傳播;

3、 傳染性超過SARS;

4、 致死率約2%,救助條件不夠會超過4%。


所以全民60%感染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出現的,不僅從街道人流量上可以判斷歐美已經進入自我隔離期,社會活動開始大幅減少。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從數據上也可以作證,後面是美國一個專業統計網站上針對餐館訂餐的統計數據,從3月9日開始,社會恐慌情緒蔓延很快。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點擊放大)

西方國家從政府到民眾都對疫情有極高的重視之後,是不是意味著即將得到控制,未來一片光明呢?


仍然沒有,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對抗新冠病毒,最大的挑戰是重症患者治療,這是決定醫療負荷能否承受,致死率能否控制的關鍵。

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看下意大利人的態度就知道了,各地都在唱中國國歌,高喊“謝謝中國”。


要知道,意大利人在歐洲國家中一向都談不上友善,是什麼導致了這麼大的轉變呢?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自從意大利新冠疫情開始爆發以後,出現了明顯的醫療資源不足,尤其是重症患者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甚至出現了“選擇性救治”的人道悲劇。


只能救治那些存活率高的重症患者,導致致死率持續升高,達到了7%的水平,遠高於我國2%的數據,這樣的情況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關鍵時候,3月12日,我國排了9人專家團,攜帶了31噸重要物資到達意大利援助,專家團裡有多名四川的牛人,報答意大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派了14名急救專家駐紮在綿陽搶救傷員,其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絕對是重症救治的一線權威。


而31噸物資主要都是ICU建設需要的設備,包括心電圖機、呼吸機等,還有一些取得過治療效果的中成藥,以及治癒者的血漿!


這批專家和物資,到達意大利以後,對降低致死率絕對有幫助,意大利人才會如此感激,現在他們也開始建意大利版的“火神山”,但是據說床位只有不到100張,建設能力還是有點捉急。

意大利是海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但是在醫療水平和資源上,絕對不是弱雞。


世界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在2018年的一篇論文中,有全球人均醫療水平和資源的排名,前十名,基本都是歐洲國家,其中意大利排名世界第9,而中國在其中排名第48。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如果當初沒有在1月23日果斷對武漢進行封城,大範圍在全國範圍傳播,我們會更加無力應對重症病例的治療壓力。


現在武漢和湖北能短時間控制下來,是用全國的精銳醫療資源,來集中攻克一個城市的疫情,而武漢全城都無法倖免,真的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而意大利的最大問題是,在全國範圍內都發生了大規模傳播,沒有控制在一個區域性範圍,必然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來應對。


同樣的,現在其他國家的疫情發展,尤其是歐美,也處於全國擴散的情況,早已過了能壓制在一個“點”的關鍵時間,成為了“面”的擴散,那他們有能力應付未來的重症治療壓力麼?

寫到一半的時候,正好翻到朋友圈裡,在英國大學教書的同學,跟我做了同樣的測算。


英國不可能有能力每天收治3900個重症病人,雖然英國人數學真的差,但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上,鮑里斯的幕僚不可能沒算過,幾乎可以肯定就是嚇唬英國人的策略,換一個方式告訴你嚴重性。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邏輯理明白,可以開始做測算了,第一步,先看新冠疫情的重症比例是多少,用湖北的數據來做估算的基礎,重症患者從2月18日的最高值開始下降,是基於2月3日和8日相繼啟用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開始發揮作用。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從湖北的重症患者比例可以看到,如果沒有火神雷神醫院,和全國的醫療資源支持,在真正的高峰前,重症比例基本處於10%-20%之間,15%是合理的平均水平。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以最集中的武漢地區為例,到底用了多少床位來應對重症病人呢,從重症病人累計值最高峰7774人來看,全市的重症病床起碼超過了7000張,才有可能做到應治盡治,從國家衛健委披露數據來看,重症病床超過了9000張,其中包括了新增和改造的5000張以上。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這個時候,只需要一個數據,就可以估算出,到底需要多少重症病床才能完全應對,就是確診病例佔總人口的比例。


還是以武漢為例,900萬人中截止目前的總感染病例是5萬人,大約是0.555%,考慮到武漢因為早期的管理混亂,和對病毒認識不夠導致的擴散,以及鍾南山院士團隊的結論,提早5天封城可以降低感染數一半。


對於海外國家的感染率,給出三種不同的判斷基準,樂觀、中性、悲觀下分別為0.1%、0.3%、0.5%,根據採取應對策略的不同,每個國家的結果也會有差異。


對於確診累計數比例的影響因素很多,比如人口密度、特效藥的研發進度等,預測數可以作為一個對未來發展的基本概念。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為什麼如果按樂觀情況來發展,英法德等國家,出現10000左右的重症病例,相信還是能應對的,畢竟武漢7000的總數也能控制下來,但是按中性情況來測算的話,30000左右的重症出現的話,醫療體系將被壓垮,更不要說悲觀預期了。

對於各國政府來說,很可能只有2選1,要麼拉長時間,把可能的重症發生時間平滑,要麼集中時間全民隔離,短時間控制,中國採取的是第二種休克療法,目前歐美基本可以算是往第一種路徑上走。

如果要評估對經濟的影響,真的很難說到底哪一種影響更小,特效藥和天氣轉暖到底是不是能給控制疫情有幫助,是很大的變數,但是兩種路徑對經濟的影響都會非常嚴重,從長期來看,拖得越久會傷害越大,因此全球股市對於疫情的發展反應劇烈。

接下來兩週對歐洲是最關鍵的時期,

能否引導向最有利的疫情發展方向,這個過程,經濟活動會有很大的影響,資本市場還是會繼續大幅波動,見底概率很低,波動承受低的話觀望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美國的情況比較迷,因為一直沒有大量的檢測,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誰都說不清,按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目前預估有22000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上週五特朗普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之後,同時也公佈了很多的應對措施,市場短時間巨幅反彈,特朗普也得意的把當天行情截圖,簽上自己的大名,發給了FOX新聞。

一個關鍵數據看海外疫情發展


特朗普表功實在有點著急,且不說現在是不是底部,起碼目前為止已經是美股歷史上最快的崩跌了,下週開始大量檢測以後,一直被掩蓋的疫情狀況,要跟大家見面了,新任的硬核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不知道下週會不會說:勿謂言之不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