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船隊赴中東“搶油”,金融風暴即將見底?


每次中國的出手總是牽動全球的目光!

國外媒體忽然發現,來自中國的最大巨型油輪船隊,共計84艘,目前已集體拔錨起航,直撲沙特港口而去。

這種巨輪大概每艘是30萬噸,每艘估計可以運載200萬桶原油,全部84艘油輪滿載而歸的話就相當於1.68億桶石油!

按照我國總儲備5億桶石油來估算,這一次有望運回超過總儲備五分之一的石油。

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非常有力,遠遠超過了世界各國,可謂是讓世人矚目,這一次又以低廉價格“囤貨”石油,國外媒體感嘆中國是2020年最大贏家。

大家都知道,這一次國際金融風暴主要是因為兩大原因。用前世界首富、國際頂級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說:“病毒和石油對經濟造成了雙連擊”。

中國已經度過了疫情高峰期,全國開始分批覆工復產,接下來又開始“囤油”,我國每次的舉動都飽含深意,每次出手都有好的結果。

這一次赴沙特買油是不是預示國際油價可能見底了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圖,這是WTI原油連續走勢圖,非常明顯,近幾天產生了一個最低價20.530美元/桶。從技術形態來看,副圖裡的kdj指標在超賣極值區鈍化了很久,構成了多次反覆纏繞的底背離形態,這裡有望形成階段性底部。

全球最大船隊赴中東“搶油”,金融風暴即將見底?

另一方面,美國投行高盛前幾天將預估的國際原油價格調降至20美元/桶。當前WTI原油期貨價格已經觸及20美元/桶的區間。

從歷史數據來看,當前價格已經創了新低,可以說是十八年來的最低價,前一次的低價是2002年的18.17美元/桶。

這個價位區間對於整個原油市場來說,已經是非常低了,可以說是物美價廉,這就出現了中國84艘巨型油輪赴沙特買油的現象。

從短期來看,不排除國際油價創出更低價格的可能性,但是一旦油價低於20美元/桶會讓世界各國紛紛搶油,這會反過來給國際油價帶來支撐。

因此油價的下跌對國際金融市場帶來衝擊的影響力已經釋放了絕大部分,接下來就是反覆震盪直到真正築底反彈。

從這個角度來看,油價的進一步下跌空間不大,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的更多衝擊就大幅減少了。

接下來,全球金融市場是否還會繼續動盪,就只剩下“雙連擊”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全球各國疫情防控形勢和各國相應的穩定經濟的政策。

從目前來看,各國降息和禁止賣空的政策大部分都已經出臺了,未來投放資金也會比較多。

因此從國際金融市場的情況來說,因為悲觀情緒的衝擊仍在,也許一時半會兒難以見底,下跌空間可能還會存在,但是有各國政策對沖的情況下,下跌空間不會太大。

日前,WHO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宣佈,WHO和它的合作伙伴將開展一項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檢測多項候選療法治療COVID-19患者的療效。這一大型國際性研究的目的是產生研究人員需要的強大數據,以比較哪些候選療法最為有效。

這些舉措也會使得全球各國的疫情能夠進一步得到控制。

巴菲特也表示,此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大跌所導致的危機,危害比不上2008年。

為什麼比不上2008年?2008年是次貸危機,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是房屋按揭式證券崩盤引發的風暴,和這次的疫情和油價下跌對經濟帶來的衝擊不同。

因此2008年的次貸危機叫做金融危機,這一次的下跌並不能叫金融危機,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並不能定義為金融性質,這種對經濟的衝擊也許會短期幾個月內持續,但是終究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有很大區別。

巴菲特前不久增持銀行股和航空股也印證了他這一觀點,雖然他增持之後,航空股短線裡繼續暴跌,但是從他的投資理念來看,他這種價值投資也許從中長期來看並沒有大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