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4艘巨輪“搶油”是假,穀物進口卻在悄然中?

近日,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美股月內第四次“熔斷”),國際油價連續暴跌30%的背景下,有媒體稱中國84艘巨輪“搶油”,直撲海灣買原油(後數據顯示,明確計劃於近日出發拉斯坦努拉的只有2艘),隔夜外盤在美國財長表示將在低油價時期購買超100億美元原油之下,美油大漲23.81%。與此同時,原油下跌直接拖累玉米燃料乙醇行業,CBOT玉米期價創新下三年來最低,直逼2016年8月31日盤中低點314.75美分/蒲式耳,週四收漲,但5月收盤僅報於345.50美分/蒲式耳。那麼,在囤油的同時,中國是否會一併將廉價穀物收入囊中呢?對國內玉米市場又將有怎樣的影響?

※ CBOT玉米期價創下三年來最低,25%關稅或難以阻擋進口

在3月18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給金融市場帶來恐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股月內第四次“熔斷”以後,CBOT玉米期價也創下三年來最低,5月期約跌破前低340美分/蒲式耳,週三報收於335.25美分/蒲式耳;據JCI理論估算,在近期人民幣貶值趨勢下,美西三號玉米不含25%進口完稅成本降至1600元/噸附近,而即便計入25%關稅,美西三號玉米進口完稅成本降至2000元/噸以內;美灣二號玉米進口完稅成本2050元/噸,僅比蛇口港現貨價格高出50元/噸。換而言之,若此情況持續,25%關稅也很難阻擋穀物進口。

與此同時,週二,韓國的飼料原料採購團體——飼料領導人委員會(FLC)以及農協飼料公司(NOFI)舉行招標,分別尋購一船玉米,以便利用本週玉米價格下跌的機會擴大采購,傳聞船期8月,產地不限,CNF報價193美元/噸;週三韓國兩家集團通過早間的招標會,買入共計510萬蒲式耳玉米,產地不限,船期定在5月份。

※ 全球主要玉米生產國貨幣貶值,我們能夠買到更便宜的玉米嗎?

在新冠疫情疊加油價暴跌以及新一輪量化寬鬆的擔憂下,當前全球主要玉米生產國貨幣貶值也有利於玉米進口成本階段性下降。首先,今年巴西雷亞爾是貶值最多的貨幣之一,其貶值幅度超過了墨西哥比索和阿根廷比索。自1月初以來,雷亞爾已經貶值超過25%,週二收盤匯率險破5.2。其次,黑海地區兩大對華玉米出口國烏克蘭和俄羅斯貨幣同樣貶值。據悉,近期烏克蘭格里夫納官方匯率為27.1 UAH / USD,但現貨市場要高得多 28.1 UAH / USD;俄羅斯盧布更是崩盤:從年初1盧布可兌換0.1134美元到目前1盧布只能兌換0.0873美元,貶值高達23%,參見下圖。

中国84艘巨轮“抢油”是假,谷物进口却在悄然中?

※ 中國進口穀物悄然進行中,5月份開始到貨量可觀

顯然,在派出84艘巨輪“搶油”的同時,中國在穀物進口方面也不會忽視機會,何況中美之間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尚在執行中。據業內知情人士按照船期推算,5月份到8月,中國南方港口進口穀物月到貨量降不低於70萬噸水平,其中,5月船期到貨量可能超過100萬噸,產品報告玉米(烏克蘭)、高粱(美國)、大麥(法國、澳大利亞、烏克蘭)甚至是飼料小麥。

中国84艘巨轮“抢油”是假,谷物进口却在悄然中?

總之,在中國“已買”的既成事實以及可能繼續“買買買”的趨勢下,現階段國內玉米價格可能因為2019年新季玉米水平下降而價格堅挺,但中長期即便有飼料消費回升的保駕護航,也難掩未來兩個月以後進口穀物的紛至沓來,這或許也是近期連盤玉米(特別是近月合約)難以招架連續下挫的根本原因。

來源:中國匯易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