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生活中很多小孩都喜欢独占,不懂分享,而这时候家长都是会笑着说不可以这么小气,但是却从来不去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不爱分享呢?

  • 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大部分父母都觉得苦了谁都不能苦孩子,于是对于他总是有求必应,不管孩子有什么提出什么要求,家长都会尽全力的去实现,这就造成了孩子只会去关注到自己的感受,做事都以自己为中心。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 孩子没有这个体验。现在其实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他不需要去分享,而从小到大他都是这样过的,突然有一天父母叫他要分享他会不适应。
  • 孩子内心的占有欲。孩子虽然对于权利义务这些定义并不清楚,但是在他的思想里这些东西就是他的,而且他会害怕把东西给别人了自己就没有了,或者借给别人玩的时候,人家不还回来怎么办。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 孩子内心的敏感。很多家长都是在有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的时候都会把关注力更多的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怕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有时候就会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对这个来家里的小朋友产生敌意,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会去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这个小朋友。

其实大部分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把这件事当成笑话笑笑就过去,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但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其实很难改变,这就会造成孩子长大后融入不进去集体。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这些行为。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去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呢?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 言传身教。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的,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行为从而模仿。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是一个对待朋友热情大方,对待长辈礼貌有礼,那么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他也会是一个懂得分享,懂得尊重长辈的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在一次次和别人的相处中得来的,而且之所以会小气,不懂分享就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和别人进行社交,当孩子习惯于跟别人进行社交的时候,他就可以从中体会到有付出也会有回报,那么他们就懂得想要获得一定的回报首先自己也要付出相对应的努力。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 不要事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很多家长都太捧着孩子了,事事以孩子的需求为前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也应该像父母一个宠着他,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他会有多么的霸道、自私。

所以父母不必太过捧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有需求,有时候并不能事事都满足他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家里的自愿都是共享的,并不是专门为他一个人提供的。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让孩子知道分享的快乐。孩子不愿意分享就是觉得独占比分享来得快乐,就像《我们长大了》里面,有一次大毛就因为和小伙伴抢玩具,导致虽然她得到了所有的玩具但是小伙伴都不跟她一起玩。

其实这个时候她是孤独的,可以看到后面她也是一直尝试着要融入集体,再到后来她把玩具分享了之后,大家都其乐融融的一起玩那些玩具,这个时候的开心就是真正的开心了。

由此可见比起独占带来的孤独感,分享之后的笑声更美丽。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把他的玩具都给别人而是大家一起玩,这样他不仅有玩具,还有小伙伴的陪伴,这个快乐不就是双倍的吗。

孩子总是“抠门”,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关,如何让孩子大方?

在有客人来的时候也不要忽略孩子。在其他小朋友来到家里做客的时候,父母不能就一边倒的夸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能把关注力都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而且也不能说要大的孩子让小的孩子,应该说让他们一起玩,然后让大孩子帮忙照顾小朋友,而且要给大孩子鼓励与夸奖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父母是孩子启蒙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所以父母要想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首先父母就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于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变化都应该要引起重视,并且积极地去和孩子沟通,去了解孩子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去帮助度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