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化通識與文化共享

二,人情文化

(接前面)文化跟文學不是一個概念,文化是廣義泛圍,文學就象外科大夫手中的手術刀,由外向內層層剝離直達人的靈魂深處。文化是人類生活過程中的歷練,即簡潔又方便,適應適用性超強。我探討中國的人情文化,古話有:"是親都有三顧。"曾國藩的"上陣還是父子兵"。話說:“遠親不如近臨。"這些俗語揭示了人情社會,不簡單的只有親人才有人情味,社會人眾都是人情範圍。如果中國社會整體拋棄人情觀,肯定很難也不現實。人情在今天法制社會,不可用人情替代法律,制度的目的是管控人的劣根質本質。人情,人權都需要給予尊重。人情是關聯個體的作為,諒察彼此的心理情感上的關照。我講的人情關照要有原則性的,而不是非理性不明的關切。從廣義說:人情帶有私性,而文化至公性的。人性的私情面片面的一邊倒,產生逆性的任意的行為,西方的文化普遍夾帶有私情色彩,他仇視的對象,你必須跟他一樣,否則就不是一條船上的同路人。這個世界,非理性極私行為就是人情私性連帶,明明是錯誤的,還要堅持己見,而強加給對方。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極私行為,利已就會偏離公證。國家情懷,體察,而不是人情個體的行為,照顧是有情的,前題是守正氣。弱勢值得同情,不講理的弱勢不值得同情。放手,不是放任。糾結是要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大事小事都莫不關心,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佛教的看淡,淡化,輕名義,探索人的至高境界“悟"。道教的歸化順應自然"醒"。唯有儒教的"德化",身修,教化改變人的劣根行為。如果我們認真的去品味儒,道,釋,佛的清靜無為,從更深層面去理解,德化,順應,悟,找回做人的本質,人性文化深層意義就有了至高點。

人間的正能量文化是主流社會的文化風氣,是非不分明的私化人情結,害人害已。天地之間的自然常數,可演化,可變量,規律是常數是基準值。母性的根,原常數的基因序列不亂,變異,裂化生成新物種。(草稿)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