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在近代天津,有这样一个艺术家族,有着近200年的历史,作品大都被达官显要、名人雅士收入深宅,却也在民间街头小巷,为市井百姓广为传颂,兼顾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它就是——泥人张。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就写过《泥人张》,里面说:“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可见泥人张实实在在是“津门艺林一绝”呢!

『创始人的传奇』

泥人张,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叫张明山,祖籍浙江绍兴,六岁随父来津,八岁学艺,十三岁已能独立创作,十八岁成名,人送艺号“泥人张”。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明山先生

传说,为了捏好泥人,张明山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各种角色。而且他在看戏或与朋友聊天时,袖里也藏着泥暗中捏塑,一曲未终或谈笑之间,即可触手成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

张明山塑造过许多肖像作品,多为他的亲友和戏曲演员,如严仁波、严振、彭掌柜、刘国华、刘赶三、谭鑫培、田桂凤、杨月楼、十三旦、双处、大仑等。他18岁时塑的余三胜像,更让其在业界脱颖而出,名声大振。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明山先生作品《余三胜像》

1844年,名伶余三胜来津演出,轰动一时,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余三胜的画像和塑像。然而这些像只强调了余三胜额头的三道皱纹,却神情呆板,没有生气。

而张明山并不忙于给余三胜塑像,而是多次去看他的演出,熟悉了余一举一动的神态后,再进行刻画,最后出来的塑像神态毕现,被人们誉为“活余三胜”。

张明山的作品不光在民间广受追捧,许多艺术大咖也被其圈粉。1931年,徐悲鸿在严府见到了张明山塑的严振像和严仁波像,随即写文大大激赏了一番,他说:“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其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宋太宗之像可以拟之,若在雕塑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杨是唐代塑像大师,这种比较足见张技艺之高超。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明山先生作品《谭鑫培肖像》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张明山的传奇故事。尤其以贱卖海张五、曲传李鸿章两件事最为生动。

大盐商海张五臭名昭著,他曾要张明山给他塑像,但借口不像妄图巧取豪夺。张明山只略改头换面,把海张五的像变成一个流氓市侩形象,插上“贱卖”的货标,放在泔水桶上出售,人们一看就知是海张五。海张五无可奈何,只好托人花高价钱把像买回来。张明山拿这笔钱周济了穷朋友。

徐悲鸿还记录过张明山另一个故事: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曾延请张明山为其塑像,但李鸿章态度傲慢无礼,张明山尽塑其丑态却极与李肖似。李鸿章只好吃了个哑巴亏。张明山这种不畏强暴的品格传遍津城。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明山先生作品《清代人物肖像》

『几代传人的坚守』

张明山创办了家庭作坊“塑古斋”,制售泥人,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铭、张乃英、张宇等几代人传承,经百年风雨,起起落落,坚挺至今,谓之“世家”。而维系这个世家的就是泥人张的深厚底蕴和几代传人的不懈坚守。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宇先生作品《伏虎罗汉》

泥人张的作品基本取材于民间,从名人塑像到少女肖像,从解放前的各色行业到当下的各色人物,从普普通通的日常饮食到惊心动魄的地震救援,一幕幕场景、一件件衣着、一张张脸庞,或勾起人们对遥远年代的想象,或引发人们对当前生活的会心一笑,总能用鲜活的生命力直击人心。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宇先生作品《关公像》

而赋予泥人生命的技艺传承,历经百年,一直没被超越,里面的门道自然不少。想要做出一个小小的泥人,绝非随便捏捏那么简单。

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曾在节目中说:他们几代人研究了世上大部分的土,包括颜色、软硬度、质地等,只为找到最合适的原料。找到合适的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操作,才能得到最精细的泥,包括晾干蒸发掉水分,筛去石块、草根,加水变成泥浆,第二次筛除去除杂质,24小时沉淀后将水舀出等。为了使泥塑更坚固,防止干裂,还会在土中加入柳絮,再经过人工的反复捶打,用油包将土包起来,存放三年。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单单是土的准备,就已经如此精益求精。更别说之后的捏泥人,上色了。

泥塑的制作过程包括捏塑、晾晒、烧制、打磨、上色。泥人在手中捏、挤、拉、抻,手中的工具随时配合勾、抹、挑、搓,在行云流水中,一个完美的作品跃然出现。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捏制完毕后,要放入窑内烧制,烧制后再用颜料上色。为了保证色彩的均匀,一般上色都需要三、四十遍,再用绘画的技巧画上花纹,最后是人物的面部刻画,将整个泥塑变得灵动传神。

有关专家在总结“泥人张”的色彩运用时指出,“泥人张”将色、彩赋予了新的内容,“色”是客观的存在,而“彩”是主观对色的调动和组合,“泥人张”的作品带有丰富的主观意向性。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就这样一层层苦工磨砺下来,泥人张所塑的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与赞誉。

『世人的惊奇与赞叹』

泥人张是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清华美院列为经典教材,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泥人张在历届展览会上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其展品往往在参赛期间就被订购一空,有些国家还把彩塑标为“中国特产”带回其国家作为藏品陈列。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 张玉亭先生作品《吹糖艺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作品)

泥人张在天津本土也有藏品展列,其世家后代集资兴建了一座泥人张美术馆,位于天津古文化街通庆里内,馆内目前陈列有百余件张氏家族历代名家作品,复制故宫、颐和园收藏的张明山作品若干套,历史文献、史料照片近千份。其中不乏具有历史和经济价值的艺术精品,如:张明山先生的《余三胜像》。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这首诗是郭沫若先生对泥人张发展的高度概括。

性情之人最深情,红尘皆为手下功,泥人张凭借它的朴实、直观、真实,从一众边缘化的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耀眼地走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里需要这样的小玩意儿,让我们在浮华中得片刻清静。

在天津,有一门手艺叫放肆造“娃娃”

▲张宇先生作品《福禄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