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每天傍晚,孩子放了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拿起手机玩起了游戏,怎么叫都不听。

这样的场景对于各位家长来说几乎都见过,无论是学习好或者不好,游戏几乎成了现代孩子的一部分,不仅占用了大量学习生活的时间,而且让孩子逐渐养成孤僻、叛逆甚至暴力的性格,对于孩子的视力和颈椎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每个家长都可以轻轻松松列出一大堆,甚至有不少家长呼吁要国家禁止游戏。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推出防沉迷系统已经是最大的让步。这就像烟盒上写上“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道理。就像不会彻底禁止烟酒一样,游戏本身作为面向成年人的产品,想要取消是不可能。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上个世纪美国曾经推出过所谓的“限酒令”,但结果并不理想,甚至还可以说是促进了黑酒坊的生长。而另一方面,即便是偷偷饮酒,也不会受到什么过重的处罚,反倒可以以极低的代价享受违法的快感,所以持续了没多久,“限酒令”就被废除了。

可以肯定的,如果中国彻底禁止了游戏,国外良莠不齐的游戏也一定能通过网络进入国内。而且由于缺乏官方的审核,这些游戏的内容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将远甚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游戏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如果沉迷游戏不能自拔,那是孩子自控力不够的表现。即便没有了游戏,他同样会轻易沉迷于各种小说、动画片或者其他游戏,就像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总是偷偷摸摸看电视一样。沉迷游戏的重点不在于游戏,而在于沉迷

所以,防止孩子沉迷游戏,防的也应该是沉迷,而不是游戏。

如果家长把重点放错了的话,就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曾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中的自主需求具体指人内在的三种需要: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

七岁以前,一个人的归属感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父母对自己的鼓励、接纳、赞赏都会满足这一部分需要。而七岁以后,儿童需要更多社会性成员的认可,从而找到更多归属感,比如在集体中的排位,或者伙伴的评价等。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如果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那么人就会具有力量感,产生内驱力,从而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工作和学习。然而如果这三种需要有任何一种有所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自主驱动力。从而迷恋上虚拟世界,也就是游戏的世界。

换一句话说,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是因为在现实得不到认可,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而越玩游戏,成绩越差,人家交往能力也越差,那么孩子在现实里就更加得不到关注,从而更加自卑。这就是使得孩子陷入了一个沉迷游戏的“怪圈”里。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在传统的教育中,家长过度强调学习成绩,教养方式过于严厉,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孩子达不到时,父母往往以家长式权威对小孩过度压制。

如果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长期处于领导与被领导,压迫与反压迫的关系,就容易导致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僵硬,甚至出现敌对的情况。以至于孩子对家长的意见听不进去,越控制不让他玩游戏,他就越要玩。

所以要限制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就必须学会以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只有能获得稳定充分的爱,才会带来安全感。而安全感充足的人自我更强大,不容易对游戏上瘾。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家长要知道,给孩子花钱, 那不算爱;为孩子赚钱,那也不算爱

家长能给与的爱,就是陪孩子一起,一起吃精心准备的晚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去野外散步、爬山,野餐露营看星星,一起去旅行,见识大干世界。

其实每天只要用心投入一刻钟, 就能有个听你话的孩子。这一刻钟不要不逼孩子去学习,不要自己去刷手机,不去接应酬电话。孩子跟你有了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爱你信任你,愿意跟你讲心里话;孩子跟你有快乐相处的时光,自然就没有时间打游戏。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孩子需要管理,但最好是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你去管他。

任何东西如果有可能影响生活和学习, 你应该坦率地跟孩子提出你的担心,并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出解决方案。

现在好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越管越叛逆”,要记住,只有孩子自己提出的规则,孩子才容易遵守。千万别把你的意图强加给孩子。

这本《这样定规矩,孩子才愿听》,通过7个代替惩罚的定规矩小妙招,带你走出亲子沟通中的“越管越叛逆”怪圈。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这本《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包含与孩子对话的64个沟通技巧,从家长与孩子的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告诉父母如何应对孩子不同情绪。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本书选取常见的生活场景,通过实例讲解,更形象地理解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书中附录还带有“父母不应该讲的10句话”,以减少“看不见”的语言暴力,关爱孩子身心健康。

沉迷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沦为社会底层,别让父母的无所谓毁了孩子

这两本融合了爱与沟通技巧的家教枕边书一齐购买仅需46元,不仅更加实惠,家长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

想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