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为何有些普通大学本科能战胜985、211考生?

菜芽、


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中,为什么有些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能够战胜985 211院校的考生?

题主有这样的疑问,很有可能是因为你陷入到了统计学上,典型的伯克森悖论的误区当中。

伯克森悖论说的是,在统计学上,可能本来两个无关的变量之间,因为统计数据的选择出现偏差而导致,这两个变量之间出现了强烈的相关关系。

比如,你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那些长得好看,又多金的,未婚男性往往比较花心;演员的演技和颜值成反比,那些颜值高的人,演技往往不怎么样,那些颜值一般的人,演技往往特别好。

但你如果自己想一下真实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

就拿演员的颜值和演技来说,在演艺圈中不乏有一些颜值特别高,演技也特别好的演员,同时还有很多颜值比较高,演技比较差的演员,只不过是娱乐圈这个群体比较特殊,真正能够踏上娱乐圈的人毕竟是少数。

如果我们不把统计的对象,限定在娱乐圈,而是放大到整个人群,那么此时,经过专业训练之后,是不是颜值比较高的人演技都比较差,而颜值比较一般的人,演技都会变得非常好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经过专业训练之后,在所有的人群中,颜值好的人肯定有一部分人演技特别好,有一部分人演技平平,还有一部分人演技特别差,同样的在颜值一般的人当中也会表现出这种现象。

如果用一个图来表示,正常情况下的分布应该是随机分布的。但如果你在统计的过程中,把统计的样本范围缩小,那么你就会观察到一些极端的情况,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变量就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

回到题主的问题当中,那些211、985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不会优先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因为根据985高校统计的就业率情况来看,大部分985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5%左右。

而在就业方向上,大部分毕业生会优先选择国家电网、中国建筑等这样,社会地位比较高,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国企,再或者去腾讯、华为、网易、阿里巴巴等这样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除此之外很多人会选择类似招商银行、工农中建交等这样的金融公司,而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人,只占很很小的一部分比例,这里面有一部分人,是他们真心的想从事这些行业,还有一部分人可能在学校表现特别差,没办法只能够选择考试来进入到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当中。

而那些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就业的时候,会面临很多就业压力,甚至会遭受到各种就业歧视,这就导致对他们来说,最佳选择就是考公务员或者是考试业编制。

而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当中,一部分平时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才会选择考公或者考编,这些学生觉得自己能够考上,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一份还不错的工作。那些在学校表现特别差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比如平时挂科、不逃课等,这些学生他们自己是不会选择去报考公务员考试的,而是随便找一个工作或者是自己去创业了。

因此这就会出现题主说的,那些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在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时候,反而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

但如果你换个问题,你会得到另外一个结论。

985院校的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更高呢?还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四六级级通过率更高?

但很显然是985院校学生四六级通过率更高,因为现在你选择的样本,是所有的985院校学生和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而不是只有一部分成绩比较好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成绩相对比较差,没有太多选择的,普通985院校学生。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