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餐飲業走出“寒冬”,開門迎客

測溫,36.5℃。

“體溫正常,歡迎進店就餐。”

吉林餐飲業走出“寒冬”,開門迎客

伴隨著我省餐飲企業陸續開門營業,這樣的場景在省內多家餐飲門店裡每天上演。36.5℃,說明人體溫度正常,也反映著我省餐飲行業正從疫情的“寒冬”中走出,逐漸“升溫”、迴歸正軌。

在日前舉行的吉林省應對疫情影響支持服務業健康發展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上,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精準防控前提下,採取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分區分級、分類分步支持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儘早復工、儘快開業、儘量達效。一段時間以來,全省商務部門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在督促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握好防疫和復工的平衡點,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有效促進了消費回補、潛力釋放。

吉林餐飲業走出“寒冬”,開門迎客

除了政府部門的精準施策、有序引導,省內餐飲商家紮實周密的消殺防範措施,也讓消費者感到踏實和放心。恢復堂食的第一天,記者來到位於歐亞賣場內一家主營灌湯包的小吃店。儘管賓客盈門,商家還是按照統一規定,要求來店就餐的客人一人一桌。為此,在商場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門店還改變了以往“一桌兩椅”的配置,每桌只保留一張椅子,嚴格地控制進店消費客人的數量,引導人們保持安全距離。“特殊時期,我們都能理解,也是為了咱們著想”,採訪中,店內就餐的張先生這樣說。

疫情帶來了挑戰,也推動著人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伴隨著省內餐飲企業陸續復工,一場“公筷公勺行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活動提倡市民養成“公私”分明的就餐習慣,儘量分餐,無法分餐時夾菜盛湯用公筷公勺,取菜不挑不揀,筷子不當牙籤,避免交叉傳染;提倡酒店餐廳、食堂設置“公筷公勺架”,儘量“一菜一筷,一湯一勺”,使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常客”。這樣的倡議,得到了餐飲企業和市民的廣泛接受。走進省內一些餐飲門店,商家新近設置的公筷公勺展示架被放在了醒目位置,更科學、更衛生的就餐方式漸成風尚。

暮色中,記者來到位於桂林路商圈的某家甜品店。獲得政府部門的允許後,主打甜品和冰淇淋的小店第一時間恢復了營業。店裡燈光溫暖,佈置得整潔清新,是年輕人喜歡的“ins風”。這天是工作日,店裡客人不多,老闆手機卻叮叮咚咚響個不停。老闆一邊在手機上回復顧客,一邊對記者說:“復產復工了,店裡一天比一天忙,訂單一天比一天多。堂食的、外送的、自己來店裡打包的都有,生意一天天比一天好!”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陶連飛 編輯:趙樹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