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赋诗玉蕊楼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这个一生不当官,不敛财,不拿俸禄,居无定所,以马背为家的明末遗民,凭借其不凡的人生经历和作为,终于青史留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顾炎武赋诗玉蕊楼”便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顾炎武在明亡后游历北方,曾留居大名鼎鼎的玉蕊楼,并留下了两首诗——《不其山》和《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

玉蕊楼曾为崂山著名的古建筑,是一座石制小楼,如今已不存。据《青岛市志˙崂山志》记载,其原址在崂山的铁骑山南,离惜福镇书院村一公里。玉蕊楼原所在的村庄,系清末所立,因其地有玉蕊楼遗址,故名楼上村。1976年,因修书院水库,村民迁新址,原村废弃。

玉蕊楼的始建者黄宗昌,曾任雄县、清苑县知县和监察御史,崇祯十年(1637年)罢归故里。顺治三年(1646),黄宗昌怀着对大明王朝的无限怀念,以及对清朝剃发令的深恶痛绝,握发而终。由于他晚年仰慕博学笃志、身处乱世而不坠斯文的汉代大儒郑玄,于是在即墨东南群山中的郑玄康成书院遗址南侧,修建此楼,隐居其中,并编写了著名的《崂山志》。他在《崂山志》卷七《别墅》中专门撰写了一篇《玉蕊楼自述》:“是楼为二层,古色古香,院落门庭精致,周围景色幽邃,四山环抱,涧水前汇,茂林修竹,涉目成趣。”康熙年间,即墨人纪润在《劳山记》中把玉蕊楼誉之为“吾邑第一山庄”。明末,莱阳名士宋继澄曾有五言律诗《山庄》记此楼。黄宗昌还聘请了明遗民莱阳人张允抡来此授徒,黄氏子弟皆读书于此。玉蕊楼所处之地不仅钟灵毓秀,可以寻胜探奇,而且安谧宁静,亦是潜心著述之胜地,更因其僻居海隅,成为当年接纳明亡后不愿出仕之遗臣、文士的绝佳场所。除了作为授徒场所之外,还汇聚了许多旧僚宿儒,胡峄阳、韩良辅、范士骥等人被称为“崂山七十二君子”经常汇聚于此,饮酒赋诗,抒发郁闷之情。顾炎武与他们的志趣相投,曾在此停留。

在这座玉蕊楼里,顾炎武有感于郑玄的康成书院,作《不其山》一诗,诗云:

荒山书院有人耕,

不记山名与县名。

为问黄巾满天下,

可能容得郑康成。

不其山,山名,亦作“不期山”。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东北、崂山西北部,东汉经学家郑玄曾在此注经讲学。该诗道出了郑玄在不其山上建康成书院,黄巾军避之不扰的史实。

张允抡是崇祯七年的进士,先做户部主事,后授江西饶州知府。明亡后,他弃官回家,后来受黄宗昌之邀从莱阳转入崂山,隐居不仕,在玉蕊楼等处授徒十余年,系“崂山七十二君子”之一,为崂山道教音乐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顾炎武到崂山后与之结交,并写了《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一诗相赠,诗云: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

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

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

临风发宫商,二气相氤氲。

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

我欲从君栖,山涯与海濆。

“我欲从君栖,山涯与海濆。”该诗在赞美张允抡琴艺精湛的同时,表达了两人志趣相投的深情厚谊。后人在感喟顾炎武赋诗玉蕊楼的同时,或许会心生疑窦:生于南国的顾炎武,又是何种机缘促成其崂山之行呢?

顾炎武赋诗玉蕊楼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逝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1682 年2月14日),享年七十岁。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除了思想之外,顾炎武博学多才,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是天才型的人物,被誉为“昆山三贤”之首。他著述宏富,今可考见者已有 50 余种,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出身于江东望族的顾炎武,明末,其家道已然中落。幼年秉承祖父之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顾炎武生来相貌奇特,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于俗,唯与同里归庄为挚友,时有“归奇顾怪”之谓。他少时深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关心现实民生,注重经世学问。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归庄共入复社,与复社名士纵论天下大事,反对宦官擅权。二十七岁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虑,耻经生之寡术”,断然弃绝科举之道,发愤钻研经世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全国各地山川、地理、农田、水利、兵防、物产、赋税、交通等资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可惜书未成而明亡,清兵南下,昆山城破,嗣母王氏绝食二十六日,慷慨殉国,遗命勿仕清廷。顾炎武深受感动,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严于律己,坚毅不屈,一生誓不与清廷为伍。他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积极投入苏州、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武装斗争。他在《精卫》一诗中写道:“尝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对于投清变节者,他毫不留情,愤然直斥:“蓟门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康熙十六年(1677)清廷开博学鸿词科,很多人争相举荐顾炎武,他致书曰:“刀绳俱在,毋速我死。”并郑重声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次年议修明史,总裁叶方蔼又特邀他入明史馆,他严词拒绝,回信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其凛然气节,令清廷都敬畏不已。

顾炎武赋诗玉蕊楼

顾炎武曾响亮地提出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他把“拯斯民于水火,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平生之志。“畏途穷水陆,仇摊在门户;故乡不可留,飘然去远方”。小家,被仇家洗劫;大家,已改朝换代。起义失败后,顾炎武意识到在南方抗清复明无望,决计北上,结纳抗清志士,考察中国山川,徐图复明大业,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清顺治十三年(1656),四十五岁的顾炎武,开始北上游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举凡“山之东西,河之南北”,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都留下了他往来的足迹。这二十五年中,他居无定所,食无定餐,骡马相伴,沉卷相随,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并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

顺治十四年(1657)秋,顾炎武把山东作为自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第一站,开启了长住或短居的山东之旅。此时,改朝换代的风也早已吹到了黄海之滨的即墨,清王朝派来的县令已经到任视事,所有即墨籍的明朝遗老如丧考妣,无所适从,对于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自是极端敌视不已。这年冬天,自称蒋山佣的顾炎武,带领一个手牵瘦驴的仆人来到了古城即墨,住在了即墨五大家族之一的黄家。此时,黄宗昌已经去世。黄氏家族中的黄坦、黄培接待了顾炎武。史书记载,“即墨三齐名区,其间人文蔚兴,名贤接武。”黄氏家族于明永乐年间由青州迁居即墨,从嘉靖年间六世黄作孚中进士第开始,族人诗书传家,“数百年来,风雅相尚”。从兵部尚书黄嘉善,到山西道监察御史黄宗昌,都是黄氏族人的骄傲。尤其是在明清鼎革之际,黄氏家族的成员积极抗清,“出家资充饷”,次子黄基被清兵射中,带伤奋战。即墨终于得以保全,而黄基却伤重身亡,死后,妻子和三个妾一起殉情,感人至深,被人们称为“一门五烈”。这让一向怀有抗清之志的顾炎武心生敬意。在黄家居住的十几天里,顾炎武会见了许多文人志士,游览了崂山,赋诗玉蕊楼,并忙里偷闲地为《崂山志》作序,为这座海上名山平添了一抹亮丽的人文景色。对于踏遍大江南北的顾炎武来讲,崂山和黄海波涛真的给了他灵魂的慰藉。黄家优裕的经济条件和名扬天下的家常美食,使他的体能和精神得到了暂时的修养。当然,更让他鼓舞的事情,还要是黄家私下告诉他的关于山东栖霞于七兄弟正在进行、密谋反清的义举。“君未生兮山已在兮。君既往兮,山犹存兮。谁终谁始,君兮山兮?”斯人已去,崂山犹在。遥想当年,一代大儒顾炎武的崂山之行并非游山玩水这么简单,从他结交的人士来看,他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抗清之志,只不过,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是抒发情感而已,顾炎武似乎不甘于此,只是,他的行动隐秘性强,流露较少,留下来的,只是他游历、赞颂崂山的一些诗篇而已。

顾炎武赋诗玉蕊楼

巍巍崂山有幸,古城即墨有幸。“君得山兮,欣有托兮。山得君兮,以成名兮。谁显谁晦,山兮君兮?”可以说,顾炎武的崂山之行,是一场沛然如雨的精神之旅,命中注定了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与崂山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自此再也分解不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