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华阴曾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华阴名士王宏撰

三百年前,华阴曾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在华阴市华岳大道南段小涨村的村口附近伫立着一尊青铜雕像,雕像人物身着长袍,打着蝴蝶结的腰带上系着一个长长的圆形吊穗,长辫及腰,眉如卧蚕,须髯飘飘,右手背后,左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卷,神情专注,作沉思状,此何许人也?

看旁边题石,铭曰:“王宏撰,清(1622——1702),陕西华阴人,关中著名学者,擅长古文,著作《山志》《砥斋集》等,参与《陕西通志》。”寥寥数语的简介,道出其非凡的学识和才能,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好奇。

三百多年以前,在华阴的土地上竟然有这么一位饱学之士,研学问,立著述,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为此,笔者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发现王宏撰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多才多能,一生成就斐然,遂对王宏撰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搜集整理,以此铭记。

三百年前,华阴曾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一、讲学著述云台观,矢志共建朱子祠

据华阴县志记载,王宏撰(1622~1702年)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山史,更号待庵,自书天山老人,曾被清廷征聘而不仕,故人又称王征君,明末监生(国子监肄业)。明末“复社”成员。

王宏撰祖籍华阴,排行第五,其父王之良任南京兵部侍郎,幼年随父在南京读书。其聪明好学,仪表端庄,文笔不凡,曾手抄《左传》、《史记》、《汉书》及历代诗词等。

明末农民起义时,朝廷混乱,崇祯十五年(1642)年,其父病故,顺治七年(1650),也就是在王宏撰28岁那年,他家遭遇抢劫,便与其兄王宏嘉侍奉祖母、母亲回归故里,在故居潜村(今庙前村)居住数十年。期间,于华山云台观讲学。其潜心治学,能诗善文,擅长古文,韵味精深。

他治学有方,主张研究学问要平心静气,评书论人均应求实,对自己最尊崇的人也不应掩饰其过失,对自己所反对的人,也不应抹煞其长处。王宏撰讲学治学名重一时,好与鸿博之士往来,与当时关中著名学者“关中三李”李颞、李因笃、李楷齐名,他们多有往来,时人称为“四夫子”。

在云台观讲学期间,他在土地台侧面筑室,先称“读易庐”,后又改名“待庵”。潜心钻研易学,并在寂寥中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完成了《周易图说》、《周易筮术》、《华山志》、《待庵日札》、《待庵记》等著作,在华阴的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这里说到王宏撰,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少年时,加入了明末江南士大夫政治集团——复社。他积极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挽救明王朝,又参加了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起义。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山,所到之处,访问风俗,搜集资料,尤致力于边防和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访寻同道,力图复兴, 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复兴繁荣的呐喊,对后世影响深远。

康熙二年(1663),顾炎武在山西结识了关中名士李因笃(富平人),便来陕西,一踏入华阴就感慨地说:“华阴绾毂山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事。有惊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以有建筑之便。”

顾炎武因抗清失败,于康熙十二年(1673)从山东再次来到华阴,经过考察研究,认识到华阴不但地理优越,且有“复社”战友和王宏撰等人,于是决定寓居于此。

由于王宏撰与顾炎武同为反清复明的“复社”成员,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志趣相投,他们共同讲学于华阴云台观,二人谈经论典,朝夕不离,在“复社”、治学方面推心置腹,深入切磋,成为声气相求、志同道合的挚友。

清政府为了消灭汉人的反清思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征聘王宏撰与顾炎武至京城赴博学鸿儒科(推荐应考),顾炎武拒绝,王宏撰被迫去亰,到京后,借“养病”于昊天寺,以病辞考。当时,很多达官显贵纷纷向他索求文章,名士王士祯、汪琬、施润章等至他住地拜访,与之相交为友。

顾炎武为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 年)九月,顾炎武又一次进关,居华阴潜村(今庙前村)王宏撰家,在潜村居住期间,广交关中通儒,以讲学和研究学术为掩护,为了讲学,拿出自己打算购置土地的全部资金与王宏撰在云台观创建朱子祠。朱子虽未到过这里,因为陕西当时已沦为金朝统治之地。 但朱子确在南宋淳熙年间受过主管云台之命,并且自称是“云台真逸”、“ 云台外史”。

修建朱子祠旨在“国家尊经重道,必以朱子为师”,“ 关中多事之秋”,“即以举旷典、振儒风为己任”;“五岳之怀,留连斯士”。他们虽然老了,但仍然念念不忘复明,对清初的统治极为不满,决心以兴朱子祠、办讲堂、来振儒风。

顾炎武为祠中殿题联:“慨声教之未加,一统神州,有待百年之治;赌威仪之如在,重开圣学,无惭三代之英。”

朱子祠建成后顾炎武就移居祠中,讲学半年后,因王宏撰游学江淮,他便去了山西。后在回华阴途中骑马坠地跌伤,伤重而亡,其弟子扶柩南归,葬于昆山,华阴潜村东南遗冢,是王宏撰对顾炎武遗物所埋的“衣冠冢”。

王宏撰与顾炎武在华山云台观传道讲学,共建朱子祠,治学气氛浓厚,成就辉煌,名噪八方,鸿儒频频往来造访,真可谓开辟了一个划时代的治学先河,为今天的云台观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精于金石书法绘画的博学大家

王宏撰博学多才,在诗文、《周易》研究诸方面均有成就,当时学人对其有“博学君子”之称。

王宏撰一生不仅研于学问,而且是著名的金石书法家、金石书画收藏鉴赏家。其一生酷嗜金石、书法和绘画,勤于书法创作,仿王羲之,兼学颜真卿和米芾,与傅山、孙承泽、周亮工等“金陵八家”、吴门画派后裔等一流书画家来往密切,切磋艺术,在明末清初的金石书画圈中影响很大。

华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遗迹,王宏撰和顾炎武将华山石刻收编成册,并辨析真伪,他还著有金石书画专著《砥斋题跋》,其所著《待庵日札》《北行日札》、《西归日札》等著述,也保存了不少金石书画的研究成果和艺术史料。

在关中曾撰书了许多碑志。顾炎武赞其勤学不倦,著作有《砥斋集》12卷、《周易筮述》8卷(陕西廵物采进本)、《正学偶见述》1卷、《山志》6卷、《易图象集》等著述。撰书《汉前将军关壮缪侯祠碑》(此碑厡于硙峪乡沙村学校,后毁),人称“三绝碑”。

三、传承弘扬理学思想的学者

作为明末清初关中士大夫“声气领袖”,王宏撰同时还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理学学者、古文家。他隐居于华山脚下茅屋中读书,潜心研究程朱理学和张载的关学理论,他个人也有一定的理学思想,当时获得其著作的学人,就称其“粹天人性命之学,绍濂雒关闽之绪”。

王宏撰在理学方面就理气关系而言,他认为”理气本一”,反对“理能生气”说。其“格物”论方面坚持朱子“即物穷理”说,反对“格去物欲”说。

王宏撰是明清之际关学学人中即坚持朱子又修正朱子的学者之一。他在理学、史学、易学研究和诗古文词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得到了顾炎武、傅山等友人的高度赞许。

王宏撰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对后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有极大的思想学术价值。

四、关注社会民生的学者

王宏撰作为一位资深学者,不仅研学著述讲学,而且还身体力行,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关注社会民生,体现了学者的责任担当。

康熙十七年(1678),他曾北游延安,写下了《延安屯田议》一文,主张让绥延一带的驻军实行屯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既可补充军饷之不足,又可解决民食之短缺。

他在另一篇文章《延安纺织议》中说,延安的布匹价格高出西安数倍,百姓生活贫困,国家税收日益减少,是因为当地农妇不会纺织。

他主张官府向延安一带的百姓发纺织机具,招聘关中的纺织能手去传授技术,帮助延安发展纺织业。

诗文添彩的王宏撰

王宏撰在严谨的治学著述之余,也有对生活的诗意情怀,抒发了其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作为一位诗人,写了不少诗文佳作,其诗情画意中折射出深邃的理学思想,为他的博学人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现欣赏其几首诗作:

《抵潜村旧居》

犹是向山路,依然流水材。

荒墟遗败灶,宿莽翳颓垣。

不见桑麻长,何知雨露存。

迟徊拜家庆,洒泪到黄昏。

少陵悲道路,元亮即园田。

凉月四松下,疏风五柳前。

心苏灵武事,诗记义熙年。

希迹怀之子,余生枕石眠。

《留别白门友人》

春花落尽鸟空啼,

春水东流人向西。

有梦常依桃叶渡,

寄书应到碧云溪。

《春兴》

海云遥接赤城霞,

春满平原百万家。

珍重晓来风起处,

莫教吹落玉兰花。

晴和天气看花来,

踏遍山阿与水隈。

可信春风惬幽兴,

红红白白一齐开。

一壶春酒正堪携,

云满前山花满溪。

日暮醉眠芳草地,

数声啼鸟过桥西。

杏树成林花不同,

开时分有浅深红。

娇容应自夸三妙,

结子还须让海东。

三妙海东皆杏名。

王宏撰一生无意仕途,博学多才,毕生致力于研学论著,顾炎武赞其勤学不倦。后应贾汉复的聘请,参与纂修《陕西通志》。但在清初主要“以文章名”,从而使得王宏撰其他方面的才华,多为文名所掩。

清初散文大家汪琬对宏撰誉为“得司迁遗意”,赞其文章为:“驰骋今古,总有依据,非苟作者。”《关学续编》甚至称其“以文章博雅,名动天下”。

顺治初年,他游历江南,结交名士。与顾炎武共建朱子祠之后不久,他再次漫游江南,历时10年,因年老有病回归故乡。康熙四十一年(1702)宏撰病故于独鹤亭(仙姑观前),终年81岁。

华阴南依巍巍华山,北临滔滔渭水,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东汉时期清廉奉公的“四知先生”杨震,文学家杨修,隋文帝杨坚等都史载千秋,光耀后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历史的云烟中万事皆化为尘埃,红尘滚滚,沧海横流,学者王宏撰也曾经是华阴乃至关中大地上的风流人物,他是华阴的骄傲,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三百多年以前,华阴曾经有一个人,他叫王宏撰!

三百年前,华阴曾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人……

作者:贺宜芳,教师,蓝田县人,现在华阴市岳庙高级中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