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纪实:易县疾控中心流调组,疫情一线“先遣队”

当新冠肺炎疫情呼啸而来时,有这样一群最美的“逆行者”,他们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敢于直面挑战,用实际行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谱写了抗击疫情最美丽的篇章。他们就是易县疾控中心的流调组队员。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如果说流调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口”,那么“流调组”就是战役中的“先遣队”。疾控中心组成20人的工作队员,就是这支“先遣队”的成员。疫情在哪里,这支先遣队就战斗在哪里。

这支先遣队,扛起了指导、参与全县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的重任,从首例到现在,每一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无论何时他们只要接到疫情报告,就会立即全副武装起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N95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一次性脚套、橡胶手套,奔赴疫点、疫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是要弄清楚所有的可能性,尽可能细致地摸清重点人群的来龙去脉,要弄清楚他们从哪里来?在哪里停留?又曾去向哪里?流调就是拨开迷雾,拨茧抽丝,找出真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流调工作与警察断案一样,越快地排查锁定‘嫌疑人’就越有利于案件侦破或减少案件的再发,越有利于疫情控制。”中心分管副主任赵宝军介绍说。

调查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时有调查对象不配合、欺骗、隐瞒事实等情况,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想法设法从多渠道了解更多信息,多方证实信息的真伪。通过对病例或其亲友进行询问,详细了解他们发病前、发病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而这些工作,必须在一天内完成,耐心细致且容不得半点马虎。

流调组7X24小时值班,不管多晚,只要电话来了,队员们来不及歇息,便穿好装备、拿起流调表出门。有时凌晨2、3点完成流调,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单位,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回想工作中还有哪些细节有疏漏,做到及时总结及时修正。他们急匆匆赶回的背影,是他们肩上背负的沉重使命,穿上厚重的装备,他们变成了勇敢的战士,用信仰和生命来完成自己的每一份侦查工作。把风险和担心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却把平安和健康留给了群众。

每次接到流调通知后,电话核实、现场摸排就会同步进行,以第一时间了解病例行动轨迹,排查可能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密切接触者多的时候,可能要打上百个电话。流调并非短跑赛而是接力赛,病例所到的医院、家庭、超市、车站等地,都是折返点,“杂、繁、难”。一般来说,流调顺利的话,要和患者交流两个小时,否则可能需要双倍甚至更长时间。在流调中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些病人被确诊后情绪激动甚至失控,不配合流调工作。还有一些病人对流行病学调查的问题故意隐瞒,甚至极度抵触。面对这样的情况流调人员耐心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沟通做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完整的信息。回到单位,无论多晚,队员都要第一时间完善流调报告,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办公室的灯光常常是彻夜不熄。

从投入疫情防控之日起,流调队员们已连续在单位工作了30多天。回想起对首例病人的流调深有感触,踏进发热门诊,他们其实也感触颇多。毕竟新冠肺炎是新发疾病,大家都不太了解,进隔离病房的风险很大,大家也会有顾虑。但他们是共产党员,是疾控人,必须带头上,打头阵。早一分钟到达现场,早一分钟开展“侦查”,就能早一分钟采取防控措施,居民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每成功隔离一个传染源,我们内心都会感到一种轻松。

茫茫人海中,只为找寻你。这就是流调组,切断传染源的“特种部队”。每一条新发布的疫情信息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大爱埋在心底,不畏疫情迅猛,拼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家成了最遥远的地方。他们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愿深夜的微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脚步,指引他们走向胜利的黎明!

▎监制:刘称心 刘新杰

▎总监制:吴小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