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重磅播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北京外國語大學!

近期,北京外國語大學思政工作專題片在北京衛視《北京您早》欄目播出。該專題片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電視臺和北外聯合攝製,共分為4集。北外採用多種形式推進思政教育工作,成效卓著,更於近日榮獲"第六屆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獎"一等獎。本期推送,一起去看北外為推進思政教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專題片1:共和國外交官的搖籃,培養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北京外國語大學始終秉承傳統,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促進學校平穩較快發展,這利於培養國家急需、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複合型、復語型、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104歲加拿大籍老專家伊莎白教授榮獲"友誼勳章"。頒獎詞這樣寫道:伊莎白•柯魯克,新中國英語教學的拓荒者,為我國培養了大量外語人才,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交流,促進中國與加拿大民間友好做出傑出貢獻。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伊莎白教授與北外的情緣起於上世紀40年代。1948年夏,新中國成立前夕,伊莎白和丈夫大衛·柯魯克應中國共產黨邀請,來到石家莊西部南海山村的外事學校任教,即今日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從此,伊莎白開始了在新中國英語教學園地70多年的開墾與耕耘。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像伊莎白一樣潛心教學、致力於我國外語人才培養的教師還有很多。隨著教師隊伍的日益壯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外語專業也在不斷增強,創建之初只有俄語專業,現在北外已經獲批開設了101種外國語言,覆蓋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其中,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是目前我國覆蓋面最大的非通用語建設基地,也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意大利語專業教師李婧敬表示,北外老師教授給學生的不只是語言本身,更是胸懷世界的一種眼界、一種胸襟、以及一種共促交流、共促和諧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北京外國語大學泰語專業教師田霖也表示,希望能培養既具有語言技能,又在學科方面有自己的專長的高端的複合型的人才。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的複合型、復語型高端人才,是外語學科肩負的重任。"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成為當下外語學科教育的重要關切之一,為此,北京外國語大學以院系建設為抓手,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最大限度地釋放課程育人在二級學院人才培養中的輻射效應。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張蓮強調了課程思政(專業思政)的重要性,她認為這會有助於理解學校立德樹人的主題,理解"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辦學理念和"兼容幷蓄、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成為培養外交、翻譯、教育、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從北外走出的畢業生,懷揣著中國情懷、國際視野,成為成為精英翹楚、社會棟樑。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校友中,先後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參贊2000餘人,學校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表示:"我們特別注重學生要了解國際事務、注重國際變化,培養多方面的素質,以便將來在國際化的競爭中,代表我們國家來參與競爭、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專題片2:讓世界瞭解中國

在2019年國慶前推出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當中,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外研社出版的《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就在本次成就展上展出,這是北外人和上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將中國人話語體系與核心價值觀在國內外進行廣泛傳播。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系列圖書是國家重大項目"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的核心出版成果。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秘書處工作人員劉旭璐表示:"全面系統地梳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而成立一個工程,這在我們國家是尚屬首次的,如何用300個字左右的篇幅,就把一個術語的核心含意能夠給它清晰完整地表述出來,這對於我們的專家團隊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學術難點,因為這些專家們很容易就可以寫一篇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論文,但是要濃縮在兩三百個字當中,去把術語的含義說清楚,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由上百位專家組成的多個團隊,經過5年多的協同努力,術語工程先後梳理了700條術語,以中英對照形式出版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系列圖書1~7輯,截至2019年底,成功翻譯成26種語言,以及出版多種衍生圖書,如英文版《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中醫文化關鍵詞》《敦煌文化關鍵詞》,兒童繪本《看不懂的中國詞》等,這一系列圖書,還在"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進行展出。

劉旭璐認為,術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的關鍵,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支點。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除了通過出版書籍傳播中華文化,北外的留學生也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使者,來自匈牙利的留學生森格格目前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因為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兩年前來到北外學習。森格格表示,中國的發展非常快,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所以很需要會說中文和了解中國的文化的外國人。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在北外,森格格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們一起學習知識,教室裡常常會出現15個或20個國家的學生同堂上課的景象。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最早接收外國留學生、最早開展漢語教學的高等學校之一。1951年首次接收留學生,90年代,留學生教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如今,北外共有1600名留學生在校就讀,來自世界110多個國家,學習內容涉及外交、新聞、經貿、教育等領域。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留學生課堂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一種平等共享的教學模式,營造出一個各國文化交流的平臺,每一種文化都可以在這裡被欣賞、被傾聽。除了進行知識性的教育,學校更要幫助留學生們瞭解中國、融入中國,為此,共同品鑑中國傳統美食文化、老外說相聲、傳統曲藝文化體驗活動、留學生微電影大賽、漢語之星大賽、國際嘉年華等活動應運而生。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來到北外,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之餘,主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丹表示:"北外一直秉承讓世界瞭解變化的中國、讓中國瞭解多元的世界的辦學理念,和促進各國青年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在未來中國學一定會成為全球研究和傳播的熱點,所以北外正積極推動中國學的全球教育、全球出版、全球傳播和全球研究,真正地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並且往實裡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專題片3:推進"三全育人"改革

如何挖掘育人元素?如何發揮育人功能?如何建立激勵保障機制?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感、使命感和獲得感,讓育人過程更有溫度、效度和高度。北京外國語大學全面推進"三全育人"改革,讓教師受用,讓學生受益。從小就對語言非常感興趣的朱漪露,高考第一志願填報的就是北外的波蘭語,三年多的時間,朱漪露不僅成績優異,還通過了波蘭語第二等級考試,同時也在重大活動中參與了波蘭語翻譯、隨行翻譯等工作。

朱漪露表示:"三年多的學習,第一是讓我掌握了一門獨特的語言,能夠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第二點通過外事翻譯這些經歷,我也感覺到個人的價值得到了實現,也是說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練習起來,參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華夢進程中的一種具體體現。"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朱漪露所在的北外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是2018年9月獲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學院師生積極開拓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將多語思政育人模式同主題教育有機結合,深入推進"三全育人"改革。

目前,北外的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已經有25個語種專業,是全國開設歐洲非通用語語種最多、培養層次最全的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院長趙剛表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隨著我們對外交往越來越頻繁,我們越來越需要我們的學生掌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這樣一種使命,介紹我們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包括我們今天中國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他們其實一到工作中馬上就發現,外國人感興趣的現在是中國的事,很希望他們能夠用外語講中國的,我們中國社會、中國文化這些東西。"為此,學院改革各語種翻譯課程、各語種報刊閱讀課程、和各語種中國文化課程,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外語教學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政熱點等內容融入教學課程。除了進行課程改革,北外思政課的形式也更加多樣,為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們設計了較廣泛的主題內容,比如介紹一個關於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的專業網站,介紹對象國出版的關於馬克思主義的一本書,介紹對象國的一位或多位馬克思主義學者及其貢獻等等。學生可以從中任意選取一個角度進行設計,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進行研究。學生通過自己尋找和整理信息資源,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提升了主動學習的能力。當前,高校人才培養中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需要在克服困難中砥礪前行,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推進"三全育人"是高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本質需要,也是實現大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根本需要。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丹表示:"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北外思政工作的新模式,把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結合,把教師思政和學生思政相結合,把線上思政和線下思政相結合,積極探索北外思政工作新模式。"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專題片4: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共選派了16個學院的532名師生,參加了群眾遊行活動,在這些師生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與本次典禮有著許多奇妙的緣分與故事。第26方陣的中隊長李思瑤,一家三代都參加過群眾遊行活動。她表示自己的爺爺奶奶參加了1958—1959年的國慶遊行活動,父母參加了1984年新中國成立35週年的國慶遊行活動。成長經歷中的紅色烙印帶給了李思瑤深刻而激盪的愛國情懷,紅色夢想錘鍊了她堅韌的意志品質,憑著這顆赤誠執著的初心,她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慶祝活動中來。李思瑤是2017級的推薦免試保送生,本科從北外畢業後,留在學校工作了2年,作為國際關係學院的輔導員,兩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她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在這次的國慶遊行活動期間,組織師生觀看了三場愛國主題教育電影,並組織同學寫週記、定期組織同學分享自己的訓練體會和心得等。李思瑤表示,能夠明顯感覺到大家在思想、意識和行動中的成長和變化。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當天的遊行活動中,北外師生精神飽滿,節奏整齊,用青春和熱情接受祖國的檢閱。個人成長髮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結合,在祖國的重大事件中,北外莘莘學子敢於擔當新時代青年的責任,這些與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北京外國語大學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成效評估一起推進,取得了紮紮實實的成效。學校還專門在官方網站上設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板塊。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表示:"我們也注意用一種現代的科技手段,使思政具有更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現在通過歆語工程、通過多語思政、通過多語言創新中心、通過我們的微信平臺,讓同學們思想上受到啟迪,從而成為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北京衛視重磅播出!

近80年發展辦學歷程,北京外國語大學不斷探索育人方法,培育出了一批批精英翹楚、社會棟樑,他們遍佈世界各國、全國各地,活躍於各行各業,建功立業、成就卓著,為國家發展貢獻北外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新的育人難點要點,北外更是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未來,學校將繼續致力於培養國家亟需,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複合型、復語型、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的建設步伐。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