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洞螈是一种视觉已经退化的穴居蝾螈,由于它独特的体型和外表被人们所熟知,因为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比蛇这种生物,更像中国龙的生物。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听别人把蛇比喻为龙,甚至称蛇为小龙,而且也听说过蛇经过修炼变为龙并且长出角的故事。但是你看了洞螈以后,才会知道什么是“小龙”,它们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龙在凡间修炼时候的样子。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上图中的下半部分就是洞螈,上部分就是网友稍加修改后变为的真龙,他俩真的很相似,不过洞螈就是缺少一些威严和王者风范。不过这种生物还真不是什么龙,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在中国。

这种生物是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洞穴里发现的,是一种两栖动物,在空气中可以用肺呼吸,在水中可以用鳃呼吸,被称为“普罗透斯”(proteus)或“人鱼”,有洞穴之王的赞誉,其实它就是蝾螈的一种,只不过长期生活在黑暗、食物匮乏的环境中,身材变得更加纤细,皮肤白而粉嫩,所以看起来像一条“龙”。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在人们初次发现这种生物的时候,还对它不甚了解,只发现这种生物长时间一动不动,也不进食,总是保持着一个姿势。再加之这种生物的外形跟中国龙相似,更是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因此这种生物一时间被冠以“袖珍龙”的美称。据研究发现,这种生物在一次进食以后可以长达7年左右的时间不再进食,而且其寿命平均达到70年,更甚者可以活到100岁,算得上是两栖动物界的寿星。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洞螈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一动不动完全是生存环境逼出来的,这种生物在洞穴里已经进化了数千万年,洞穴系统是自然界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洞穴水系的食物不交匮乏,堪比沙漠,生态链也比较单一、脆弱,供应生态链最基础的营养物质也是来自被雨水冲刷进来的有机物和一些蝙蝠粪便,洞穴里的一些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就靠这些物质生存。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而洞螈就依靠这些小生物为食,由于黑暗洞穴内生物密度实在是太低了,所以一年时间内吃不上饭就成为常态,所以洞螈就要往一种非常节能的方式演化,所以洞螈就会常年的一动不动来保证最低的能量消耗,而且是一种变温动物,可以根据环境的温度来调节体温,把能量全部用在有机体的运转上,而不是用来发热保持恒温。这在自然界十分罕见。因为大多数动物为了应对食物匮乏会选择休眠,而洞螈是一种少见的长时间醒着挨饿的生物。

随着洞螈的成长,它的眼睛就会停止发育,最终被一层皮肤覆盖。因此它基本上没有视觉,但它隐藏的眼睛和部分皮肤仍然可以探测到光的存在,而且它还拥有一系列超感官,包括灵敏的嗅觉和听觉,甚至可能有感知电场和磁场的能力。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洞螈不仅在自己的生活上十分节能,而且这种生物每隔12.5年才会交配繁殖一次,真正做到了一生都是佛系生活,它的一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减小消耗,唯一愿意动的时候就是进食和繁殖。

洞螈长的寿命为何那么长

在脊椎动物中,一半来说体型越大,寿命越长,但也有例外,例如人类和蝙蝠。鲸鱼、大象和巨龟都在长寿记录中名列前茅,但不起眼的洞螈却能活到一个世纪,而体重只有区区20克。另一种长寿命的两栖动物是巨型蝾螈,但它的体重是普通蝾螈的一千倍。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那么洞螈是如何达到如此长的寿命的。标准的解释是,衰老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能量的化学反应的结果。这些化学反应为我们提供了能量,但却产生了一种叫做自由基的高活性分子,这种分子会破坏它们接触到的任何DNA或蛋白质。年复一年,这种持续的轰击对我们的身体就造成了伤害,结果就会导致衰老。因此,可以通过阻止自由基的攻击来延长寿命。

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两种方法貌似都不适用于洞螈。

降低新陈代谢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由于自由基是产生能量的化学反应的副产品,那么洞螈较低的新陈代谢就可以产生更少的自由基。

另一种选择是用抗氧化剂中和自由基的稳定流动。但洞螈体内的抗氧化剂并不是很高。

以上的两种情况,目前只是猜测,这个奇怪的生物一定有其他长寿的秘诀,但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研究人员猜测,洞螈的长寿命可能以洞穴中不存在天敌有关,奇特的生存环境让其进化出了一个极端的寿命。总之洞螈的一生无欲无求,在黑暗的环境下一个姿势就是几年,一生的活动范围也就是那么几百米。

7年不吃不动,12年交配一次,这种与龙最相似的生物堪称地球最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