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白岩松 《幸福了吗》

白岩松在厦门大学演讲时提出,我们要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话题起自法国八月份的度假月。

在法国,每到夏季七、八月份,包括政府机构、议会等都会缩减公务活动,因为员工基本都出去休假了。

法国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国度,不得不说,法国的创造力与这些闲适的假期有很大关系。

休假中,人可以安静下来,回到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觉察自己,与内心的自己对话,进而对生命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很多创意的思维火花就在大脑的自由漫步中诞生了。

与法国的悠闲假期相反的,是中国人的忙碌。忙碌的“忙”,即是“心亡”,“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有多少人心是死的?”白岩松振聋发聩的一句,直击心灵。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1、与自己对话,这是一种思考方式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分心的事,信息也呈爆炸式地涌来。生活便捷了,心却更浮躁了,也很难花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

“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

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

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

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

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周国平

《幸福了吗》 最后的后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清晨,沐浴后的释迦牟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敬拜。

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

“师傅,您的像,是弟子们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

释迦牟尼轻轻一笑,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走的路,终要自己把控方向。向前走,亦或拐弯,只有自己的心最清楚。

终日忙碌,一味地赶路,貌似在向着目标前进,但也许,功“利”的环境早把我们的初心丢在了路上,在意别人的看法,迷失了自我,而我们还不自知,一路走来却倍感疲惫,很多东西也都变了味。

都说,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我们忙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无形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工作中重复性、同质化的部分比重会更大,从工作中学习的单一学习方式,也会增加个人成长的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你能从中学到的东西极为有限,这样的忙碌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性有增量的成长。

日积月累,忙碌就成了阻碍我们个体成长的羁绊。

貌似每天沉浸在忙碌中,但,可以在安静的时候,试着与自己对话,问问自己的内心,一个月下来自己成长收获了吗?一年下来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内看的人,醒着。”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他在跑步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悟。

一个人在路上跑,只有自己陪伴,让他更清醒地面对自己,感受身体因运动带来的变化,他一次又一次地和内心的自己对话,体味内心深处的感悟,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些独处时与自己内心的深度沟通,让村上春树始终保持一种清澈的理性,也最终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

实际上,与自己对话更是一种思考方式,是唤醒,是反思;是站在身体之外,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思维习惯,并最终成为自己的朋友。

这种思考方式,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激发内在潜质,更加和谐地处理自己与别人、与世界的关系,既不盲从,也不焦虑,在繁杂的社会中,尤为珍贵。

2、与自己对话,激发潜意识

你的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卡尔.荣格

尝试和自己对话,通过认识自我,逐渐塑造积极的潜意识,进而做出更合理的行为与决策,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对于意识而言,潜意识是人们难以觉察到的心理活动,也称“无意识”。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潜意识受内在的观念、性格、习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等因素影响,蕴含着心理深处的欲望和动机,以及自己常有的信念与想法。

这些隐性的潜意识对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态度都会产生极深的影响。

日常的行为、习惯、方式,就是我们内心与潜意识的映射。

比如,在推销产品时,却不敢开口、不敢推销。其中,推销是意识,害怕被拒绝、害羞、认为自己说不好是潜意识。

又或者,朋友来借车,本来不想借,但还是借给他了。不想借是意识,而潜意识里却担心朋友生气,会失去这个朋友。

虽然意识如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清晰可见,但水面以下的潜意识却决定了冰山的方向与大小,具有惊人的力量和潜能。

潜意识隐匿于我们的心理结构深层,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到它,即无意识状态。

但当我们突然“灵光乍现”,或者“顿悟”的时候,就是潜意识被意识化了。

与自己对话,就是觉察自己,向潜意识作自我暗示,让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运用潜意识的力量,去达成意识的正向目标。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创造力源于保持清醒的自我控制的无意识状态。

有创意的思想有赖于从潜意识中自然流露出的想法和情感。

那么,如何实现激发潜意识,从而改变人生呢?

答案只有一个,与自己对话!

卡尔·荣格说,“我们的外部境遇是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

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投射出来的现实世界的关系、环境就是什么样的。

当你学会更深一步地觉察自己,探究自己的潜意识,与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话时,其实就开启了人生的蜕变之路。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通过觉察、改变潜意识,来实现改变自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式:

一、冥想:哈佛大学的一项静心课程实验显示,通过冥想和静心综合课程,学生们大脑中与学习、记忆、情感调节、自我意识和洞察力相关的区域灰质含量都有提高。

从企业家,到明星,甚至全球顶尖人士中,超过 80% 的人都有每天做冥想练习的习惯。

西点军校设有专门的冥想课程,海豹突击队通过冥想训练让队员达到集体心流状态。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都成立有冥想研究中心。

美国有超过2000万人将冥想奉为有效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的治疗方法。

冥想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初试者建议选择安静环境下进行。

冥想的练习方法很多,可以选取自己感觉最舒服的,这里先介绍四种方法: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3、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4、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于静

安迪在《简单冥想术》中提出了“头脑空间”的概念,给大脑留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让改变成为可能。

“冥想不是要你成为一个不同的人,一个新的人,甚至一个更好的人,而是要教你对意识进行修炼,是让你理解自己既有的思考与感知方式以及缘由,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种健康的认知。或许,当你这么做时,你想在生活中实现的任何改变都变得容易多了。”

其实,不管哪种形式,重要的是,我们肯停下来,观察觉知。

二、情绪日记:每当遇到困境,或者被情绪困扰时,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思考,或者用纸和笔记录下情绪日记。

日记中(思考时),简单记录事由后,主要反观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我现在是什么感觉”,“我产生情绪(不舒服)的点在哪儿”,“我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觉察感知自己,让我们找到问题根源,进而修正自己的观念,慢慢地,你就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瑜伽(或其他自己喜爱的运动、音乐):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运动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更加专注自己的体式、呼吸和感觉,意识变得集中而纯净。

也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其他运动,比如,村上春树喜欢在跑步中与自己对话,施瓦辛格会在做力量训练时冥想。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探索潜意识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它无时不刻的在发生。

只要我们慢慢开始觉察,就能慢慢开始改变。

3、与自己对话,也是“反熵增”的过程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着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

——荣格

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更是“反熵增”的过程。

熵,是热力学中表述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1944年,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指出,“生命是非平衡系统并以负熵为生”。因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体不断地由有序走回无序,最终不可逆地走向老化死亡。

一个收拾好的屋子,过几天又乱了;

学习停止了,智慧就会减少;

只要你不正确努力,事情就会越来越混乱。

用熵增的规律来说,生活是会不断混乱的;思绪和心灵会蒙尘混乱;我们的身体也会不断萎缩老化。

通过与自己对话,觉知自我,探究内心真实的初衷,摒弃心中杂乱的声音,净化心灵,从而整理自己的人生。

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你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斯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需要与自己谈话的勇气和能力。只为能在生活的不确定性中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感悟幸福的能力,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