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负责授衔工作,是唯一请求降衔并被批准的人,更值得称道和铭记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据说,这是毛泽东形容那些计较授衔的人说的一句话。

军人视荣誉如生命。看重军衔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与计较军衔偏低的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55年大授衔时,我军还有好几个高级将领主动申请降衔。这些均传为军史上的佳话。

不过,帅克想说的是,提出让衔的有好几个人,但被批准的仅一个人。因此,他更应该被大家称道和铭记。

这个人就是开国中将徐立清。

他负责授衔工作,是唯一请求降衔并被批准的人,更值得称道和铭记

徐立清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正是具体负责授衔工作的。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徐立清却恰恰相反,更严格自我要求。

对照评衔标准,徐立清授上将的条件是过硬的。在红军时期,徐立清就是军政治部主任。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过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三兵团副政委,后来任一兵团政委。1951年全军干部评级时,徐立清被评为正兵团级。完全可以说,徐立清的经历、履历及贡献、表现,哪方面都足以支撑他授上将军衔。

不过,作为具体负责授衔工作的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授个中将为好。他这样做,除一惯的谦虚低调的高尚人格使然外,还有他另外一层的考虑,负责授衔工作的主动让衔,对顺利开展授衔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无疑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

徐立清先后给军委领导写了多封信,一再要求降衔。

他负责授衔工作,是唯一请求降衔并被批准的人,更值得称道和铭记

罗荣桓收到徐立清的信后,亲自找他谈话,“表示不同意随便更改”。于是,罗荣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到了上报中央军委的上将名单中”。

一些老战友、老革命也纷纷劝说徐立清:“你符合上将条件,非要个中将,其他够上将条件的同志该怎么想?”

徐立清坚定地表示说:“我是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嘛,是负责授衔工作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也会给予理解的”。

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也三次找徐立清谈话,但徐立清非常坚决地表示不要上将军衔。

周恩来知道后,也亲自找徐立清谈话做他的工作。徐立清向周恩来这样说道:“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

他负责授衔工作,是唯一请求降衔并被批准的人,更值得称道和铭记

最终,周恩来同意了徐立清的要求。周总理这样感慨地说道:“主席说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我说你徐立清也是一面镜,是难得的一位好同志嘛”。

毛泽东后来也表扬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来如此!”

最终,徐立清成了全军唯一一个请求降衔并得到批准的高级将领。

1955年的大授衔工作,在我军建设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大授衔工作,可以说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开展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作中,徐立清无疑是1千多名开国将帅当中,最应该被人称道和铭记的人之一。

他负责授衔工作,是唯一请求降衔并被批准的人,更值得称道和铭记

主要参考文献:《让衔将军:记我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徐立清》《党史纵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