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轉自丨中國國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說起野菜,映入大家腦海的,都是什麼呢?薺菜?灰灰菜?馬齒莧?圖書君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小時候奶奶做的野菜包子。

野菜,作為一種無汙染、營養豐富、清新可口的絕佳食材,近些年越來越受老百姓的喜歡。這個月初,西雙版納還專門舉辦了一次特色食材推介會,其中食用野菜多達100種。其實早在600多年前,古人就對野菜有了很系統的研究。

今天分享一篇有關野菜的文章,一起了解下野菜。你都吃過什麼野菜呢?

記西雙版納野菜展:我們今天談野菜的意義

中國人和野菜的親近,恐怕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相比的。《詩經》的第一篇就說:“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這個荇菜現在依然是個野菜。曾有人做過粗略的統計,在《詩經》305篇中提到的可食用野菜多達43篇25種,採摘野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每年6月,北京大學未名湖中,荇菜嫩黃色的的花朵朵綻放

在久遠的中國農耕文明之初,蔬菜也就是野菜。野菜是一個相對於人工種植馴化後的蔬菜而言的概念。有些曾經的山間的雜草,被逐步馴化之後便成了今天的蔬菜。即便到了今天,吃野菜在中國人看來依然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在古代,中國人吃野菜不僅是充飢,也可以是迎接春天來臨的節日,還可以是“簡樸與清廉”的精神。明代成書的著名修身養性之書《菜根譚》中說:“咬得菜根,然後百事可做”,吃最簡樸的菜根,照樣不失奮發圖強的精神,這是中國人吃野菜的一種境界。

野菜學的誕生

在中國,挖野菜吃野菜的歷史,可謂紛繁複雜,因地而異,但真正把野菜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的,明朝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橚(su)要數第一人。他身為皇宮貴胄,卻心繫百姓,擔心饑荒之年老百姓沒吃的。因此主持編撰了獨具一格的野菜專著《救荒本草》。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朱橚所著的《救荒本草》是世界上第一本野菜學專著

身為皇子,朱橚深陷各種爭鬥之中,曾經兩次被貶流放雲南,深知民生之艱難。他最後回到開封,在宮廷中建立了一個植物園,引種收集,觀察各種野菜,記錄製作方法,告訴老百姓如何利用自然界的野生植物充飢保命。

他的著作不僅文字簡練,而且專門找畫師繪製了插圖,即便從今天植物科學的角度看,都是一部相當牛X的著作,可謂前無古人,影響深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救荒本草》圖文並茂,將實用性與藝術性融為一體,開創了民族植物學著述的新天地和新水平,可以說是現代植物圖譜的濫觴。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救荒本草》全書兩卷,共收錄食用植物414種,其中來源歷代本草舊有者138種,新增276種,新增部分約佔總數的近2/3。書分為草部,245種;木部,80種;米穀部,20種;菜部,46種。詳細地記載了每種植物的名稱、出產環境、形態、性味、加工烹調方法。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在《救荒本草》的序中,奉議大夫這樣評價朱橚的這本書: “植物之生於天地間,莫不各有所用。苟不見諸載籍,雖老農老圃亦不能盡識,而可烹可芼者,皆躪籍於牛羊鹿豕而已。自神農氏品嚐草木,辨其寒溫甘苦之性,作為醫藥,以濟人之夭札,後世賴以延生。而本草書中所載,多伐病之物,而於可茹以充腹者,則未之及也。”

意思說,野菜這種東西一般都是豬吃狗咬的荒草,朱橚作為王子心繫百姓,發現幾千年來沒人整理過野菜,因此主持撰寫了這本書。的確,從植物學的歷史來評價,《救荒本草》可以說是中國乃至歷史上的第一本野菜學專著。

吃野菜的潮流

說來奇怪,自1403年朱橚創作《救荒本草》之後,六百多年間,中國的野菜學專著似乎停滯了下來,沒啥太大的進展。直到21世紀,隨著中國人生活逐漸改善,野菜才又慢慢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住在鋼筋混泥土房中,吃慣了大魚大肉,血壓和血脂雙高的人,開始懷念山間野菜。吃野菜不再是苦日子的代言,而是時尚與養生的代名詞之一。挖野菜、吃野菜成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在現代高速流通的社會文化和物流體系下,很多新的野菜菜品被各位大廚開發出來,逐漸成了高大上的餐飲美食。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然而,野菜貴在一個“野”字

。野生蔬菜自然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方能為其提供生長空間。近幾十年,瘋狂的生態破壞,導致很多野菜失去了生存空間,數量大大減少。即便在西雙版納這種祖國最偏遠的地區,同樣受到環境破壞和市場化的激烈衝擊。

調查顯示,西雙版納有 300多種野菜,但無論從數量還是當地傣族、哈尼族的使用頻率來說,野菜都在迅速減少,有的靠近城鎮的寨子日常飲食中幾乎很少有野菜了。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野菜危機:靠近城鎮的傣寨,野菜越來越少。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民間戲稱“綠色的都是菜”。的確,西雙版納的野菜數量非常多,很多在植物學家看來都不能吃的野菜,當地人照樣吃的很開心。依託多年的滇南野菜研究,這裡還建立了野菜園(滇南野生食用蔬菜園)。在園中,收集有大約400多種野生蔬菜資源。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滴水芋:一種處於半馴化狀態的野菜。有的植株有毒,有的無毒,外來人員很難區分

西雙版納或滇南地區可謂是野菜的天然樂園。隨便找一個早市,都可以顛覆你對蔬菜的理解。

比如勐侖菜市場,就是其中很經典的案例之一。通常遇到國際同行大牛植物學家,我們都會安排逛菜市場。勐侖菜市場不僅擁有中國人最熟悉的熱鬧非凡(也有“髒亂差”),漢、傣、哈尼、基諾多民族相互貿易,交換貨物,而且具有最豐富多樣的食物採自周邊的熱帶雨林。因季節而變化,因民族而不同,野薑、香芋、芭蕉心、象耳朵葉、酸扁果、臭菜等等,形形色色,稀奇古怪,令人不可思議。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傣族老人趕擺時出售的森林產品 木石/ 攝

當地人自動擺攤形成的早市,通常按最傳統的方法兜售,一把、一袋或一堆多少錢這個樣子,新鮮且便宜。即便在西雙版納這種經濟不發達的地方,野菜也備受青睞,早晨若是去晚了,就已被搶購一空。不少當地人對食材的選擇都異常挑剔,要新鮮的野菜、且不打藥不施肥的才肯吃。讓我們這些喜歡吃番茄、白菜和蘿蔔的“外地人”實在汗顏無比。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勐侖市場上的莧菜木石/ 攝

在傣族寨子裡,傣族同樣喜歡吃野菜,他們不僅採摘而且將野菜馴化種植在房屋四周。野茄、香茅草、臭菜、紅瓜(嫩尖)、苦藤、海床(千張紙)、滴水芋、小米辣、酸葉膠藤、硬葉榕等等,無處不在。更有甚者,在曼梭醒的一個當地人家裡,一共種植了近50多種野菜。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勐侖周邊傣寨中各種各樣的茄子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傣族房屋周邊種植的野菜:紅瓜

在傣族寨子裡,茄子的種類隨便統計一下,就超過了十幾種,數目之多令人歎為觀止。一些曾經完全是野生的植物,正在逐步馴化,逐漸成為別具一格的新式菜餚。

很顯然,在西雙版納,吃野菜顯然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時尚潮流。雖然現在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野菜的利用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但相信“吃野菜”以後肯定會越來越流行,會被重新重視起來,在更多人群中成為一種健康生活的標誌。

吃野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本文為整理內容,由科協移動科普支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