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野”犯罪成本低,執法依然存難題

閱讀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獵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問題再次引發關注,但即便如此,疫情期間依然有人從事野生動物的非法交易。儘管目前我國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力度正不斷加強,但犯罪分子也在試圖逃避打擊,甚至“研究法律條文”提高反偵查能力。

2月15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網安支隊網絡巡查時發現,松原市長嶺縣一男子在某視頻APP上發佈捕鳥及銷售鳥類的小視頻。當天,該局森偵分局聯合長嶺縣森林公安大隊、永久派出所、永久鎮林業站一同前往,在犯罪嫌疑人李某松家中將其抓獲,查獲國家“三有”野生保護鳥類活體12只,冰凍死體159只,鳥籠3個,捕鳥網2張。

2月21日,長嶺縣人民法院利用遠程視頻方式,審理了這起疫情期間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案,最終以非法狩獵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松有期徒刑8個月。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獵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問題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在這場全民防控疫情的特殊戰“疫”裡,依法嚴懲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已成為抗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土特產店搜出2360只野生動物及製品

李某松非法狩獵案是吉林省森林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的戰果之一。在這個專項行動中,吉林各級森林公安部門聯合野生動物保護、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深入農家樂、花鳥寵物市場、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基地等重點場所,開展聯合大清查、大整治。

2月1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舉報中心獲取一條線索:通化市某土特產商店非法出售野生動物。2月4日,犯罪嫌疑人於某威被抓獲。警方收繳野生動物及製品2360只(件),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鯢3條。

2月14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網安支隊獲悉一條利用互聯網出售野生動物製品的案件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魏某,收繳黑熊、獼猴、獅子、灰狼等野生動物製品123件。

記者從吉林省公安廳瞭解到,截至3月12日,吉林森林公安機關共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28起,依法扣押野生動物2700餘隻(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紅經濟日益火爆的背景下,民警發現有人為“漲粉”,不惜採取荒唐手段,涉嫌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

2月25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森偵分局接到網友舉報,男子郝某通過短視頻平臺上傳的視頻和直播內容涉嫌上山打獵。經查,郝某在市場中購買工具和家兔後帶到山上進行擺拍,謊稱捕獵野生動物,只為在直播中吸引更多粉絲關注。

有不法分子研究法律條文反偵查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不斷加大打擊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力度,相繼破獲一系列特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專案,有效震懾了此類違法犯罪行為。”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森林案件偵查直屬分局二支隊教導員田曉鳴說。

據介紹,當前食用野生動物及收藏野生動物製品日趨成為非法交易“黑色市場”中的熱門,相關“產品”逢年過節更是熱銷。

同時,藉助網絡平臺資源優勢,不法分子轉戰線上交易,方式更加隱蔽、快捷,交易範圍更廣、渠道更多。與之相對的是,該類犯罪的違法成本較低,古老狩獵方式使用的工具十分簡易,造價很低,新型獵捕工具也多由生產工具改裝而成,不僅造價不高,且破壞性更大。

在高牟利的驅使下,很多不法分子“走到了一起”。他們分工明確,有捕、有收、有售、有加工,團伙化的產業鏈模式明顯。同時成員分佈較廣、較分散。

記者還了解到,部分快遞、物流從業人員因貪圖蠅頭小利,利用職務之便,長期幫助運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也有人通過各種手段將其他國家合法的野生動物製品帶入國內買賣,牟取暴利。這些因素都給偵辦此類犯罪案件造成很多困難。

“現在還有不少不法分子,藉助各類媒介之便,不斷了解公安機關的辦案程序,研究相關法律條文,反偵查能力越來越強。”田曉鳴說。此外,近年來,通過各種方式進入我國的外來物種較多,物種之間進行再次繁衍產生新物種,也增加了司法鑑定的難度。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從近幾年破獲的一系列大要案可以看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森林公安機關的技術手段也在飛速發展,攻堅破案能力不斷增強,希望違法分子不要心存僥倖,否則終將難逃法律嚴懲。”田曉鳴說。

據介紹,在開展專項行動的同時,吉林省森林公安局還對虎、豹、中華秋沙鴨、鶴鸛等重點野生動物繁衍、棲息以及遷徙通道,進行清山清套,並通過架設高端雲臺遠程監控,設立流動警務室等措施,使野生動物防控網絡越織越密。

打擊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的力度加大

在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戰果頻傳的背後,森林公安民警也面臨艱苦的執法環境。

野生動物及製品的違法交易範圍廣,往往遍佈全國各地或遠涉境外,偵辦此類案件需要民警多省、多地甚至趕赴國外取證、抓捕,需要跨國偵辦的無疑要面對更為複雜的環境和更多未知的危險。民警常常需要蹲守在野外,難免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民警只能帶上野外辦案的“標配”——礦泉水、麵包、火腿腸來充飢。

“每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會造成生態的蝴蝶效應和食物鏈上的連鎖效應,野生動植物對人類的長期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田曉鳴說,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如亨德拉、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症等,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本次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為人類敲響警鐘。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等多部法律法規對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都有明確規定。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該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明確規定對涉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要加重處罰,這也為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法律武器。

據瞭解,目前,公安部正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司法部等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法律適用問題的指導意見,並將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將越來越強。(工人日報記者 柳姍姍 通訊員 張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