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搭上網絡平臺 草莓“火”了

瀏覽臨港區汪疃鎮碩果生態農場草莓種植戶石海霞的朋友圈,小晚發現有一道明顯的“分水嶺”。它以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為界,這天之前多是記錄生活點滴,自家草莓園的宣傳多是“草莓採摘”內容,但從這一天以後,朋友圈的內容成了“在線售賣、送貨上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石海霞首次觸“網”,卻意外地給滯銷的草莓打開了銷路。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13000多箱草莓“飛”上了威海人的餐桌,還積累了很多新客戶。

沒有顧客上門 供不應求的草莓“遇冷”

“剛開始那段時間,看著紅彤彤的草莓沒人來採摘,那種心情真是沒法說……”說起今年草莓園的情況,石海霞言語裡透著心疼。

2012年以來,石海霞在汪疃鎮的石家泊村和王家產村承包了近30畝的草莓大棚。一直以來,主要以草莓進園採摘為主,每年春節後一直到6月份,是他們家草莓採摘的旺季,也是全家人辛苦一年、等待收成的時候。

“因為我們的草莓口感好,每年春節前後都供不應求,老客戶主動找上門來採摘、購買。”石海霞說,往年,初一上午9點多就陸續有顧客上門了,一天就能接納200多人,可是當天,一直到下午,來草莓園的連5個人都不到。

“再等下去,很多草莓就要爛掉了!”石海霞意識到情況不妙,趕緊聯繫商販,看能否走批發這條路,但所聯繫的商販都委婉回絕了她。

難道一家人辛苦一年的勞動就要這樣付諸東流?那幾天,石海霞全家人都愁眉不展。“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採摘旺季,多時每天能接納八九百人,少時也能有200多人來,今年我們提前留了果,精心照料,草莓的長勢和質量也非常好。”石海霞說,本想著能多賺點錢,今年能再“火”一把,沒想到突然遇了“冷”。

朋友圈裡吆喝 13000箱草莓有了買家

不能坐等!從未做過網絡銷售的石海霞跟家人提出,要在微信朋友圈賣草莓並送貨上門。“能行嗎?咱以前沒弄過!”這是石海霞的丈夫聽到後的第一反應。“那玩意多費勁啊!”家裡老人也不太相信。

“不試試怎麼知道?”於是,1月27日,石海霞在朋友圈裡發送了第一條“愛心助農,送貨上門”的銷售信息。令人驚喜的事,老客戶們都十分捧場,你3箱、他5箱地訂購起來,僅正月初四一天就訂出去大約200箱。之後,老客戶推薦新客戶,新客戶又推薦新客戶,客戶積累越來越多,訂單也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天訂出去300多箱。

原創丨在防控的日子裡——搭上網絡平臺 草莓“火”了

石海霞在大棚內採摘草莓。石海霞提供

貨訂了出去,剩下的就是採摘和配送了。疫情當下,僱的工人不能上班,於是,石海霞和丈夫、弟弟就開始加班採摘、裝箱和配送。“天矇矇亮我們就進棚採摘,緊趕慢趕,上午裝箱完畢,中午12點出發配送,忙的時候,三個車一起送貨,不忙的時候就兩個車配送。”石海霞說,有好幾天都送到了晚上10點多,累得話都說不出來。

“雖然累點,但所幸草莓沒爛地裡,一家人的辛苦算是沒白費,非常知足。”石海霞大致算了算,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他們在線上賣出了13000箱草莓。現在,石海霞想借著這次微信銷售的成功經驗,把線上運營好好做起來。“多向有經驗的人學習,也藉助其它網上銷售平臺的力量,讓更多朋友吃到我們家‘聞著香、吃著甜、入口化’的草莓。”她說。

威海晚報記者 王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