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就在疫情防控最關節的時候,一名30歲的河南男子,打破了鄭州市連續19天0增長、河南省連續12天0增長的記錄!

網友憤怒地發出以下聲音——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據媒體報道稱,這位男子不僅刻意隱瞞自己的境外行程,即便面對警方調查,也堅決否認自己去過境外。其母還篤定稱:兒子身體很健康,沒任何症狀。

隨後打臉的來了,男子很快就確診。護子心切的母親也顧不上火辣辣的臉了,又一次果斷站出來,這一次,是替孩子道歉,解釋說兒子剛回來沒有症狀,沒有想過給社區報備。哪怕兒子發燒了吃了退燒藥也好了,沒想過是新冠肺炎,希望大家原諒,對不起。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一個30歲的成年人,出了問題、居然自己不道歉,媽媽卻先站出來,這算什麼道理?有網友說:正是因為做母親的一味地庇、縱容,才讓一個漠視法則、自私自利的“毒王”打破了河南防疫的大好形勢。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尤其是一個成年人的行為,並不是短時間的情緒爆發,它反映了長年累月的習慣養成和心理表現。你是怎樣的人,在最短的那瞬,你就會下意識地表現出你是怎樣的人。


01

中國式巨嬰是怎麼養成的?


為什麼成年後無法“立”起來呢?如果往前追溯,一個孩子的成長,跟原生家庭的教育簡直相輔相依。

柴靜在《看見》裡,曾經講過關於藥家鑫的一個故事。

我們無法理解為何一名音樂學院的大學生在撞人後卻用刀把傷者刺死。從柴靜對藥家鑫父母的專訪中能夠探知到至少是部分釀成命案的深層次原因。

藥家鑫是個大學生已經成年,是一個有行為能力的責任人,他極端自私的思維個性和極端殘忍的犯罪行為,其成因必然複雜,我們很難從一個家庭當中找到全部的答案,藥家父母承擔了他們所言的不可推諉的責任,就是去反思和總結兒子的人格成因。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因為與藥家鑫缺乏溝通,過於嚴格要求,造成他個性中的缺陷,而責任教育的缺失,也使他遇到大事時,不能擔當,釀成大禍。

藥家鑫案已成過往,但這一切,對於很多中國家庭仍有啟示,就像藥家鑫父親藥慶衛說的那樣,我們必須從死亡中有所學習,因為這裡有血的教訓。

你可以看到,一種“巨嬰”背後是父母事無鉅細地包辦,另外一種“巨嬰”是父母各種打壓似的成長。而本質都一樣:父母沒有放手,去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個體,做他想做的事情,成為他想成為的那種人。

值得慶幸的是,同樣是在打壓教育下長大,一種人墜入深淵,另一種帶著滿身傷痕走向陽光。儘管王鷗沒有成為“巨嬰”,心靈深處還是留下不願觸碰的傷痛。

02

家長不放手

孩子如何得到成長?


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李文瑾說:教育之路上,如果家長不學會放手,孩子怎麼能得到成長?

那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很簡單,李玟瑾教授說:“做到‘兩不管三不慣’。”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哪兩個事情不要管?

1、孩子能解決的困難不管!

2、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針對第一個“不管”,李文瑾教授認為,家長既然做不到管孩子一輩子,就要學會放手,面對困難,家長要教方法,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完成。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難,父母就代勞,那完蛋了,孩子遲早變成巨嬰,因為他知道反正有困難找父母,自己就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針對第二個“不管”,同第一個“不管”一樣,學會適當說“拒絕”,讓孩子獨立完成,少插手、少幫忙。不要動不動就包辦孩子的一切。

那麼,哪三個事情“不慣”?

1. “耍賴”不慣

如果孩子提無理要求,父母不答應孩子就打滾耍潑,這不能慣。小時候不管,長大更管不住了。因此3-6歲期間,學會對孩子說“no”!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2. “好吃懶做”不慣

如果孩子自己的事情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不起,也不能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懶惰的個性。這種性格容易遭到別人的疏遠和鄙夷。

3. “不尊重人”不慣


30歲的“巨嬰”害苦一座城:李玟瑾1句話,讓父母避免養出巨嬰

不懂禮貌的孩子,該批評要立即批評,父母一定不能慣著。禮儀是跟隨孩子一輩子的事情,沒禮貌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周圍的人會討厭他。


在育兒的路上,你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可以關注【超人媽媽jojo】,我們一起探討寶寶成長路上的大小事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