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工作信息≠新聞宣傳稿,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疫情防控以來,筆者既是全市疫情防控宣傳組成員,又是信息簡報組成員。在審核各單位報來的信息時候發現,好多單位的工作人員不知道何為工作信息,何為新聞宣傳稿。

今天就與大家交流一下,工作信息與新聞宣傳稿的區別。

工作信息,是一種公文。一說到公文,就有嚴格的格式要求和行文要求,不像新聞宣傳稿,只要瞄準一個點,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可以寫成簡訊,可以寫成通訊,還可以寫成工作綜述,還能寫成圖文信息、講故事等等,能用文學渲染。

一般來說,工作信息可以分為問題反映類、經驗總結類和工作動態類三大類。問題反映類信息,就是通過調研,就某一方面發現的問題,及時提供給相關部門或領導,要他們引起高度重視或是要解決,比如基層反映疫情防控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太嚴重亟待解決。這類信息的寫作框架主要有:表現形式是什麼、為什麼、解決的辦法和思路三部分組成。經驗總結類是提煉總結某地某單位就某工作的典型經驗做法,如某地是怎麼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提煉總結,比如某市四抓五治做實做細做精疫情防控工作。這類信息的寫作主要是:提煉總結獨具特色的做法,吸引人眼球的標題、一句話理論導語,後面跟典型的做法。

工作動態類信息,就是我們日常的新聞宣傳報道,但是與新聞宣傳稿的不同之處是,新聞宣傳稿如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但是動態類信息不需要寫全,就是什麼時候、誰幹了什麼事,特別精煉,幾十個字,不是長篇大論。

好多人弄不清工作信息和宣傳稿的區別,最主要還是沒弄清楚兩者的觀眾是誰。辦公室信息面對的閱讀對象,不是大眾,而是供領導參謀決策用的,是領導層這一極小群體。比如市委辦編寫的信息,要呈送給市委常委、副市級領導幹部看的,有的還要呈報省委乃至中央領導人看。這就要求必須惜字千金。能10個字說完的,不能11個字,語言要非常精煉。還有標題要特別鮮明,能吸引人眼球,常常用到比喻擬人或三個四個五個這些詞,內容上層次分明。新聞宣傳的讀者是大眾,報紙、網站、微信等等,普通人都能看到。由於人群大,人員多,所以為了調和眾口,好多媒體採用多個版面,這個版面這種體裁,那個版面另一種體裁。記住了,新聞宣傳稿的核心要素是真實性和實效性。除了一些常態化、重大的事情外,千萬不要把今天發生的事,過了十天後才報道出來。

宣傳報道可以簡略後編寫成一句話工作動態信息。一些單位直接把宣傳稿複製粘貼後成了工作信息,報送市委、省委,這種做法很不應該,作為辦公室的筆桿子,千萬不要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